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洛陽紅色旅遊資源豐富 有待“深挖”突出自身特色

2019-07-03 17:54:26  來源:洛陽網  編輯:趙瀅溪
洛陽紅色旅遊資源豐富 有待“深挖”突出自身特色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

洛陽紅色旅遊資源豐富 有待“深挖”突出自身特色

欒川抱犢寨 記者 曾憲平 攝

  日前,省文化和旅遊廳將今年第三季度作為“紅色旅遊活動季”,同步推出4條紅色旅遊線路,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近年,紅色旅遊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成為旅遊市場的一大熱點。我市革命歷史悠久,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但紅色旅遊在我市尚未真正“紅”起來。如何更好地挖掘我市紅色旅遊資源,將其打造成旅遊市場的新亮點?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1 紅色旅遊持續升溫

  進入暑期,市民劉海廷打算帶著已上初一的兒子外出旅遊,徵求過孩子的意見後,他們最終選擇了紅色旅遊線路。“暑期帶孩子來一場紅色旅遊,能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讓他更加深刻地學習和了解歷史。”劉先生説。

  如今,在假期裏進行紅色旅遊,成為不少人的選擇。記者走訪我市旅遊市場了解到,近年,紅色旅遊持續升溫,已成為旅遊市場的特點之一。暑期既是全年出行高峰,也是紅色旅遊旺季,今年的紅色旅遊從6月初開始升溫,報名參團的人數不斷增長。

  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紅色旅遊兼具旅遊與教育的雙重功能,內容豐富,寓意深刻,越來越受遊客青睞。近年,延安、韶山、井岡山、瑞金、百色、西柏坡、遵義等地的紅色旅遊不斷升溫,促進了革命老區旅遊業的發展。

  發展紅色旅遊,對於挖掘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廣泛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等有著重要意義。近年,紅色旅遊多次被寫入國家級政策文件,按照《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紅色旅遊年接待人數將突破15億人次。

  2 紅色旅遊資源有待“深挖”

  近日,在位於瀍河區鄭州鐵路局洛陽機務段院內的“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幹部絡繹不絕。該紀念館通過文字、圖片、文物資料、多媒體影像展示等形式,使參觀者直觀地了解五四運動之後的洛陽、隴海鐵路工人大罷工、“中共洛陽組”誕生和洛陽黨組織早期活動等內容。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各地黨員幹部參觀學習的“打卡勝地”。

  記者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了解到,我市革命歷史悠久,紅色旅遊資源不少,除“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等外,各縣(市)也有不少紅色旅遊資源,如嵩縣紅二十五軍長征戰鬥遺址、欒川縣解放軍三打抱犢寨舊址、宜陽縣三鄉會議舊址、伊川縣抗日遊擊隊成立遺址、孟津縣馬子良故居等。

  然而,這些紅色旅遊資源有些尚未開發,有些則對紅色內涵挖掘不夠,管理方式也多以傳統的文物保護為主,産業要素不盡完善,産品結構較為單一,在旅遊業中的地位還不突出。

  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市尚未完全建立起紅色旅遊的市場化運作體系,眾多紅色旅遊資源尚處在開發與整合階段,同時在紅色旅遊的宣傳推廣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紅色旅遊還沒有真正“紅”起來。

  3 突出自身特色講好“紅色故事”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旅遊是有效載體。如何利用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推動我市紅色旅遊發展,讓紅色旅遊真正“紅”起來?

  “不少著名的歷史文化景區之所以家喻戶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講好了自己的故事。”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仝紅星説,紅色旅遊承擔著弘揚、傳承紅色文化、革命精神等使命,無疑更需在講好故事上下功夫。發展紅色旅遊,應抓住紅色這個根本,做好特色這篇文章,深度挖掘“紅色故事”,並積極創新表述、傳播方式和手段,把一個又一個“紅色故事”講得更加精彩、更有吸引力。

  此外,還應主動適應旅遊消費市場的需求,積極推進紅色旅遊與歷史文化遊、自然風光遊、民俗風情遊等其他類型旅遊産品的有機融合和聯繫,形成綜合性、複合型旅遊産品,提升旅遊發展綜合效益。

  還有業內人士建議,發展紅色旅遊應注重體驗性和參與性,讓呆板的説教活起來、讓逝去的歷史動起來。同時還要開展區域聯動,強化産品宣傳推介,並豐富完善旅遊産業鏈條,著力提升旅遊服務水準,打造紅色旅遊品牌。(洛陽日報記者 戚帥華 通訊員 王少峰)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