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升級 振興發展

2019-08-26 09:11:54 | 來源:人民日報 | 責編:陳晨

産業升級 振興發展

  遼寧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堅持從供給側發力、瞄準需求,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著力構建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産業發展新格局。遼寧深入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制定實施三年攻堅計劃,區域發展協調性更強、主導産業優勢更加明顯。

  做大做強——

  當好國企“種子隊”

  8月的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廠區,一條條管道和生産線如龍潛淵,蜿蜒十里。在剛剛過去的45天停産大檢修中,這裡捷報頻傳,79套主體裝置實現設備檢修一次合格,裝置開車一次成功。

  41歲的芳烴廠重整車間白班班長米哲夫,一上班就忙個不停:先是查看操作參數、了解生産情況、參加交接班會,然後戴上護目鏡、防護面罩和手套,去現場查看每個單元裝置在運設備,進行安全生産檢查……“大檢修既是對裝置的一次健康‘體檢’,也是設備更新改造的絕佳時機,我所在的裝置實施裝置增産、增效改造後,每年可增産對二甲苯28萬噸、鄰二甲苯7萬噸。”米哲夫自豪地説。

  米哲夫是家裏的第三代遼化人,祖孫三輩見證了遼陽石化的發展與巨變。爺爺的兄弟米世泉是第一代建廠創業的遼化人,建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化纖基地。到了父親米潤田這一代,在探索轉型的過程中,由於管理跟不上,産品沒市場,企業發展陷入虧損困境。

  2017年,米哲夫經歷了遼化歷史上最為大刀闊斧的改革,抓黨建、嚴管理、調結構、促創新,機關大樓每晚燈火通明,改革舉措接連出臺:打破收入分配“大鍋飯”、集中經營管理、“出血點”變“增效點”、産品瞄準市場轉型升級……當年就一舉擺脫連續12年的虧損,摘下了特困企業的帽子。

  2018年9月,遼陽石化俄羅斯原油加工優化增效改造項目建成投産,實現俄油資源的高效利用。習近平總書記到遼陽石化考察,賦予了國家“種子隊”、國有企業“種子隊”的責任使命,更加振奮了遼化人幹事創業的熱情。回想當時的場景,米哲夫依然激動:“我們要繼續做優做強做大國有企業,努力當好國家的‘種子隊’!”

  錨定高端化、差別化、特色化的航向,停産6年的尼龍生産線打通全流程,生産出市場看好的高效産品;投資11.6億元的30萬噸/年高性能聚丙烯項目投産後,每年可增收22億元……如今,遼陽石化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作為新起點,推進煉油“燃料型”向化工“材料型”轉變,在實現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記者 胡婧怡)

  從零起步——

  引領技術新潮流

  轉動一圈僅用時0.259秒,病人接受心臟冠脈檢查時不再受心率限制,而低至60千伏的超低劑量掃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受輻射劑量……如今,中國的老百姓正以更低的價格享受著更高品質的醫學影像服務。

  然而,從研製中國第一台CT(計算機斷層掃描),到第一台螺旋CT、第一台1.5T超導磁共振、第一台三維彩超,一部中國大型醫療設備行業編年史卻要從20餘年前説起。

  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中國,CT市場被跨國公司壟斷,購入費用與維護成本高昂,每台進口CT價格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人民幣,國外淘汰的二手CT充斥市場。1989年,東北大學計算機影像中心成立,正式開始國産CT的整機開發。

  “當時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成功!”作為當年研發團隊的領軍人物,東北大學教授江根苗回憶起20餘年前,廢寢忘食的攻關場景便躍上心頭,“我們當時沒有任何基礎,圖紙技術資料、人才及供應鏈資源都是缺乏的。國外廠商既不分享核心技術,也不做設備技術培訓,我們只有通過一點一點地摸索研究,逐步掌握CT設備的核心技術和製造工藝。”

  1994年,東軟醫療國産CT原型機研製成功並通過了國家檢測。1995年,東北大學計算機影像中心併入東軟集團進行項目孵化。1998年,東軟醫療成立,標誌著國産自主研發的CT進入了産業化發展軌道,躍上了國際“CT俱樂部”的擂臺。

  “我們將CT成像速度由58秒每幅提升至1秒每幅,在世界範圍內引領了以PC機代替陣列處理機的技術潮流,進口CT廠商不得不降價20%—30%。”江根苗説。

  傳承著前輩艱苦奮鬥的精神,東軟醫療工作人員繼續在自主創新的路上奮發向前。2018年推出的NeuAngio 30C漢武DSA(數字血管造影機),便再一次詮釋了從0到1的突破。此前,DSA市場主要以國外品牌為主,國內産品佔有率不高,東軟醫療從零基礎起步,集結世界級科學家和顧問專家力量,夜以繼日,攻克了數十項技術壁壘。(記者 辛陽)

