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福安溪柄:“科技+品牌”,小竹筍闖出大産業
2020-08-25 09:50:19來源:閩東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胡曉萌

福安溪柄:“科技+品牌”,小竹筍闖出大産業

  薛華光夫婦將采收的綠竹筍送至村裏的收購點。

  “今年夏天陽光充足、雨水適量,對於綠竹筍的生長非常有利,三畝綠竹采收了大概有一萬多元,感謝黨和政府的幫助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眼下,一年一度的綠竹筍采收基本結束,福安市溪柄鎮黃蘭村的脫貧戶薛華光高興地告訴記者,加上茶園改造後的大白茶等收入,家裏的經濟情況又有了很大的改善。

  福安種植綠竹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居全國各縣(市)之首,全市現有綠竹面積6萬畝,年産綠竹筍10萬噸,竹材15萬噸。溪柄鎮是福安市綠竹重鎮,鎮區有90%以上農戶種植綠竹,溪柄鎮白沙村、黃蘭村等綠竹産區竹農通過種植綠竹筍實現了脫貧致富。

  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溪柄鎮十分重視通過科技手段來保證産業的可持續發展。“雖然是綠色生態産業,但如果粗放發展,長久則會影響到群眾收入。”溪柄鎮主任科員何良説。

  近年來,在福安市竹業協會牽頭下,依託科研院校和林業部門的技術力量,通過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新技術的推廣,綠竹筍産量得到有效提高。通過應用《綠竹筍豐産培育技術》使筍期延長2個月,充分發揮科技在林業生産開發中的主導作用,建立高産、豐産示範基地,通過科技培訓、技術指導等形式大力推廣早出、多出、高效的綠竹筍栽培技術,大幅度提高單位面積産量,發揮綠竹筍的增産潛力,做到新造竹林當年出筍,第二年投産,第三年畝産達到 600公斤以上;低産竹林經過撫育改造使其平均畝産從現有的300公斤 提高到800公斤以上。通過技術推廣,綠竹産區群眾僅綠竹筍一項每戶收入達到每畝0.4萬元至0.5萬元。

  “鎮裏對我的栽培技術等方面進行指導,還提供幫扶資金,確保竹子的産量和收成。”有了資金幫扶、科技助力,薛華光夫婦倆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農業産業發展除了解決生産的問題,還要解決供銷問題,由於農民在市場經濟中的消息不對稱性,導致在供銷上常常發愁,進而影響收入。對此,溪柄鎮成立合作社,引導綠竹種植大戶和綠竹筍行銷專業人員,為全鎮90%以上種植綠竹的貧困戶提供技術指導同時,採用“公司+基地+農戶”形式,幫助貧困戶收購和銷售綠竹筍,幫助貧困戶通過種植綠竹筍實現了脫貧致富。

  為提升綠竹筍的附加值,進一步將群眾的生態飯碗端穩,溪柄鎮積極推動“五新”技術培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培育低碳竹業的管理理念,有效地減少碳的排放,減輕環境污染,使綠竹筍産品達到“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準,保證食品安全,打造有機綠竹筍。同時,溪柄鎮立足於鎮區竹業産業面積大、産量高等優勢,積極引導企業創辦基地,開展綠竹筍定向培育,提高綠竹筍品質,推進竹業産業化多元化發展。

  福安市黃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謝玲芳説:“我們申請了一品一碼,實行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同時,我們還通過加工延長綠竹筍的保鮮期,進一步提升我們溪柄綠竹筍的市場認可度,打開了電商渠道。”

  “我們的綠竹筍生産主要以鮮食為主,同時,也加工成綠竹筍罐頭、沙拉綠筍等軟包裝筍製品及綠竹筍乾等系列産品。除綠竹筍加工外,還逐步形成綠竹材加工産業,主要加工為竹纖維、造紙、建築、食品竹籤、竹工藝品等,形成了‘以筍為主、筍材結合’的多元化發展道路。”溪柄鎮鎮長陸雯説。

  此外,溪柄鎮還在品牌上下功夫。在福安市成功註冊“福安綠竹筍”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基礎上,溪柄鎮注重抓好“福安綠竹筍”品牌運作,大力推動品牌建設。“我們自2013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辦綠竹筍文化節,溪柄鎮綠竹筍文化節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綠竹筍文化節逐漸成為展示魅力福安魅力溪柄的良好載體,成為振興綠竹筍産業的重要平臺,助推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溪柄鎮黨委書記周炎説。

  如今,全鎮綠竹種植面積15000多畝,年産綠竹筍5000多噸,綠竹産業年産值達3000多萬元。下一步,溪柄鎮將在農家樂鄉村旅遊、綠竹筍産業鏈條上繼續探索,持續推動小竹筍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大産業。

  本報記者 張文奎/文

  通訊員 吳慶堂/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