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出席“讀懂中國”國際會議 分享疫情給醫藥健康産業帶來的新變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楊媛):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之“疫情下生命與健康教育創新實踐”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分享了醫藥健康行業的眾多最新實踐成果。
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進行主旨演講。通訊員 供圖
“中醫藥不僅是醫學,也是一門哲學,通過中藥與多個産業的跨界合作,推動中醫藥與衣食住行有機融合,形成消費時尚,是中醫藥發展的一條新路徑,也是疫後新經濟、新産業之一。”全國最大制藥企業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在主旨演講環節分享了在新冠疫情對全球公共衛生和社會經濟産生嚴重衝擊的情況下,疫情給醫藥健康産業帶來的三大新變化:
首先,疫情極大地提升了人們的健康意識,健康需求不斷提升。近年,我國居民健康支出絕對值與佔比逐年遞增,醫療保健消費支出佔比從2013年的6.9%上升至2019年的超過9%。疫情進一步加速了人民對於健康生活的追求,預計行業未來5年仍有近萬億元人民幣的增長空間。
其次,中醫藥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大疫出良方”,中醫藥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去年第一次以國務院名義召開全國中醫藥大會,今年廣東省及廣州市也高規格召開了全省、全市中醫藥大會,對中醫藥産業發展提出前所未有的大力度支持政策。
再次,疫情之下線上醫療和線上藥品銷售迎來高峰。廣藥集團承擔的廣州穗康小程式的口罩供應任務,每天通過線上註冊預約搖號,點擊量高達數十億之巨,註冊人數近2000萬人。
李楚源表示,緊抓疫情之下,醫藥健康産業的新“風口”,廣藥集團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探索:
一是推動健康科普教育的創新。2006年,廣藥集團建設了全國首家半開放式中醫藥博物館——神農草堂,並陸續建設了陳李濟博物館、王老吉博物館、採芝林博物館等中醫藥科普平臺,成為全國中醫藥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多年來,廣藥集團積極開展中醫藥進校園的科普教育活動,並已連續十七年舉辦家庭過期藥品免費回收活動,科普過期藥品的危害,累計回收藥品超過1500噸,惠及6億人次。
二是推動科研創新。這次入選國家及各省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中藥産品,廣藥集團在産的就有10個。除了加班加點確保産品供應外,廣藥集團還通過旗下10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加快中藥臨床循證研究,目前與鐘南山院士團隊已經從板藍根中發現了多種抗流感病毒藥效成分,白雲山板藍根、復方板藍根的科研成果將在澳門進行産業化。
三是推動産品創新。疫情期間,廣藥集團研發的“一號預防方”涼茶、“二號預防方”涼茶和中藥防疫香囊大受歡迎,銷量近百萬個。廣藥集團結合幫扶貴州,以維C含量最高的水果刺梨為原料,開發了刺檸吉飲料、氣泡酒等系列時尚健康産品,並與羽毛球世界冠軍林丹攜手組成“林丹妙藥”組合,助力打造刺梨百億時尚生態産業,今年銷售預計將突破5億元。
四是推動跨界創新。通過中藥與多個産業的跨界合作,推動中醫藥與衣食住行有機融合,形成消費時尚,是中醫藥發展的一條新路徑,也是疫後新經濟、新産業之一。
在“衣”方面,廣藥集團與例外時尚集團和方所文化集團計劃研發中醫藥服飾産品;在“食”方面,廣藥潘高壽與百事桂格聯合打造了中國首款營養燕麥稀;在“行”方面,廣藥集團正與廣汽集團探討研發車載中藥香氛保健技術;在“住”方面,與例外和方所正積極研發中藥枕頭、眼罩等居家用品,還將探討開發“中醫藥裝修塗料”等,推動“中藥時尚化、時尚中藥化”。
五是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疫情帶來數字經濟、“宅經濟”蓬勃發展,廣藥集團也在積極推動商業模式的轉變。疫情期間,廣藥通過承擔“穗康”網約口罩服務,建立了“互聯網+健康”的新渠道,目前正致力將其打造成為廣州疫後互聯網服務的品牌。邀請了鐘南山院士走進直播間科普貴州刺梨營養價值,簽約羽毛球世界冠軍林丹為刺檸吉代言人,組成“林丹妙藥”組合進行直播帶貨,助力貴州脫貧攻堅。
六是推進國際化創新。近年,廣藥集團加速國際化步伐,通過達沃斯論壇、博鰲論壇、《財富》全球論壇等國際性會議,加強與世界500強企業合作對接,積極擴展國際朋友圈。廣藥集團在澳門設立國際總部,推動大灣區中醫藥産業合作,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現場刺檸吉系列産品展區。通訊員 供圖
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戰略最具影響力的平臺之一,“讀懂中國”國際會議迄今已成功舉辦四屆,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廣藥集團王老吉刺檸吉系列産品及白雲山礦泉水也首次亮相“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時尚健康飲品的獨特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