  新老産業——

  邁向發展高品質

  盛夏,在大連光洋智慧製造裝備産業園,記者見到了68歲的光洋科技集團董事長于德海,滿頭大汗的他正帶領團隊建設25萬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單體恒溫恒濕地藏式工廠,工廠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整個産業園四面環山,草木蔥綠茂盛,放眼望去,宛如一個聚寶盆。于德海對高檔數控機床滿懷執著與情懷:“我帶領團隊研發20多年,一直聚焦高檔數控産業。”

  大連一號工程——恒力石化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全流程打通,並於今年5月投産運行。大連工業持續1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964.6億元,增速繼續位居15個副省級城市前列。

  遼寧海岸線長達2920公里,沿海的大連、丹東、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六市都有港口。2018年沿海六市共完成的地區生産總值佔遼寧省的51.6%。遼寧沿海經濟帶三年攻堅計劃正在實施,將全面推進港産城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臨港産業,打造沿海經濟帶升級版,成為引領東北振興的重要增長極。

  目前,遼寧老工業基地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難免有“陣痛”。供需結構已發生轉變,唯有減少低端無效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才能讓生産順暢對接市場。遼寧從市場需求入手,瞄準高技術、高附加值産業發展。今年上半年,遼寧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3%,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0.1個百分點;從出口看,高新技術産品出口總額291.9億元,增長37.1%。

  新需求快速增長為企業帶來了新發展空間,推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今年1—6月,遼寧高新技術産品增加值同比增長18%;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55.8%;新産業新産品增長較快,工業機器人産量增長14%,新能源汽車、伺服器、積體電路産量分別增長1.1倍、1.2倍和7.6倍。

  最近,又一批新訂單傳真到營口阿部配線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陽有些心急地説:“訂單不斷,生産吃緊,急需擴大産能,得抓緊多招些工人。”

  獵頭公司經理王福乾介紹:“今年遼寧政策好,企業數量多,大學生畢業季求職不僅崗位多,而且待遇好。”王福乾口中的政策,是指遼寧省為企業鬆綁而發放的一連串減稅降費“紅包”,“六稅兩費”的減徵幅度按國家授權上限即50%落實,實現242項涉稅事項全程網上辦,失業保險執行總費率為1%。(記者 王金海)

  飛地經濟——

  鄉村振興有支撐

  本報記者 劉洪超

  走進位於朝陽市喀左縣經濟開發區的通美晶體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正仔細地包裝著剛剛生産出來的晶體反應容器,準備發往全國各地。“你別看這個企業位於經濟開發區,卻讓百十里外的尤杖子鄉老百姓受益不少呢。”尤杖子鄉黨委書記劉斌告訴記者。

  作為位置偏遠、資源匱乏的傳統農業鄉,尤杖子鄉經濟總量多年在全縣排名靠後。可現如今,通過成功引進兩個總投資6.5億元的大項目落戶開發區,按照“飛地經濟”政策及縣鄉財政“分灶吃飯”要求,縣財政返還稅收可達2992萬元,是該鄉2017年財政收入的10多倍,對於尤杖子這樣的農業小鄉來説,這些資金成為推動鄉鎮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之一。

  “咱們鄉雖然引進了項目,可位置偏,交通不便,配套也跟不上。可在開發區,不僅産業集聚度高,政府更是給了十足的優惠政策,而且通過稅收返還,鄉里更是收益頗豐。”劉斌説。

  朝陽市地處遼寧西部,是全省經濟後發地區。2018年,朝陽市制定了《加快推進“飛地經濟”發展的意見》,同時結合鄉村振興制定《朝陽市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飛地經濟”規劃》。通過創新財稅分配政策,朝陽市將鄉鎮向園區引進的項目建設期間及投産後10年內形成的稅收全部返給引資鄉鎮,10年後鄉鎮與項目所在園區按5:5比例分配,充分調動鄉鎮抓發展、抓項目的積極性。

  “飛地經濟解決了鄉鎮有資源無産業、有項目無土地的問題,並實現縣域經濟、園區建設和鄉村振興互融互通,進一步激發了鄉鎮發展活力與動力。這不僅有利於促進鄉村振興、帶動基層脫貧,更使各經濟開發區擴大就業,實現産業聚集,推動朝陽振興發展。”朝陽市發改委主任曹志綱説。據統計,截至目前,朝陽全市累計落地開工“飛地項目”295個,朝陽全市鄉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79億元,同比增加0.8億元,同比增長15.9%。(記者 劉洪超)

  圖片説明:

  圖①:北方重工的大型泥水準衡盾構機。

  圖②:遼河油田的工人在車間檢查。

  圖③:瀋陽華晨寶馬鐵西工廠總裝車間。

  圖④: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師正在操作融合AR技術的MES系統。

  圖⑤:大連造船廠。

  圖⑥:油田採油設備。

  資料圖片 版式設計:張丹峰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