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8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後首次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
從梅州到廣州,總書記走進紅色革命舊址、特色産業種植基地,參觀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成果展示,對廣東推動高品質發展作出明確部署,為大灣區建設指明繼續奮進的方向。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全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廣東增創新優勢、實現新突破的關鍵所在:“必須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
關鍵節點的廣東之行,總書記強調這兩種精神,對於當下有何重要啟迪?《時政微觀察》為你解讀。
增強勇於突破的闖勁
改革開放精神與特區精神,是廣東最鮮明的精神特質和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兩種精神,都深刻體現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
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創造出全國超十分之一的經濟總量。一組組亮眼數據勾勒出廣東“敢為天下先”的硬核實力——
2024年廣東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4萬億元,經濟總量連續36年位居全國第一;電子信息製造、汽車、電氣機械等,15個行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創造60多個“全國第一”;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科技集群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第一。
△1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廣州考察時,察看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成果展示。
此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從“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繼續抓好對內開放”等方面對廣東提出明確要求。
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廣東敢闖敢試、開拓創新,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社會活力。
保持久久為功的定力
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要有敢為人先的闖勁,也要有埋頭苦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勁與定力。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對廣東來説既是重大責任,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11月8日,在廣州聽取廣東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彙報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錨定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同心協力、穩紮穩打,努力實現重點突破、全面推進。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6年多來,粵港澳三地協力共進,推動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港珠澳大橋
一項最新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車流量突破800萬車次,軌道交通里程超3000公里,每天的跨城通勤量超過600萬人次。大灣區“軟聯通”和“心相通”也在不斷取得新突破。“灣事通”為粵港澳三地居民提供出行、支付、養老、醫療等服務,“灣區社保通”成為連接港澳與內地的“民生紐帶”,“港車北上”“澳車北上”便利港澳居民到內地就業創業和定居……活力灣區建設正加速向前,奏響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11月9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在廣東奧體中心舉行。象徵粵港澳大灣區勠力同心、融合發展的“同心之火”承擔點燃主火炬的光榮任務。這場粵港澳三地首次聯合承辦的大型體育賽事,成為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展望“十五五”,一個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加速崛起,將為全國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灣區動能”。
突出人民至上的底色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改革開放精神與特區精神的鮮明底色。
廣東梅州市梅縣素有“中國金柚之鄉”的美譽,是全國最大的金柚商品基地,金柚種植已有百年曆史。1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梅縣雁洋鎮南福金柚種植基地,同果農和農技人員親切交流。
總書記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要加強科技應用,推動農文旅融合,不斷延伸産業鏈、增加附加值,帶動更多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得知今年金柚喜獲豐收、銷路暢通,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高興。他祝願鄉親們的日子過得像金柚一樣又甜又美。
△1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梅州梅縣區雁洋鎮南福金柚種植基地考察時,同果農和農技人員親切交流。
“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牽掛。2023年4月,在廣東茂名柏橋村考察時,總書記對鄉親們説:“中國共産黨沒有自己的私利,執政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讓人民群眾幸福起來!”
此次在聽取廣東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彙報時,總書記強調,完善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強調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明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一系列決策部署為億萬人民奮進“十五五”注入強大信心與力量。
△深中通道
珠江之畔,開放東風拂面;南海之濱,改革動能澎湃。
牢記總書記囑託,廣東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以改革破局激發深層活力,不斷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必將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