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排除清單”為企業減壓

2019-09-12 08:46:2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陳晨   責編:鄭思雯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9月11日發佈公告,公佈第一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單。

  為什麼要制定排除清單?審核標準是什麼?哪些商品被列入首批次排除清單?排除措施的實施對企業、消費者有哪些影響?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核排除申請主要有三個標準

  第一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單自2019年9月17日起實施。此次排除清單中共有16項商品。據了解,商品範圍覆蓋近300家申請企業,佔申請企業的近1/3。主要有蝦苗、飼料用乳清、紫苜蓿、魚粉等農産品;農藥原料、脫模劑、潤滑劑、潤滑脂、潤滑油等工業原料;抗癌原料藥,醫用直線加速器等醫用工業原料和設備。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核排除申請主要有三個標準:一是尋求商品替代來源面臨困難;二是加徵關稅對申請主體造成嚴重經濟損害;三是加徵關稅對相關行業造成重大負面結構性影響或帶來嚴重社會後果。

  具體的排除措施主要包括:對進入排除清單的商品,自清單實施之日起一年內,不再加徵我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徵的關稅;具備退還稅款條件的,對已加徵的關稅稅款予以退還。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排除商品的適用範圍不限于申請企業。在排除清單內的商品,進口企業不論是否提交過排除申請,都可以享受排除措施。

  據了解,由於部分企業提出排除申請的商品屬於某稅目項下新列名的部分商品,海關執行有待進一步研究。為加快進度,按“成熟一批、排除一批”的原則首先公佈第一次排除清單。“下一步將適時公佈後續批次排除清單;第二批5140個稅目的商品已開始接受網上排除申請,時間是2019年9月2日至10月18日;下一步還將適時開展第三批商品排除工作,相關申請辦法將另行公佈。”有關專家表示。

  緩解進口企業困難,突出“保民生”取向

  專家表示,我國針對美方的貿易單邊主義措施出臺三輪關稅反制措施後,部分比較依賴自美進口商品的行業企業,沒有或少有替代來源,生産經營成本增加,企業面臨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設立排除機制能有效降低企業進口成本、減緩下游産品和終端消費的價格波動、增強企業信心、穩定市場預期。“這是我國財稅體制領域的重大制度創新。”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趙志平説。

  “首批次排除清單中的商品主要是農業生産資料、關鍵原料、醫療設備等,目前看基本上無法從美國以外的市場獲得替代,符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核的相關標準。”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田志宏舉例説,魚粉是我國畜牧業的主要添加飼料,每年從美國進口10萬噸左右,此前加徵關稅後進口量並沒有縮減,説明需求是剛性的,此次被列入排除清單,可以降低畜牧養殖業生産成本。

  “首批次排除清單的‘保民生’政策取向很明顯。”趙志平分析,為確保百姓用藥需求,此前對美加徵關稅的反制清單中沒有抗癌藥;但吉非替尼、卡培他濱等抗癌原料藥在稅目分類上屬於化工品,所以前期被列入反制清單。“這次把這些商品作為非全稅目商品挑出來,列入排除清單,就是防止加稅成本向下游傳導,增加百姓看病負擔。”

  此次公佈的排除清單中雖然只有16項商品,但實際覆蓋面並不低

  專家表示,目前加拿大、美國、歐盟等都有關稅排除措施,世貿組織對此也有系統性安排。

  經貿摩擦發生以來,美國也有一些排除措施,目前已陸續公佈了8批排除清單。“我國這次公佈的雖然只有16項,但實際覆蓋面並不低。美國排除商品都在10位稅目項下,且大多為非全稅目商品;我們的16項商品一半是8位稅目項下的全稅目商品。”中國國際商會法律服務部專家陳懷生説。

  “此外,從排除程式上看,美方允許A企業對B企業的排除申請提出質疑,這個過程互動、摩擦較多,導致排除企業範圍大幅縮減,時間拖延,企業間矛盾加深。而我們的措施高效落地,有利於凝聚社會共識。”陳懷生説,目前美國企業已提交了上萬份排除申請及意見,但只有小部分獲得受理,大多被擱置。“美國發佈第一批次清單最快用了5個月,其他大多數批次用了一年的時間,我國只用了3個月。”

  田志宏表示,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會統籌考慮、密切關注兩個清單的影響。“事實上,在反制清單的制定過程中,就已經考慮到相關進口商品的可替代性、保持産業鏈完整等各種因素。”他表示,在前期加徵關稅時,已把多數不可替代商品排除在外,目前提出排除申請企業涉及的商品,在反制清單中原本就佔比較小,予以排除後,不會對反制效果産生明顯影響。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