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2020-07-15 08:54:21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産業興農 人才強農 文化潤農 生態美農 組織領農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九台區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三下江南戰役紀念館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龍嘉街道紅光村橋涵油畫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龍嘉街道紅光朝鮮族民俗村景觀大門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龍嘉街道梨樹園子屯美麗村容村貌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九台區紅光水稻全程農機化示範基地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九台區紅光水稻全程農機化示範基地景觀小品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波泥河街道——中國北方苗木花卉之鄉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波泥河街道清水村廣場七德柱景觀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波泥河街道平安堡村美麗村容村貌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馬鞍山村史館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氿遇山居文旅項目

鄉村振興的“九台路徑”

  寫在前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擘畫“三農”發展壯美藍圖。鄉村振興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必須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幹實幹、久久為功。

  幹什麼?怎麼幹?誰來幹?

  “産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主要目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指明瞭方向、注入了動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長春市九台區朝著目標砥礪前行。

  在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抓好農民合作社等創新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同時,發揮德治作用,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社會建設相輔相成。向改革要動力,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把黨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統領,把鄉村黨組織建設好,把領導班子建設強,變“盼富”為“領富”;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九台區正用滴水石穿的韌勁、九牛爬坡的拼勁,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向前推進,走出了自己的獨特路徑。

  如今,九台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孝老愛親宣傳畫隨處可見;鄰裡之間互幫互助,文明風氣日漸濃郁;村規民約上墻,村民議事公開,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

  大潮涌動千帆競,鄉村振興正當時。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征程中,一幅秀美生動的九台鄉村新畫卷愈加清晰。站在新的時間節點,勤勞奮進的九台兒女正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譜寫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花紅柳綠,草長鶯飛,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小園幾許,美景盡收……盛夏時節,走進長春市九台區,一派恬淡寧靜的田園山水風景展現眼前,一股蓬勃的生機活力正在勃發。農民們辛勤耕種,有了增收致富的産業;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增強了群眾幸福感;全區領導幹部信心十足,甘當發展“領頭雁”。

  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出中國美麗鄉村的新藍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

  上下同欲謀發展,擘畫未來啟征程。

  九台區委、區政府緊跟黨中央的發展步伐,在省和長春市的堅強領導下,緊緊抓住機遇,踐行使命擔當,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超前謀劃,統籌推進,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勁,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用實幹和擔當在廣闊的田野上潛心書寫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

  村莊美、産業強、村民富、鄉風好、管理精……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九台實現華麗蝶變,一幅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正在九台大地漸次展開。

  以業為根

  産業發展變“一維”為“多維”

  鄉村振興,要實現産業興旺。

  走進九台區土們嶺街道馬鞍山村,民宿、農家樂、採摘園、村民劇社……形式多樣,種類豐富的項目鱗次櫛比,撲面而來的發展氣息令人震撼。

  看著眼前這個旅遊業蓬勃發展的村子,很難想像這裡以前都是礦石開采地。自2016年起,馬鞍山村逐步轉變發展思路,依託綠水青山發展文旅産業,將馬鞍山村資源整體打包,引進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帶動周邊村組團發展,引進羊村農家樂、遊客服務中心等項目,帶動村民共同發展。

  “我們這個店最開始經營的時候只有4桌,現在有20桌,每天客流不斷,節假日還得等位呢,一年能收入30多萬元。”村民關連影經營的“羊村”飯店是馬鞍山村的第一家農家樂,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讓像她一樣的村民嘗到了甜頭。

  近年來,馬鞍山村編制完成了旅遊規劃,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將發展生態旅遊産業作為全村發展的主導産業,打造了全省聞名的徒步旅遊線路,2019年馬鞍山村接待遊客35萬人次,直接和間接帶動村民就業約300余人,其中,帶動貧困戶就業10人。

