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三明推進專家團隊與“科技小院”聯動 讓“永久牌”土專家越來越多
2021-08-06 10:38:50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陳洪亮責編:胡曉萌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立足農業資源多樣性和氣候適宜優勢,培育特色優勢産業。

  特色優勢産業發展壯大,人才是關鍵。三明市組建各類“科技小院”,與專家團隊聯動,為本土特色産業發展賦能,同時以此為機遇培養一批本土技術人才,打造一支“永久牌”土專家隊伍,為特色優勢産業保駕護航。

  智力支撐

  打造茶産業品牌

  7月中旬,尤溪紅茶(梅佔)鬥茶賽在尤溪縣城的朱子文化園舉行。

  “梅佔是尤溪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茶葉品種。長期以來,這個品種以採單芽的方式加工出的紅茶品質好,但成本偏高。”縣“兩茶”辦主任黃長江告訴記者,此次鬥茶的目的是增加茶企交流,讓更多茶企採用“兩葉一心、三葉一心”的加工方式。

  這是尤溪紅茶走向大眾化、精品化、品牌化的縮影。

  尤溪縣是福建省産茶大縣、全國重點産茶縣、全國無公害茶葉生産示範基地縣。2020年尤溪縣茶園總面積7.48萬畝,産量超過萬噸。全縣15個鄉鎮有10個種植茶葉。

  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尤溪茶産業處於賣原料的狀態。圍繞如何打造茶産業品牌,尤溪今年成立“兩茶”(茶葉、油茶)工作小組,同時尋找“智力支撐”。

  今年3月,尤溪紅茶科技小院正式掛牌成立。省茶葉學科帶頭人、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楊江帆已帶領5位資深教授以及相關技術骨幹組成專家團隊入駐小院。專家們就尤溪茶産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在茶園生態、茶葉品質、茶葉功能成分、茶葉品牌等四個方向開展研究和服務。

  “由於缺乏對品牌的培育和宣傳,自家的生態茶雖然註冊了商標,但名聲並不響亮,價格和銷量也一直提不上去。”尤溪縣光興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光興説,專家團隊入駐小院以來,駐院專家等經常深入到鄉村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地為茶農講解管理技術。

  雖然從事茶業多年,但之前葉光興多靠自己摸索,這幾個月學習下來,他也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土專家。依託“公司+茶廠+合作社+基地”的管理模式,葉光興再把學來的技術傳授給當地的茶農。

  尤溪縣雲富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阮礽杞告訴記者,在與院校合作之後才意識到品種選擇很關鍵。目前企業從試種的六個茶樹品種中選定了黃玫瑰、瑞香、紫牡丹等三個適宜當地土壤和氣候的拳頭品種,廣泛種植。

  上下聯動

  解山區産業人才之困

  專家團隊與各種“科技小院”聯動,正在成為解決山區缺乏産業人才的有益嘗試。

  7月16日,三明中關村科技園科協正式成立並舉行授牌儀式。儀式後,謝華安院士與寧化縣河龍貢米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是三明市不斷創新引智模式,培養本土科技人才的又一新進展。

  “目前,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為三明市種業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種業院士專家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推動了三明市種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三明市科協負責人丁韻芳介紹説,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地處山區的三明屢屢面臨高層次人才難引進、優秀人才留不住的尷尬。

  搭建有效平臺,讓院士專家組團而來。近年來,三明市科協依託院士工作站這一有效平臺,將學術資源、專家資源嵌入具體工作。截至目前,三明先後邀請院士30人次、專家226人次深入三明各企業和鄉村田間地頭考察指導,開展項目對接、學術交流、科普宣傳等活動。

  經過院士專家的“傳、幫、帶”,培養了一批紮根基層的種業技術人才,實現科技人才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

  通過組建三明蘭花科技小院、永安蔬菜科技小院等方式,讓專家與農民零距離、科研與生産零距離、育人與用人零距離,為“花農”“菜農”提供零門檻、零費用技術服務。每個小院都以博士帶碩士、老生帶新生的模式,形成源源不斷的科技援助。

  “努力做好科技創新服務,搭好科技人才培養‘舞臺’,讓更多本土科技人才成長。”丁韻芳説。通過科技小院科技人員全程跟蹤指導服務,有利於將科研成果轉化,在田間地頭髮揮更大的實際成效,也有利於引導農民科學管理和精細化生産,讓願意留在農村幹事創業的人更有信心。

  三明市科協還積極開展助力三明“中國稻種基地”建設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邀請省、市農業專家及市、縣農技推廣技術員等為基層農民開展集中培訓或到田間地頭實地指導,舉辦水稻種植培訓班162個,培訓學員8183人次;開展水稻新品種觀摩會53場3124人次,這些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成為三明的“永久牌”鄉土科技隊伍。(方煒杭 徐文錦 賴虹敏 連傳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