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永年區:打贏空氣品質翻身仗

2019-03-18 16:49:19  來源:新華社  責編:董健雄

  日前,河北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情況的通報》,對空氣品質大幅改善、PM2.5年均濃度和綜合指數改善率在全省排名前20位的32個縣(市、區)進行通報表揚,永年名列其中。

  據悉,該區全年綜合指數7.89,同比下降16.51%;PM2.5年均濃度74μg/m3,同比下降12%;二級以上優良天數152天,同比增加26天;重污染29天,同比減少29天,扭轉了大氣污染防治被動局面,打贏打勝空氣品質翻身仗。

  明確責任建強隊伍

  為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開展,該區出臺了《落實區鄉村三級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意見》和《政府各職能部門環保責任清單》,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屬地負責、失職追責”的原則,建立了區、鄉、村三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制,進一步明確了區委、區政府和鄉鎮黨委、政府以及區直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主體責任,率先在全省建設了高標準的鄉鎮(園區)基層環保所,充實完善了網格化監管隊伍和各項工作制度。

  對標先進科學施治

  為借鑒外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先進經驗,該區積極組織黨員幹部赴唐山、秦皇島等地進行對標學習,重新調整充實了區大氣辦機構,將區大氣辦設在區政府,安排辦公場所,劃撥專項經費,建設監控平臺,加大工作保障,並由分管環保工作的常務副區長任主任,相關區領導任副主任,政府辦一名副主任負責日常協調督導,從大氣聯防聯控部門抽調精幹力量,專門負責大氣辦綜合協調、督導檢查、動態目標考核等日常工作,空氣品質協調督導力度不斷增強。

  加大投入全力攻堅

  2018年,該區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強力開展“九大攻堅戰”,空氣品質明顯改善。一是“散亂污”企業整治攻堅。在2017年完成14950家“散亂污”企業整治的基礎上,又完成127家新增“散亂污”企業的清零整治。二是散煤整治攻堅。連續四次開展燃煤鍋爐清零整治“回頭看”,全區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實現“清零”,47493戶年度“煤改氣”工程已全部完成,目前全區98267戶農村居民取暖用上了清潔能源。三是去産能攻堅。關停坑口電廠1.2萬千瓦時發電機組,退出焦窯煤礦煤炭産能35萬噸。四是機動車污染防治攻堅。累計查糾超載大貨車1657起,查糾整改覆蓋不嚴車輛1200余輛次,查處大貨車、三馬車、拖拉機闖禁行3722起。主城區增加禁限行區域,現場查處機動車限號19450余起,電子監控抓拍2.83萬餘起;淘汰老舊車1812輛。五是成品油整治攻堅。全區104家加油站點全面供應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及車用尿素。六是工業企業污染整治攻堅。21家企業安裝揮發性有機物超標報警傳感裝置;治理完成汽修企業14家、停産整治9家;10家磚瓦窯企業實施深度治理。七是揚塵污染整治攻堅。嚴格落實“6個100%”標準,城區55個在建項目和商砼站抑塵硬體設施安裝到位。同時,安排1500余萬元,新增霧炮、洗掃、灑水車輛22輛,全力推進洗掃、沖洗、灑水一體化、網格化作業,城區環境衛生品質大幅改善。八是面源污染防控攻堅。全區造林5.05萬餘畝。建成露天焚燒紅外線視頻監控平臺,安裝紅外線視頻監控21個,實現禁燒監控全覆蓋。九是重點行業差別化錯峰生産。36家重點企業和城區建築工地均按差別化錯峰生産、錯峰施工要求落實到位;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11次,1378家工業企業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一廠一策”措施,“削峰降值”實現最大化。

  盯死問題全面整改

  為徹底扭轉落後局面,在全區開展污染治理問題排查整改專項行動。通過連續召開大氣污染治理問題整改三級幹部大會、播放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暗訪片,對去年以來各級環保督查問題以及每週自查問題,向區級領導和鄉鎮、部門進行集中公開交辦。區委、政府督查室、區大督查辦公室定期督導檢查,對交辦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公開通報,去年累計交辦整改問題1834件,一大批影響環境品質改善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持續夜查立行立改

  2018年,該區由12名區級領導輪流帶隊,開展常態化夜查行動,切實強化協調督導、精準治霾和精細化管理,對發現問題落實“雙交辦、雙倒查”制度,督促責任單位立行立改。全年共組織黨員幹部18000余人次,檢查企業及點位3860個,立案502起,移送公安28起。其中,刑事案件6起,刑事拘留19人;行政案件22起,行政拘留22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