  以點帶面,聯動發展。今年,九台區將以馬鞍山村作為全區鄉村振興的創新點和突破口,通過馬鞍山村的産業發展小切口帶動全區鄉村産業振興聯動發展。

  計劃總投資50億元,全力構建“一軸六區”的産業佈局。即沿小南河兩側打造休閒漫養路,與馬鞍山徒步路線相連,形成生態旅遊軸線。以番茄産業為龍頭,建設三産融合的生態加工區;依託華能九台電廠熱源優勢,建設六座現代智慧化溫室,打造現代農業創意産業區;將地域文化、天然環境、溫泉資源相融合,建設馬文化園、兒童樂園、樹下種植等快樂農場體驗區;以山水田園養生、醫療護理、傳統藝術、文化旅遊等綜合價值體現為産業鏈,打造田園社區;建設大型主題樂園、特色美食街、溫泉養生等為主的綜合休閒娛樂溫泉康養區;將教育培訓、書畫藝術、紅色資源相融合,打造原鄉文化區。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九台區始終堅持把産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根基,通過抓園區築巢引鳳、抓項目龍頭帶動、抓改革吸引資本,推動農業産業與二三産業融合,實現高品質發展變“一維”為“多維”。

  目前,域內已經形成了以金鑼公司為代表的肉製品加工系列、以朱老六食品為代表的大豆加工系列、以康寧傑瑞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系列、以向宇果仁為代表的農副食品加工系列、以田野泉為代表的醬菜系列、以廟香山為代表的冰雪産業系列、以開心農業為代表的鴨製品加工系列等十大産業,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65個、特色園區發展到115個、“三品一標”農産品認證達56個。吉林九台貢米栽培系統成功獲得“第四批中國農業文化遺産”,“九台貢米”已經成為特色産業、朝陽産業。

  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九台堅持塑特色、創品牌、促融合,全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以人為本

  人才隊伍變“單一”為“多元”

  盛夏的稻田裏,一片片綠浪翻涌,水上稻苗長,水下魚蟹忙……站在面積達268公頃的稻田旁,令人心生感慨,好一派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

  這就是位於紅光村的九台區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示範園區。2009年,紅光村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引進林江農業公司,建立合作社,實現水稻從播種、插秧、田間管理到收穫全程機械化。

  紅光村以專業人才做專業事,推行稻田綜合種養、水稻秸稈還田、高效施肥技術示範、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五項新技術。街道、村、企業負責人一心撲在稻米産業展覽館和示範園區建設上,迅速有效推進振興發展。

  如今,紅光村年生産優質水稻2000多噸,“水清清”牌稻米遠銷廣東、深圳等地,銷售價格從原來農民自銷的每噸5000元左右,提高到每噸萬元以上。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紅光村村民不僅享受到高品質的生活,也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發展智慧農業,離不開“人才”二字。近年來,九台區堅持把人才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大力實施能人回鄉、工商興鄉、社會助鄉“三鄉”工程,激發存量人才活力,打通增量人才路徑。廣開門路“引”,聘用“大學生村官”43人,創建“返鄉創業基地”3個,為鄉村振興提供“源頭活水”。多措並舉“育”,培訓農村實用人才50946人、技能人才12948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0人以上。不拘一格“用”,選派58名年輕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到農村廣闊天地。

  建設高標準農田32.8萬畝、在紅光村建成智慧農業大廳、實施人才振興戰略……九台正朝著全省領先的智慧農業創新發展試驗田闊步前行。

  以文為魂

  文化涵養變“鄉土”為“鄉韻”

  加大村屯環境綠化美化程度,成立志願服務隊,進行常態化的宣傳教育活動……在清水村,産業發展如火如荼,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對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為了讓村民們既“富口袋”,又“富精神”,街村兩級班子整合和借助多方資源,謀劃打造出一系列高品質、有特色、多樣化的精神文化産品,從鄉村治理、村屯面貌和村民精神風貌多個方面實現全面提升,使清水村成為省級“德治示範村”。

  美麗鄉村離不開文明新風引領。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近年來,九台從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出發,堅持文化潤農,涵養精神,用“仁愛友善、恬淡務實、堅韌擔當、協作創新”的九台精神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變“鄉土”為“鄉韻”。

  形成“領、幫、引、帶、聚、融、推、享”八字工作法,構建“農村+城市”“集中+分散”“線上+線下”“固定+流動”的文明實踐大格局,推動文明實踐工作到村、入戶、見人、走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九台以“先行先試、開路先鋒”的姿態,推出切合區域發展實際的工作方法,培樹了卡倫湖、馬鞍山、清水等文明實踐典型,打造了善滿家園扶貧助殘、八台嶺國際彩墨畫等文明實踐基地,統籌起全區448支志願服務隊伍,投身於“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城市亂象集中整治”等攻堅戰役中,推動文明實踐活動不斷深入,通過“以學明德、以文化德、以創揚德、以行潤德、以賢帶德、以親養德、以規立德”七德路徑,建設清水德治示範村,帶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讓文明實踐之花開遍九台大地。

