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廣東鄉村産業振興邁上新起點

2018-04-28 17:15:21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趙瀅溪 責編:陳夢楠

  原標題:廣東鄉村産業振興邁上新起點

  廣東鄉村産業振興邁上新起點

  清遠連山小三江鎮省洞村金秋田野。陳承奇 攝

  廣東鄉村産業振興邁上新起點

  蘭花溫室大棚資源庫。農業廳供圖

  “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向新”這是對過去的一年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高度而精準的概括。2017年,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三農”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主線,加快農業調結構轉方式,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也正因為如此,我省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才呈現上述三個特點。

  可以説,過去的一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順利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穩定大局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性支撐。2017年全省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2012年以來的發展好勢頭。同樣,五年來,我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千方百計穩生産、穩增長,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

  省農業廳表示,2018年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將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以及省委十二屆二次、三次全會,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圍繞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著力推進調結構、轉方式、促融合,著力發展新主體、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推動廣東向農業強省跨越發展,奮力在新時代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

  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向新

  2017年農業農村經濟綜合實力有新進步,據統計,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6214.9億元,增加值3886.9億元,同比(下同)分別增長3.3%、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0元,名義增長8.7%,實際增長7.8%,實際增速高於城鎮居民收入0.9個百分點。農産品進出口總額276.06億美元,增長3.0%,其中出口94.79億美元,增長3.6%,可謂“穩中有進”。

  同樣是去年,農産品供給品質和效率有新提高。全省糧食總産量1365.13萬噸、增長0.4%,大宗經濟作物增産增效,畜牧業穩中有調,“菜籃子”“果盤子”産品供應充足。綠色優質品牌農産品供給增加,認定和培育“三品一標”農産品2570個、名牌産品(農業類)1197個,入庫名特優新農産品1416個,農産品品質安全持續“穩中向好”。

  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7%,位居全國第2位。農村一二三産業加速融合發展,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業主營業務總産值13996億元、居全國第4位,農村電商、休閒農業等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去年,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健起步,新主體、新動能加快成長,新技術、新模式加快涌現。這些發展情況可概括為“穩中向新”。

  農民收入實際增速

  連續5年高於城鎮居民

  2017年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情況也一定程度上能體現過去五年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軌跡。

  五年來,全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千方百計穩生産、穩增長,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2.9%、3.2%,增加值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6位。農産品進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居全國第2位。

  我省堅持把保供給保安全作為安民之基,大力建良田育良種、推良技用良法,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多措並舉提高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水産品、甘蔗、水果、蔬菜、肉類等多種農産品産量位居全國前列,飼料産量佔全國1/8強、穩居全國首位。農産品品質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延伸績效考核成績全國第一,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延伸績效考核工作連續4年被農業部評為優秀,重大農産品品質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植物疫情多年零發生。

  我省堅持把農業轉型升級作為努力方向,紮實推進科技創新驅動和農業綠色發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科技貢獻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分別比2012年提高9個百分點、5.7個百分點,農業信息化大步跨入全國先進行列。生物育種、航天育種和植物克隆繁殖全國領先,畜禽新品種(配套係)、國家級核心育種場和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數量及豬雞種苗供應量均位居全國第一。深入實施全國首創、亞洲地區最大規模世界銀行貸款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項目區提前3年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目標,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65%。

  全省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持之不懈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激發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農業補貼制度、農村經營制度、農村集體産權制度、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種業體制、農業綜合執法體制等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在全國率先推動整合農業專項資金集中力量辦實事,資金分配變過去的“撒胡椒面”為“聚沙成塔”。農村金融支農創新亮點多,現代農業示範區通過“政銀保”“投貸補”等模式吸引100億元社會資本投入,省財政出資100億元設立的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基金總規模達到400億元,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擔保放款4.56億元,有力緩解了“貸款難、貸款貴”問題。

  我省還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核心目標,在鞏固傳統增收動力的基礎上,把握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新趨勢拓展農民就業空間,廣辟增收新渠道。1萬多家休閒農業經營主體直接帶動50多萬人就近就業增收。全省農民收入年均增長9.6%,實際增速連續5年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2年的2.83:1縮小至2.59:1。

  今年全省農業部門

  將啟動實施“十項行動”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全省農業部門將把産業興旺作為重中之重、把高品質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把形成市場導向作為關鍵切入點、把農業綠色發展作為重要關切點、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著力點、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中心工作。

  圍繞以上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全省各級農業部門突出抓好八件重點工作,即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大力創建現代農業産業園、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支撐、紮實推進品質興農、狠抓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省農業廳表示,今年全省農業部門將啟動實施“十項行動”,努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即嶺南特色優勢農産品優質化行動、改革基金培強新型經營主體行動、科技強種富民興村行動、農業農村“雙新雙創”行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標準化生産行動、構建省市縣三級品質安全監管網絡行動、區域性重大動植物疫病綠色防控行動、“一控兩減三基本”促進行動、耕地地力保護和品質提升行動、改革創新助推農民增收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行動。

