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為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貢獻力量

2018-02-13 09:50:22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趙瀅溪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海關總署黨組成員、廣東分署主任李書玉: 為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貢獻力量

  近日,海關總署黨組成員、廣東分署主任李書玉就如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貢獻海關力量接受南方日報專訪。他表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在學懂弄通做實,要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對海關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將報告精神轉化為海關支持和促進廣東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的強大動力。

  ●南方日報記者 陳曉 蘇力 通訊員 呂丹

  全力打造過硬的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

  南方日報: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你有何更深刻的切身體會?

  李書玉: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有三點感受特別深切: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我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成為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高度信賴的領袖。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揚起了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勝利的偉大旗幟。三是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了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指明瞭方向標和路線圖。

  參加黨的十九大是光榮也是責任。中國夢不會自動實現,需要黨員幹部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學習新思想、牢記新使命、緊扣新目標、走好新征程,以奮鬥的精神和姿態投身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樣偉大的實踐中去。

  南方日報:如何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對海關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

  李書玉:新時代催生新理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我們要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統攬海關各項工作,才能更好開創工作新局面。

  必須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深入思考海關自身建設發展面臨的重大戰略問題,認真分析海關傳統矛盾所描述的業務量快速增長和管理資源相對缺乏在新時代呈現出的新特點,著力加以破解,更加主動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我們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黨治黨的螺絲釘擰得更緊,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全力打造過硬的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不斷提升幹部隊伍的能力和素質,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為深入推進海關事業的科學發展提供有效的組織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圍繞六大重點推動廣東新開放

  南方日報:當前在新時代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踐中,海關將怎樣作為?

  李書玉: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廣東海關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時代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踐中找準定位,積極作為。

  一是要圍繞“促進我國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支持廣東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二是要圍繞“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支持廣東對外貿易轉型升級,加快從外貿大省邁向外貿強省。三是要圍繞“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支持廣東對標國際最高水準,創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監管制度,推進廣東自貿區深化改革開放和支持建設自由貿易港。四是要圍繞“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支持廣東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五是要圍繞“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努力促進平安廣東、美麗廣東建設。六是要圍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著力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海關隊伍,建設清廉海關。

  ■實現新作為

  廣東貨物進出口通關時間減少1/3

  “智慧海關”助力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

  通關時間縮短1/3、“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等跨境聯動舉措加速推廣至全省……去年以來,海關以實際行動支持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交出亮眼“成績單”。

  當前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量佔全國比重近1/4,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引領門戶和主力省份。下一步,廣東省內海關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的“三個定位、兩個率先”和“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進大通關和“智慧海關”建設、實施貿易便利化、支持外貿新業態、深化粵港澳海關合作,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貢獻海關力量。

  提速:貨物出口通關平均只需1小時

  去年以來,海關加速融入國家和全省發展大局,實現通關流程“去繁就簡”。

  截至目前,廣東省內海關已實現通關時間縮短1/3的目標。進口平均通關時間為10.70小時,比2016年縮短了37.1%,出口平均通關時間為1.06小時,縮短了40.4%。

  其中,廣州海關提前9個月完成通關提速目標,98項海關業務可在線辦理,線上自助報關率達100%,通關無紙化報關單比例達98.73%,電子支付方式繳納稅款率達94.7%。

  都樂(上海)水果蔬菜有限公司負責進口水果通關業務的經理劉麗充説:“海關實行‘集中審像、機檢直放’後,現在進口水果絕大部分都是廣州海關直接放行,從抵港到出關只要半天,大大提升了通關速度。”

  除了通關改革,“企業自報、自繳稅款”“屬地納稅人管理”“創新擔保、匯總徵稅”等各項改革措施正逐步釋放紅利,進一步提升廣東口岸的吸引力。

  減負:惠及企業近6萬家

  “互聯網+海關”改革為企業減負,創新“易通關”“網上辦事大廳”“網上海關”“一窗通”“微信公眾號和服務號”“手機APP”“網上交易”和“關郵e通+跨境電商”等新互聯網形態,將改革推行到通關監管、行郵監管、跨境電商以及加工貿易和企業管理等領域,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實現關企成本共同下降。

  深圳海關的快郵件監管在集約化、自動化、信息化的改變走在了全國海關的前列。自動上線掃描、智慧判圖、自動分揀線等科技設備的應用,盡可能用機器代替人工,幫助實現精準篩查和快速通關,正常快件從上線到放行僅需10秒,85%以上快件實現非侵入式查驗。

  廣州黃埔海關率先設立全國海關首個保稅監管集中審核作業中心,加貿企業辦理海關業務的平均作業時間由4小時縮短至3-5分鐘,超90%的手冊設立變更業務可全程網上辦結。廣東理文造紙有限公司報關主管洪訪志接受採訪時説:以前單是辦理加貿貨物內銷徵稅,有時就得跑海關業務現場3次以上,現在連繳稅業務1天辦完。該平臺2016年辦理各類保稅監管業務43萬餘票,按照企業每票往來海關1.5次的頻率,每次人力及交通成本200元計算,僅此一項即為企業節省成本近1.2億元。

  海關還助力廣東省人才計劃、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業發展等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加強對企業的稅收指導和政策幫扶。2017年廣東省內海關進口稅收減讓減免共215.58億元,同比增長29.42%;其中,進口優惠貿易協定項下商品稅收減讓144.24億元,增長19.72%,進口特定減免稅71.34億元,增長54.80%。此外,海關積極配合地方政府推進口岸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對海關查驗沒有問題的進出口貨物,免除外貿企業因海關查驗而産生的吊裝、移位、倉儲費用,2015年改革啟動至今共為企業減免費用2.2億元,惠及企業近6萬家。

  創新:落實70多項制度成果

  “廣東特色”改革舉措多點“開花”。海關全力參與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效能、可複製推廣的具有“廣東特色”的海關制度創新成果,推動落實的海關支持措施累計達70余項。

  廣東分署利用大數據開展自貿試驗區貿易便利化績效評估,及時發佈貿易便利化指數,成為廣東省的官方版本之一,推動廣東三個自貿片區進一步提升便利化程度。

  此外,廣東分署還開發部署全省適用的“廣東省加工貿易邊角廢料內銷網絡交易系統”,進一步簡化內銷徵稅和核銷手續,企業反響良好。自2016年5月試運行以來,截至2017年12月底,在廣東省加工貿易邊角廢料內銷網絡交易系統上參與邊角廢料內銷網絡交易的加工貿易企業有65家,涉及商品52種,累計成功交易標的139個,交易總價為725.12萬元,總體溢價率達58.77%。

  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與試點以來,通過系統交易4批塑膠邊角料,成交價將近47萬元。“第一次只拿了20噸出來拍賣,結果成交價比起拍價高了兩倍,現在每次拍賣80噸,公司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