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聚合特色競爭力

2020-08-19 08:52:27 | 來源:國際商報 | 責編:馮實

  便利店是促進便利消費、服務保障民生的重要商業設施,是便民惠民的重要零售業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地因地制宜發揮便利店服務社區的優勢,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今年上半年,50家品牌連鎖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69%,1-7月新開門店5946家。

  服務社區消費小店加速轉型

  為進一步提升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水準,織密便利店網絡,提高便民服務品質,激發消費潛力,商務部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開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的通知》,計劃到2022年全國品牌化連鎖化便利店總量達到30萬家,成為服務民生、便利消費的重要載體。

  在政策的推動下,當前很多夫妻小店都搭上了“便車”,駛上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賽道。記者走訪發現,曾經的夫妻小店大多已通過與天貓、京東等頭部電商結合完成了自身新零售的轉型升級改造。

  北京北四環東路的千鶴家園裏就有這樣一家成功轉型的小店。店主趙麗威告訴國際商報記者:“我的店是北京第一家加盟京東的水果超市,今年6月開業,因為背靠京東品牌,一開業就有很多媒體採訪我,很多人看到報道特地來店裏購物。不僅如此,品牌背書也減少了社區居民的後顧之憂,使得我們不必像以前那樣大幅壓低價格才能在大超市的夾縫中喘息。”

  向新零售靠攏的好處不止於此。趙麗威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門店進貨、選貨、運貨都很困難,經營一度陷入停滯狀態。店面轉型後,依託京東物流及後臺數據庫,情況有了轉機:一是降低了運輸成本;二是通過京東推薦單品了解市場需求,更精準地進貨,減小了倉儲和滯銷的成本壓力;三是享受到京東很多促銷活動和優惠券的紅利,店裏人氣很旺,目前門店的月度營業額是以往的1.5倍。

  此外,記者在同屬京東係的北京安樂林路京東便利店裏看到,店內商品以飲料和即食食品為主,消費者可通過下載註冊手機應用,領取並使用優惠券,價格與傳統商超趨平。

  店員李安告訴國際商報記者:“我們店5月份開業,門店裝修、管控、設施配置、服務標準都是統一的。店裏商品由京東物流倉配,除了享受品牌商福利價格外,店裏還有專屬優惠,可疊加使用線上優惠券,非常划算。另外,我們還為消費者免費加熱食品,提供開水、手機充電、列印複印等服務。”

  載體形式多樣發展空間巨大

  有業內人士分析,根據國外經驗,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超過1萬美元時,便利店進入爆發增長期。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達到10276美元。由此推之,中國便利業態正在步入黃金髮展期。

  然而,疫情的發生也倒逼便利店行業加速洗牌:一方面,北京全時便利店全線關閉;另一方面,7-11、羅森、便利蜂等迅速擴張。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高禮學院助理教授王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中國的便利店市場大體可以分為三塊:一是以7-11、全家等為代表的日係便利店,其特點是有經驗、有口碑,但包括餐食在內的很多商品未必完全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二是以全時和石油係為代表的國産老牌便利店,其特點是有固定渠道,商品適合中國市場,但在供應鏈和運營上缺乏經驗。三是以蘇寧小店、便利蜂、京東便利店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電商便利店,其特點是口碑好、服務好,且具備一定供應鏈基礎和運營能力,但店面長期處於虧損狀態,需要靠融資和公司補貼經營。

  王鵬認為,目前雖然部分便利店品牌通過融資等形式實現了進一步擴招,但全時等快速萎縮的小店也暴露出便利店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此外,城市中心大賣場、盒馬鮮生,乃至一些超級物種等新零售的出現,也擠佔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間。“目前消費者更多是把便利店看作品嘗自營自製食品的小吃店。因此,該行業須精準定位市場需求,把握政策窗口,形成特色競爭力,從而形成便利店市場的多元競爭格局。”(靖雯)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