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提高産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2020-08-19 09:05:13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馮實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提高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更加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這是對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主要經濟體推動産業鏈供應鏈結構調整的回應,對確保完成“六穩”“六保”任務、決勝三大攻堅戰有著重大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全球本已形成比較穩定的産業鏈,我國也在一些産業鏈環節具有明顯優勢。然而,“從現實看,疫情將加速全球産業結構調整。”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世界工業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王哲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通過關稅管制、直接生産等手段,提升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領域關鍵産品的國內供給能力。受經濟理性要素驅動,各市場主體將加快推動産業鏈供應鏈的重新佈局,從以追求效率為核心在全球市場進行生産要素最優配置,轉向分散風險、兼顧效率的産業鏈供應鏈佈局模式。

  如何提高我國産業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眾誠智庫研究總監江晶晶認為,首先,“補短板”,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儘量儘早避免關鍵元器件等産業鏈關鍵環節被“卡脖子”;其次,“鍛長板”,保持併發揚我國在5G、高鐵等方面的優勢,在國際競爭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增加國際談判籌碼。

  上半年,我國新産業新業態逆勢增長。據統計,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5%,生物醫藥、電子及通信設備、醫療儀器設備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8%、7.2%和27.2%;6月份,3D列印設備、智慧手錶、充電樁等産品産量增長均在40%以上。疫情在對一些行業造成巨大衝擊的同時,也加快推進了數字經濟、智慧製造、生命健康等産業發展。

  下半年,要提高産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首先要打通中斷點堵點難點,加強國內外合作,保障産業鏈供應鏈正常運轉。同時,應通過促進消費暢通供需循環,加快落實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鼓勵互聯網平臺帶動外向型企業出口轉內銷,加快推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拓展線上線下新應用,激發消費活力,帶動産業鏈供應鏈加快運轉。

  更重要的則是鞏固提升産業鏈優勢,增強抗風險能力。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組織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培育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增強産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要提高産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需要對內對外兩手抓、兩手硬。”王哲表示,對內要深化“補鏈”“強鏈”。以“新基建”為抓手提升産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水準,圍繞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開工一批有效拉動投資的産業建設項目,大力支持“兩新一重”和公共衛生設施建設;聚焦能源、網絡安全、通信、半導體、關鍵電子及相關技術、醫療、制藥等事關國計民生産業領域的“補鏈”“強鏈”;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域打造一批空間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供應鏈集約高效的區域性産業鏈集群,形成既水準分工又垂直整合的分工模式,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發展韌性。

  對外則要擴大高水準開放。“以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為載體拓展開放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尤其要重視以自貿區(港)為依託,進一步深化物流、研發設計、數字經濟等服務業的開放,吸引更多全球産業鏈相關企業落戶中國並嵌入區域産業鏈集群,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和大宗商品交易配置平臺和國際貿易航運樞紐。同時,加強與日韓、東盟、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在産業鏈供應鏈方面的精準務實合作。”王哲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 鑫)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