  “十個著力”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向新”

  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的一年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向新”,主要是全省各級農業部門抓了十個方面工作:

  舉措1

  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深入開展現代農業發展改革“重中之重”課題調研,認真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路舉措,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健起步。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了“走在前、作表率”活動,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和監督執紀問責。

  舉措2

  著力加強政策制度供給

  推動出臺了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深化屠宰行業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繼續推進農業“三項補貼”改革,首次實行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年度內動態調劑,開展了植保無人飛機補貼、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兩個試點”。加強農業法治建設,《廣東省荔枝産業保護條例》和新修訂《廣東省動物防疫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舉措3

  著力優化農業結構佈局

  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建設5個現代糧食示範區,舉辦了水稻産業大會,重點建設了一批嶺南特色水果種苗繁育場和品種改良示範基地,支持嶺南中藥材加快發展,推動48.7萬個特色産業扶貧幫扶項目精準到戶。新增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示範場27個,將畜禽養殖規模化率提高到63%,同時根據環境容量調減生豬養殖213萬頭(佔6%)。部署推進糧食生産功能區、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劃定工作,組織實施了雷州半島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計劃。

  舉措4

  著力培強新型經營主體

  務實推進培育千家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和百家農業龍頭企業上市計劃,培育省重點龍頭企業820家(含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6家)、上市涉農企業65家,認定國家級和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651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萬人。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帶動620.5萬農戶拓寬就業增收渠道,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舉措5

  著力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實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專項,認定116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科技創新及轉化平臺。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育成農作物優良新品種97個,新增種苗繁育能力1億多株,建立優良新品種示範基地60個,示範推廣優良新品種370個(次)。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7.2萬份,新建獅頭鵝、華南中蜂國家級保種場。

  舉措6

  著力發展新産業新業態

  建設12個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8個粵臺農業合作園區、14個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打造産業融合平臺。推進農村“雙新雙創”,組織申報了20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加快發展農産品加工,支持建設臺山、電白省級農産品加工示範區。創建省級廣東農業公園24個,認定和建設了一批農業旅遊示範點,拓展了農業功能。

  舉措7

  著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深入實施世行貸款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高床養殖試點基本實現污水零排放。紮實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推廣測土配方施肥4167萬畝次、減少不合理施肥5.1萬噸,實施綠色防控1664萬畝、專業化統防統治813多萬畝。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清理整治禁養區養殖場(戶)22240家。加強農産品産地土壤污染防治,初步建成覆蓋全省的農産品産地土壤環境污染監測體系。

  舉措8

  著力強化品質安全監管

  堅持“産”“管”“控”並舉,全省種植業、畜禽産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分別達到98.3%、99.7%。在“産”方面,制修訂省級農業地方標準727項,建成省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範區871個。開展廣東省第二屆名特優新農産品評選推介活動,成功舉辦了以“粵品牌越健康”為主題的第八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及第16屆種業博覽會、養豬産業博覽會。在“管”方面,大力建設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試點省,推動落實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加強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查處案件1221起。在“控”方面,加快建立健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動物疫病監測預警體系,重大動物疫病群體免疫率達到90%以上,柑橘黃龍病等重大植物病蟲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舉措9

  著力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建成高標準農田1535.78萬畝,劃定全域永久基本農田3200萬畝,全省農機總動力2410.8萬千瓦,水稻生産機械化率70%,新建了一批溫室大棚、農産品産地田頭冷庫、水肥一體化智慧節水設施和現代農業生物災害與氣象綜合監測站。推進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省、農業大數據試點省、農業電子商務試點省“三省聯創”。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統防統治、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分別增加到535個、1000個。

  舉措10

  著力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全省耕地實測率、頒證率分別達到106.36%、93.95%,有效化解涉地矛盾糾紛5191宗。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農村集體資産清産核資。中山市、東莞市、澄海區、順德區、新會區、博羅縣等6個全國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進展有序,完成了南海區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國家試點任務。設立了全國首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政策性農業保險新增6個險種,保費收入12.91億元、增長19.7%。(黃進、粵農信)

  數説

  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7%,位居全國第2位

  規上農産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3996億元、居全國第4位

  農産品進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居全國第2位

  水産品、甘蔗、水果、蔬菜、肉類等多種農産品産量位居全國前列

  飼料産量佔全國1/8強、穩居全國首位

  農産品品質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延伸績效考核成績全國第一

  畜禽新品種(配套係)、國家級核心育種場和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數量及豬雞種苗供應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實施全國首創、亞洲地區最大規模世界銀行貸款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

  在全國率先推動整合農業專項資金集中力量辦實事

  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全國第6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