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龍岩斜背茶:激活村民腳下的幸福路
2021-06-10 14:49:3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陳麗霞責編:胡曉萌

龍岩斜背茶:激活村民腳下的幸福路

江山鎮斜背茶茶場

  近日,在龍岩市新羅區江山鎮老寨村的斜背茶制茶基地裏,工人們正忙著炒茶、包裝。“今年的新茶已經採完,現在正在忙著做茶呢,我們還在為即將到來的第六屆斜背茶茶王賽做準備。”江山斜背茶協會副會長、老寨村茶農陳永標笑道。

  龍岩斜背茶有300多年的歷史。時移世易,斜背茶如今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春天。

  守護數百年

  龍岩斜背茶原屬傳統炒青綠茶,以其條索灰綠帶黃、湯色黃綠、葉底嫩黃綠亮而別具一格。其香氣清高而稍帶艾香、滋味濃厚回甘猶如新鮮橄欖。

  據1993年出版的《龍岩市誌》記載,有野生茶分佈境內,福建名茶之一斜背茶,産于江山斜背村,始於明末。斜背茶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被列入福建十大名茶之一,是新羅區唯一入選《中國茶經》“地産名茶名錄”的優質高山精品名茶。2008年,斜背茶和鐵觀音等一同被列入福建省首批茶樹種質資源保護名錄。

  斜背茶以産地命名,原先主要種植在江山鎮的斜背村,上世紀70年代,斜背村拆分成了現在的新寨村和老寨村。後來,斜背茶種植逐漸發展到相鄰的背洋、梅溪、山頭等村,其加工後的茶葉統稱為斜背茶。如今,斜背茶主要産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新羅區江山鎮新寨、老寨、背洋等村。這些位於梅花山腹地的村子,生態、水質等條件在龍岩當地都屬一流,造就了斜背茶優良的品質。

  出身於種茶世家的陳永標,對斜背茶有著忘不了的記憶。

  “從我記事起,村裏人平常喝的就是斜背茶。村裏有10多棵兩三百年的老茶樹,因為茶葉産量較少,從老茶樹採的茶,只有春節或有重要客人來了才能喝上一泡。”陳永標説,改革開放初期,長輩們就開始大量種植斜背茶,它也成了當時唯一的經濟作物,不少村民靠它換回生活必需品。

  也怕山路遠

  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斜背茶卻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陳永標清楚地記得,當時正是鐵觀音聲名大噪之時,斜背茶的價格卻幾乎沒動。“當時,斜背茶的市場價每公斤50元,和其他茶的價格差距很大。”

  當地茶農也想提高價格,卻被來收茶的茶商潑了一盆冷水:“看看你們的包裝、工藝,茶好喝卻不好看,現在不比以前,怎麼能賣得上高價?”

  賣不上好價錢,大家也就沒了種植積極性。“山上很多茶園無人管理,基本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不少老茶園,雜草、灌木叢生,一些老茶樹甚至枯死。每到採茶季節,茶農為了採點茶自己喝,要拿著柴刀一路劈雜草,才能進到茶園裏。”回想起當年場景,陳永標唏噓不已。

  “由於茶山疏于管理,導致斜背茶産量較低,一畝才能産出2.5公斤左右的幹茶,最重要的是茶的品質受到了很大影響。”陳永標説,由於斜背茶一直採用人工採摘、人工炒制的製作工藝,工作量大,看不到效益,村裏種茶做茶的人也越來越少,“那時候全村種茶的規模縮減到了僅數百畝”。

  老茶開新花

  近年來,如何復興斜背茶,幫助群眾走上致富路,成了當地政府的重要工作。

  “2010年以來,各級農業部門重點抓對斜背茶茶苗的繁育、加工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和指導,並對斜背茶種植給予一定補貼,提高大家的種植積極性。”江山鎮副鎮長謝琴連説,該鎮農技站還成立生産技術指導組,駐紮到重點産茶村及企業,指導茶農及企業進行科學化管理、規範化栽培、標準化生産,推進無公害茶和有機茶生産。

  “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斜背茶品種得到改良。同時,我們堅持生態採茶、制茶的傳統,採用人工除草、人工採茶,茶葉品質和産量明顯提高。”陳永標説,如今斜背茶每畝可摘幹茶達到17.5公斤,龍岩斜背茶傳統製作技藝還被列入龍岩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江山鎮還制定了《龍岩斜背茶産業發展總體規劃》。此外,江山鎮建立了1個斜背茶苗木繁育基地,新建2000畝標準化茶園,扶持5個斜背茶加工龍頭企業,推進斜背茶産業向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

  與以前茶農們單打獨鬥不同,如今,新寨、老寨、背洋、山頭、梅溪等村聯合成立斜背茶專業合作社,105名茶農攜近1500畝茶園入夥,採取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形式,申請註冊“龍岩斜背茶”商標,闖出了一定的知名度。

  規模和産量上去了,品牌推廣也沒落下。“從2016年起,鎮裏連續舉辦了四屆茶王賽,有效提高了斜背茶的知名度,更激發了當地茶農的種茶制茶熱情。”陳永標説,鎮裏出臺相關政策,將斜背茶産業作為激勵性扶貧項目,引導有意願的貧困戶參與,平均每戶可增收近萬元。

  2019年,龍岩斜背茶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如今,斜背茶平均價格在320元/公斤以上,全鎮種植面積已超過3000畝,年産量達6萬公斤,年産值超過800萬元。

  江山鎮鎮長張翩翩説,下一步,鎮裏將以發展生態茶葉觀光園為平臺,以弘揚茶文化為支點,打造茶業旅遊示範區,延伸茶葉産業鏈。(記者 戴敏 通訊員 溫連光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