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破除振興“軟梗阻” 誠築營商“新高地”

2019-09-12 11:54:35|來源:大慶網|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自《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我市掀起學習貫徹落實熱潮,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破除振興“軟梗阻” 誠築營商“新高地”

  不到3個小時所有要件全部拿到,公司馬上就能營業。談起8月底登記註冊企業的經歷,大慶市民華正敏至今還有些興奮。“大慶變了!上個月執照、刻章、銀行開戶、相關稅票等業務全部辦理完還得8天。”她説。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發展快慢、好壞的生命線。作為黑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板塊,大慶提出了打造“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的目標。大慶下大力氣破除振興“軟梗阻”,誠築營商“新高地”,為城市加快轉型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自2019年初《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實施後,更是掀起學習貫徹落實《條例》熱潮,營商環境一天一個樣。2019年上半年,大慶市市場主體累計202805戶,其中新增企業3741戶,同比增長1.75%,累計42779戶;新增個體工商戶16395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52戶。

  這樣的變化離不開大慶優化營商環境的“頭腦風暴”,大慶市進一步轉變從“要我服務”到“我要服務”的理念。一方面,《條例》頒布實施後,大慶將《條例》內容納入市委黨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修班課程和全市優秀中青年幹部培訓班課程,大慶市營商、市司法等部門相繼做客直播間進行解讀,並組織宣講團深入縣區開展宣講。另一方面,制定印發了《2019年大慶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和《2019年大慶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任務分解表》,細化工作任務內容,確保落實執行過程中不落空、不變通、不走樣,落地達效。同時,制定印發了《大慶市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實施方案》,市政府召開專題推進會議部署落實。

  如今,大慶市政務環境更高效透明。截至目前,市縣區各類政務服務事項16667項,實現了事項名稱和編碼、申請條件和材料、辦理流程和時限六個統一。與此同時,優化精簡辦事要素,“減環節”1157個,“減材料”4378份,“減時限”4581個工作日、較原承諾時限壓縮37%;最大限度發揮最多跑一次改革紅利,實現“網上辦”比率達到91.6%、“就近辦”達到92.5%、“跑一次”達到89.4%、“即辦即結”達到60.6%。此外,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取消,編制完成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並公開市級行政權力事項3483項等(除9+X事項外,行政審批事項137項、政務服務事項1184項、其他事項2162項)。

  市場環境更開放有序。大慶市全面貫徹落實省裏支持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27條意見,相繼出臺“支持民營經濟33條”、“抓招商促發展8條”等政策舉措,重點對潛力大的項目給予前期費、擔保費和熱費支持,對天然氣用量大的企業實行門站價格,對利用本地化工原料開展深加工並銷往長江以南地區的生産企業給予物流補貼,對在大慶開辦公司的免費提供政府閒置資産用於辦公。加強投資項目落地服務,創新實施了“1+4”政務服務模式。建設了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並搭建了對上聯通省級、橫向聯通專業部門、對下聯通縣區、延伸聯通鄉鎮街道的“四級網絡”,編制了只跑一次、不見面、延伸辦理、複雜事項“四個清單”和最多跑一次、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四辦清單”,建設了實體、網上、移動、自助“四個辦事大廳”,實現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全覆蓋,市公安局辦事大廳的90個窗口更是做到了公安業務一窗通辦、全時無休,走在了全省前列。

  法治環境更公平正義。大慶市深入推進“平安大慶”建設,從保護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出發,公安機關制定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優商護商15條措施,針對民營企業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民營企業經營者個人犯罪,對與案件無關且正在用於企業生産經營的設備、廠房、車輛、原料、産品等一律不得查封、扣押或凍結,保證企業正常生産經營活動不受影響……今年以來,我市沒有民營企業因涉嫌違法經營受到處罰;近年來,全市更未發生利用刑事手段介入民事糾紛影響案件審理的問題。

  大慶市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與深化作風整頓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好績效考核的激勵和約束作用,把2019年優化營商環境和深化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任務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並將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有關部門如沒有按時完成改革任務、工作推進不力,將被批評、公開通報;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損害企業和群眾合法權益的,將被依法問責。(記者 潘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