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1日電 題:制定這份規劃,習近平稱“甘抓未成之事”
2024年10月16日,正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被一本藍色封皮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吸引了目光。
這部中國地方政府最早編制的縱跨1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領導編制者正是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習近平同志。
40年前,1985年,國務院批准將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島。這年夏天,習近平同志從河北正定赴廈門履新。
當時,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已有5年,進入新階段,迫切需要一個發展戰略指導決策。習近平同志思慮長遠,提出制定一個中長期的發展戰略。
從1986年8月開始,習近平同志親自牽頭,帶領十幾家單位、100余位專家教授、實際工作者組成課題組,廣泛調研、反復論證,歷時一年半,形成一份20余萬字的戰略報告,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指引廈門中長期的建設發展。
在那個年代,“發展戰略”尚屬新鮮詞,研究發展戰略更是件費心費力但短期內難見成效的事。
但在習近平同志看來,“從事現代化經濟建設,要長遠考慮,統籌全局,不能只顧眼前,臨時應付”。他強調,“作為領導者,既要立足當前,更要著眼長遠,甘做鋪墊工作,甘抓未成之事”。
這種定力和魄力,彰顯的是全局意識和戰略眼光,也凸顯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績觀。
2024年10月來到廈門考察,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説:“我們在這裡參與了創業,如今的發展,比我們當時想像的還要好。”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和對發展方向的篤守,一以貫之。
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間,得知《紅樓夢》電視劇組在尋找外景基地,習近平同志敏銳地看到了商機,多方協調修建榮國府旅遊景區,極大地帶動了正定旅遊業的發展。
在任福州市委書記時,習近平同志親自主持編制福州“3820”戰略工程,要求跳出福州看福州,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來謀劃發展。
到浙江工作後,習近平同志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並組織實施“八八戰略”,為浙江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戰略謀劃的重要性,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有戰略思維和戰略眼光。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 ”總書記這樣指出。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佈局之年。適應形勢變化,把握戰略重點,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今年4月底,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為謀篇“十五五”作出新部署。
“‘十五五’時期,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全國大局中精準定位,加強規劃銜接”......總書記高屋建瓴、指明方向。
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中國式現代化正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向前推進。
|出品人:陳陸軍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闞楓
|執筆:邵萌
|校對:袁秀月
|視覺:司方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