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    輿情智庫
“六個新衡水”,開創幸福美好新生活
2021-09-01 16:04:32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原標題:“六個新衡水”,開創幸福美好新生活——衡水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解讀

河北衡水:“六個新衡水”,開創幸福美好新生活

衡水市區滏陽河畔的美景。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攝

河北衡水:“六個新衡水”,開創幸福美好新生活

  近日,在安平縣鶴煌網業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先進的大型織網機開足馬力全力運轉,工人在操作織網設備。絲網産業是安平的特色産業、主導産業,産銷量、出口量均佔全國80%以上。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攝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後5年努力打造詩意棲居的幸福之城,建設産業興旺的富強新衡水、創新創業的活力新衡水、崇德向善的文明新衡水、精緻精細的善治新衡水、城鄉雋秀的魅力新衡水、安定安寧的平安新衡水

  堅定不移狠抓項目建設,堅定不移做大做強開發區,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優先發展農業農村……8月23日,在衡水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市長吳曉華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該市今後5年的工作安排和要求。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衡水市提出將立足新發展階段,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開創衡水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為目標,大力推進産業振興強市、結構調整富民,努力打造詩意棲居的幸福之城,建設産業興旺的富強新衡水、創新創業的活力新衡水、崇德向善的文明新衡水、精緻精細的善治新衡水、城鄉雋秀的魅力新衡水、安定安寧的平安新衡水。

  擴大有效投資,夯實産業振興強市基石

  【關鍵詞】項目建設

  2017年以來,衡水市推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招商引資優惠政策20條等舉措,組建專業隊伍開展駐點招商,常態化開展敲門招商,並強化重點項目領導包聯和全程幫辦。成功舉辦“招商之冬”系列活動,落地招商項目142個,總投資1202億元。實施省市重點項目530個,完成投資2326億元,正大肉雞全産業鏈、和平鋁業、以嶺現代中藥産業化等大項目建成投産。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衡水市將堅定不移狠抓項目建設,以擴大有效投資夯實産業振興強市的基石。落實擴大內需戰略,以大項目為牽引,要素和服務跟著項目走,增強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和消費的基礎作用。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速保持在6.5%左右,到2025年突破1200億元,投資超百億元縣市區超過7個。

  【報告解讀】

  突出抓好産業項目。該市將堅持以産業項目論英雄,實施“五個一百”産業項目,每年安排省市重點開工項目、續建項目、前期項目、謀劃項目、技改項目各100個以上,省市重點項目中産業類項目佔比超70%。深入開展“謀跑爭促”活動,建立招商對象、洽談、簽約、註冊、前期、開工、入統7個項目庫,形成梯次推進工作格局。

  持續招大商引強企。各縣市區圍繞主導産業至少引進1家産業鏈國內龍頭企業和1家外資企業,爭取在投資超百億元項目上實現新突破。高標準組織長三角、珠三角、京津雄等重點區域投資推介會,辦好衡水湖國際商務洽談會、安平絲網博覽會等活動。建全考核獎懲機制,兌現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每年招商項目簽約總額保持在1500億元以上。

  以優質項目推動消費升級。加快愛琴海購物中心、萬達廣場、銅鑼灣中央商旅文化區等城市綜合體建設,新佈局一批港貨店、進口商品行銷中心,建設特色步行街和夜經濟街區,每個縣城建設兩個高標準特色商貿街區。結合爭創衡水湖國家5A級景區建設特色消費場景和網紅街區,整合特色文旅資源,推出精品旅遊線路。支持青竹畫材、羅小蛋文創園等加快發展。加快衡東物流園建設,配套建設相關專業市場和服務設施,支持一批重點市場提檔升級。

  報告特別提出,將支持開發區以延鏈補鏈強鏈增強産業競爭優勢,提升産業鏈現代化水準。聚焦17條重點産業鏈做實鏈長制。加快重點骨幹企業進行新一輪技術改造。市級工業設計中心發展到65家以上,工業設計成果應用超過300項,打造2至3個“設計+製造”融合發展産業集群標杆。加快推進主要行業工業互聯網應用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加快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培育省級以上企業標準“領跑者”項目超20個。

  在堅持一區一特色同時,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準和投入産出門檻,推進開發區市場化運營。衡水高新區成功創建國家高新區,營業收入力爭突破1500億元。實施“育龍工程”,集中資源培育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企業3家、超50億元企業10家,力爭實現5家企業主板上市,培育單項冠軍企業4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200家。

  優化創新生態,打造創新創業局部強勢

  【關鍵詞】全面創新

  2017年以來,衡水市立足實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著力培育“3+2”市域主導産業和“9+5”縣域特色産業集群,實施特色産業迭代升級“五個一”工程,培優育新加快轉型升級。工業設計實現省級園區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兩個全覆蓋,成功列入康復輔助器具産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長40.8%,高新技術企業從193家增加到52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從3882家增加到7094家。品質工作考核進入全省A級序列,域內中國馳名商標從19件增加到29件。養元智匯、瑞豐動力主板上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衡水市將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著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在産業鏈與創新鏈融合中深化科技創新,帶動社會創新、文化創新、生態創新和制度創新、模式創新,建設京津冀創新支點城市,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報告解讀】

