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鄭州考古實證5000多年前中國先民已育蠶制絲

2019-12-05 09:36:09  來源:新華網  編輯:李勝蘭

  新華社鄭州12月4日電(記者桂娟、李文哲)研究人員近日在河南省滎陽市汪溝遺址出土甕棺裏的頭蓋骨附著物和甕底土樣中,檢測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桑蠶絲殘留物,表明當時亡童曾用絲綢包裹下葬。

鄭州考古實證5000多年前中國先民已育蠶制絲

  這是河南省滎陽市汪溝遺址出土碳化絲織品的甕棺(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鄭州市文物局供圖)

  3日在鄭州召開的仰韶時代絲綢發現新聞發佈會上,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説,汪溝遺址發現的絲織物殘存,與此前青臺遺址甕棺中出土的織物為同類絲織物,結合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的骨雕家蠶,確切證明中國先民在5000多年前已經開始育蠶制絲。

  青臺、雙槐樹、汪溝等遺址地處鄭州仰韶文化聚落群,是黃帝時期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地區。

  出席發佈會的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介紹,根據碳化痕跡孔隙和殘留纖維的電鏡觀察,科研人員在甕棺內提取的炭化織物中發現了絞經織物,借助該館自主研發的酶聯免疫技術,最終確認這是絲織物殘存。

  “這是目前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絲織品,距今5300至5500年。此前良渚文化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絲織品距今4200至4400年。”顧萬發説,進一步研究發現,當時的絲綢技術已趨於成熟。

  據顧萬發介紹,出土殘片中有一塊“綾羅綢緞”中的羅織物,且經過染色處理。為防止掉色,先民對這塊染色羅進行脫膠,生絲脫膠後稱熟絲,這塊羅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熟絲絲綢織品。

  2010年,中國絲綢博物館設立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進行紡織品相關文物分析檢測鑒定等工作。為探尋絲綢起源,2015年以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展“尋找中國絲綢起源”考古項目。

鄭州考古實證5000多年前中國先民已育蠶制絲

  這是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出土的骨雕家蠶(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鄭州市文物局供圖)

  “鄭州發現對絲綢起源研究意義重大。蠶作繭自縛後會破繭升天,先民用絲綢包裹下葬,寓意逝者重生。甕棺多為小口尖底瓶,形似蠶蛹,更體現了先民對蠶神的崇拜。”趙豐説,也許正是因為原始崇拜,先民才會去馴化野蠶,使用蠶絲。

  距離青臺遺址不足百公里的雙槐樹遺址,出土了中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蠶雕藝術品。根據蠶的整體造型以及頭昂尾翹的繃緊“C”形姿態,專家推測先民雕刻的是一隻正處於吐絲階段的家蠶。“這説明人們當時已非常熟悉蠶的生長習性,可以馴化家蠶。”顧萬發説。

  發佈會前,中國絲綢博物館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建立工作站,以加強考古單位與科研基地的協作,尋找探索絲綢起源的新方法。

  “以往的技術手段難以實現對碳化紡織品纖維材質的檢測。隨著酶聯免疫技術的優化和檢測成本的降低,我們將開展更廣泛的樣本檢測,以期勾勒出這一地區的絲綢起源分佈圖。”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主任周暘説。

鄭州考古實證5000多年前中國先民已育蠶制絲

  這是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8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鄭州考古實證5000多年前中國先民已育蠶制絲

  這是河南省滎陽市汪溝遺址出土的碳化絲織品(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鄭州市文物局供圖)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