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中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2020-03-26 09:48:51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王濤

  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對世界經濟産生不利影響,對全球供應鏈安全也形成較大挑戰。近期的情況顯示,部分跨國供應鏈中斷,面臨重構,一些産業正加速轉移,供應鏈風險一時凸顯。為有效應對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各國需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共同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促進疫情防控背景下的貿易便利化和物流供應鏈暢通。我國也正在加強同經貿夥伴的溝通協調,優先保障在全球供應鏈中有重要影響的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恢復生産供應,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從國際層面看,世界各國需同舟共濟,共同應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衝擊,推動全球供應鏈安全治理,建立全球供應鏈應急協同機制,在積極應對挑戰的同時,堅定維護全球自由貿易規則。

  一方面,需採取務實舉措保障跨境供應鏈通暢。各國應加強貿易合作和海關協作磋商,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儘快打通跨境物流通道,確保跨境供應鏈通暢。具體來看,要加強各國産能供需信息的溝通,推動建立疫情防控條件下的供應鏈産能協調多邊合作框架;考慮推動構建全球供應鏈安全治理體系,探索相應的治理機制、決策體系、治理結構和治理模式。

  另一方面,需更好發揮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作用,增強全球供應鏈的應急能力和協同能力。應發揮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的作用,在充分吸收各國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全球供應鏈應急協同機制建設,構建基於全球應急事件的供應鏈應急體制機制,推動全球供應鏈應急預警體系建設與信息共享,搭建全球應急資源信息發佈平臺,助力應急救援物資的全球協同調度。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維護全球自由貿易規則也至關重要。各國需共同推動全球自由貿易、區域自由貿易、雙邊自由貿易,進一步強化國家間自由貿易合作關係,推動全球範圍內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動,構築具有更高開放水準的區域産業鏈、科技創新鏈和全球價值鏈。

  我國是全球化的堅定推動者,需在全球性、區域性治理平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應該看到,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是重要的全球供應鏈樞紐,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中佔據重要地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也給全球供應鏈帶來較大影響。對此,我們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加快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特別是有序推動復工復産,充分發揮産業優勢,使經濟社會這個動態循環系統順暢運轉,為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作出貢獻,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第一,精準有序推動復工復産。進一步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推進各省市的物流通道恢復,確保企業復工復産需要的原料和物資得到快速補給;加快發展應急産業,加強應急物資生産,提升應急物資保障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各具特色的應急産業集聚區,更好建設國家應急産業示範基地,打造應急物資和生産能力儲備基地,完善區域性應急産業鏈,支持與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應急服務機構發展。

  第二,增強數字化能力,提升供應鏈效率。一是要以數字化建設為目標,重點關注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互聯網等數字經濟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消費升級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並考慮放寬數字基建領域的市場準入,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建立健全配套的激勵機制。二是推動在線辦公、視頻會議、遠程協同、數字化管理等在企業生産經營中的應用。生産企業要開展數字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建設,積極推進敏捷生産、自動化生産、智慧製造,推進3D列印技術應用、無接觸式交付和不間斷快速供貨;服務企業要加快數字化轉型,重視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服務鏈條,積極推進智慧門店運營;物流企業要重視無人技術與裝備在行業中的應用和推廣,提升物流場景的智慧化服務能力。三是鼓勵企業加強供應鏈流程數字化管理能力建設,通過加強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計劃調整,利用數字化技術為可控及可預見的供應不確定性準備解決方案,推動供應鏈管理的效率變革。

  第三,切實保障供應鏈金融安全。抗“疫”期間,要做好對金融機構信用、流動性等方面的風險監測、預警等工作,打通企業復工復産的供應鏈條和金融鏈條。對涉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汽車製造、半導體、軌道交通、進出口貿易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建立重點監測機制,對有發展前景但暫時遭遇困難的企業和項目,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合理延長貸款期限和減費降息。

  第四,努力保障外貿産業鏈、供應鏈暢通。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我國正在推動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産,以特殊時期的有力舉措保障關鍵環節和龍頭企業正常運轉,為全球供應鏈穩定護航。要支持出口重點企業儘快復工復産;簡化通關手續,降低港口、檢驗檢疫等環節收費,推出更多外匯便利化業務;鼓勵各地促增量、穩存量並舉,抓好重大外資項目落地。與此同時,可依託我國製造業的顯著優勢,加大在防疫物資方面的全球供應保障,積極推動與其他國家港口、物流、海關、貿易、檢驗等供應鏈流程協同,開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

  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但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也暴露出我國在供應鏈治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對此,需抓緊構建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通過自主創新、關鍵供應商自給、實施供應鏈備鏈計劃等方式,在傳統産業與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加強供應鏈彈性建設。積極發展應急産業供應鏈,完善突發事件應急供應鏈服務體系,健全應急供應鏈産能彈性機制。將非常規突發事件供應鏈應急能力作為評估企業供應鏈成熟度的重要指標,加強突發事件的情景推演,提升企業在供應鏈技術、組織理念、流程、合作方式等方面的應急能力。扶持領先企業的供應鏈體系建設,增強優勢企業對全球供應鏈的主導力,將我國産業優勢長期穩定地嵌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中。(魏際剛 劉偉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