  今後5年,該市將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吸引京津及發達地區創新資源,著力優化創新生態、搭建創新平臺,以成果轉化為重點打造創新創業局部強勢。

  做多做強創新主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雙提升”計劃和産學研精準對接工程,爭取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7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82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達到60%以上。採用“揭榜挂帥”新機制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搶佔産業發展制高點。堅持“京津研發、衡水轉化”,實施協同創新示範工程,全面融入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年對接幫扶企業不少於100家、轉化重大科技成果10項以上。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完善創新政策體系,加大創新投入力度,在産業細分領域謀劃建設一批産業研發和創新機構,力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超過70家,産業技術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超過90家,縣域科技創新能力A類縣達到3個。佈局“南北創新軸”,依託“兩區”“五園”加強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促進京津科技資源與衡水市優勢産業精準對接。

  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開展引才引智工程和衡水學子回歸行動,大力引進培育行業一流創新團隊。完善細化各類人才政策,發揮衡水生態優勢和基礎教育優勢,規劃建設人才公寓,解決好家屬隨遷、養老服務、子女入學等實際困難。

  深化改革開放,構建區域競爭新優勢

  【關鍵詞】關鍵領域突圍

  2017年以來,衡水市著眼改善營商環境、建立制度競爭優勢。“標準地+承諾制”、“一會三書一證”、“畝均效益”評價等改革全面推行。市、縣兩級行政審批局率先組建運行,行政許可審批服務標準化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兩項國家級試點順利完成。“地押雲貸”“黨建+信用+金融”等改革破解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抵押品不足難題。實施與京津合作項目268個。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該市將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縱深推進營商環境建設,集聚各方資源要素,持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

  【報告解讀】

  改革開放是發展的關鍵一招和根本出路。衡水市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依靠深層次改革暢通經濟循環,依靠高水準開放匯聚優質資源,以關鍵領域突圍構建區域競爭新優勢。

  推進新一輪綜合改革。該市將制定《衡水市深化省級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深化産業發展、科技創新、營商環境、城鄉融合、對外開放、生態文明、民生保障等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爭取國家級改革試點。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照單點菜”放權機制,全面實施一次性告知清單制度,推行容缺受理,實現全域縣、鄉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建設網上“政務超市”,加快實現行政審批全程網上辦。深化國資國企、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整合國有資源、資産、資本、資金,提高運用效率,支持市建投集團做大做強,鼓勵金融機構推出更多金融創新産品。

  構築東出西聯、內外聯動全域開放格局。依託“一港三基地多園區”,打造“東西開放軸”,建設京南現代物流基地。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創新轉化、製造協作、服務拓展、文化交融、要素循環等領域取得更多標誌性成果。編制雄安衡水協作區規劃,建立科學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加快推進起步區5個專業園項目落地。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支持優勢企業綁定央企“走出去”,開拓多元化市場,帶動出口基地優化升級,加快大營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

  優結構促高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結構調整

  2017年以來,衡水市強基固本抓好“三農”工作,調整農業結構、推進規模經營,與新發地、中化等開展戰略合作,饒陽、安平獲批創建國家農業園區,省級農業園區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域全覆蓋,“萬元田”發展到30萬畝,“兩品一標”農産品從17個增加到121個。科學劃定糧食生産核心區,糧食生産實現“十七連豐”。地表水引蓄利用量居全省前列,完成地下水壓採8.6億立方米。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區5個,建成“四好農村路”1300公里,改廁64萬座,城鄉垃圾一體化清運、村莊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實現全覆蓋。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該市將以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報告解讀】

  穩定糧食生産。該市將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優質糧食、經營主體提升三大工程,抓好480萬畝糧食生産核心區,加快構建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糧食綜合生産能力保持在85億斤左右。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聚焦關鍵環節,積極培育育繁推一體化龍頭企業和知名種業品牌。

  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以“市(縣)院(所)合作”“果蔬進京”“中化來衡”為載體,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品質農業,提高規模化、産業化、市場化水準。重點培育10大特色優勢産業集群、28個現代農業示範區、20個高端精品。擴大設施農業規模,與北京新發地深化農産品産貯運銷全鏈條合作。加快發展特色種養業,新增“萬元田”10萬畝以上。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積極扶持農村電商,新建一批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示範區。

  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加強村莊科學規劃,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準,推進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紮實開展“空心村”治理,實現農村衛生廁所基本普及。實施“千百十”工程,每年完成1000個村莊整治、建設100個精品示範村、形成20個以上亮點鎮(鄉)區,新創5個以上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區。

  深化農村改革。培育以農民合作社為重點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農民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有效對接大市場,參與規模化生産、産業化經營,分享更多增值收益。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盤活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防返貧機制,及時對邊緣戶進行有效救助。(河北日報 記者焦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