中新網9月10日電 題:習近平寫給自己老師的一封信
“陳老師:您好!來信收悉,非常感謝您贈送的兒童文學著作,並對老師在退休之後依然辛勤耕耘不止感到萬分敬佩……老師的恩情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這是20多年前,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收到自己的初中語文老師陳秋影寄來的書籍後,給老師的一封回信。
信中,習近平同志特別提到,尊師敬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如毛主席對徐特立老人所説的那樣:您過去是我的老師,現在仍然是我的老師,將來還是我的老師”。
那句“尊師敬教”,讓陳秋影非常感動,一個“敬”字道出了學生對老師的情誼。陳秋影回憶,習近平同志在外地工作期間,每逢來北京開會或是其他機會,總會抽出時間去拜望教過他的老師。
“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感念師恩,習近平總書記一直身體力行。
2002年教師節前一天,在福建工作的習近平同志來到集美大學座談。座談結束,習近平同志特意看望了20多年前在清華大學時的老師劉翠琴,他緊緊握住劉翠琴的手説,“謝謝您,謝謝您當年的教育和培養。”
2016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學校,“看到各位老師精神這麼好,我心裏特別高興。當年老師對我們要求十分嚴厲,現在回想起來,終生受益。”
一位老師説:“您給人民帶來了幸福。”
習近平總書記答道:“是老師培養了我們。”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對好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從不吝惜讚美。
為紮根貧困地區40餘年、推動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的張桂梅頒獎,總書記稱讚她“獻身教育扶貧、點燃大山女孩希望”;
在重慶一所鄉村小學,總書記為紮根這裡的教師點讚:“我就希望看到有這樣紮根這裡的一批鄉村教師,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家鄉培養這些優秀的後代。你們做的工作很有意義。”
在北京師範大學考察,總書記談到自己看了不少優秀教師的事跡,並感慨“這就是人間大愛“,“有的老師把自己有限的工資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深恐學生失學,有的老師把自己的收入用來購買教學用具,有的老師背著學生上學、牽著學生的手過急流、走險路,有的老師拖著殘疾之軀堅守在崗位上,很多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
三尺講臺係國運,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近日,獲得過全國“最美教師”等榮譽的8位全國特崗教師代表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在鄉村教育一線工作的情況和體會,表達牢記初心使命、紮根鄉村教書育人的決心。
9月8日,總書記在給他們的回信中再次強調,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希望你們繼續堅守教育初心,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用心用情呵護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努力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一字一句,殷殷囑託,語重心長。
|出品人:陳陸軍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闞楓
|執筆:李京統
|校對:孫靜波
|視覺:司方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