  堅持文化惠民,大力推動文化下鄉,辦好全民藝術節和農民(市民)文化節,讓百姓生活絢爛多姿;堅持文旅融合,以村史館、博物館為載體,豐富馬鞍山鄉村旅遊、清水苗木觀光旅遊內涵,打造美麗庭院6000個,真正讓一座座美麗庭院,承載一縷縷鄉愁鄉韻。

  以綠為美

  農村環境變“田野”為“田園”

  平坦整潔的村路兩旁,各種高低錯落的樹木綠意盎然、姿態各異,精緻的景觀小品點綴在綠樹鮮花間……行走在九台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滿眼好風景。

  這個以清澈泉水為名的鄉村,近年來,乘上鄉村振興戰略的快車,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依託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重點打造苗木花卉特色産業,突出發展鄉村旅遊産業,全力實施精準脫貧工程,著力推進産業融合發展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全力打造集農旅觀光、休閒養生、生態宜居、産業興旺為一體的美麗鄉村。

  2017年,清水村創辦了金色家園種植專業合作社,整合村裏土地105.4公頃,建設苗木産業集中園區。“金色家園”成立至今,帶動當地以及周邊農民就業5萬餘人次,創收500余萬元。借助“北方苗木花卉之鄉”的品牌影響力,依託“金色家園”,清水村加快苗木花卉産業與旅遊産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遊農家景、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的“休閒農家樂”鄉村旅遊,培育開發田園採摘、賞荷垂釣、農田認種、農居租住等各類形式的農趣體驗産品,探索出一條“龍頭企業領著集體經濟發展、集體領著庭院經濟發展,打造服務平臺、孵化平臺和行銷平臺的“雙領多平臺”産業發展模式,實現鎮域産業創富。

  不僅是清水村,九台在全域範圍內堅持把生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擦亮生態本底,推動綠色發展,變“田野”為“田園”。讓青山更青,關停域內34家採石場,推動綠色礦山建設,深入“綠滿九台”行動,2019年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單位;讓碧水更凈,全面落實河長制,推進小南河綜合整治,真正讓水清岸綠、河暢景美;讓藍天更藍,秸稈“五化”利用率達76%,受到國務院大督查獎勵。持續的生態保護,九台已經成為長春生態後花園、長吉度假休閒地。

  以民為重

  基層組織變“盼富”為“領富”

  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組織振興。鄉村振興是一個歷史過程,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以黨的建設為根本,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披荊斬棘、夙興夜寐、久久為功。

  “我們把馬鞍山村作為農村黨建的試驗田,全面推行‘建強一支隊伍、壓實一個責任、謀劃一條出路、發展一個産業、幸福一個村莊’的‘五個一’舉措,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任務落地。”採訪中,九台區相關負責人説。

  如今,馬鞍山村的“五個一”舉措已經頗見成效:抓隊伍,堅持把有項目、會帶富、公道正派的黨員能人選進村班子,目前,全村村幹部人人有項目、能帶富,項目黨員達23人;壓責任,對馬鞍山村重點落實創業責任,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打牢基礎;謀出路,自2016年逐步轉變發展思路以來,馬鞍山村依託綠水青山發展文旅産業,同時,全力推進露天採石場綜合整治暨綠色礦山建設;強産業,馬鞍山村引進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帶動周邊村組團發展,引進羊村農家樂、遊客服務中心等項目,帶動村民共發展、共幸福。充分挖掘馬鞍山村紅色資源,建立長春市九台革命紀念館,在傳承教化中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形成馬鞍山村特色黨建品牌。

  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鄉村振興蹄疾步穩。馬鞍山村的蛻變,恰恰折射出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從中更能管窺九台區把黨建作為鄉村振興重要統領的工作局面。

  近年來,九台區建立了“1+3”制度體系,使黨建制度更加健全。“三鏈一核”抓組織,把支部建在生産鏈、銷售鏈和服務鏈上,實現黨員有“家”。“三位一體”抓隊伍,實施人才興業、黨員先鋒、書記領航工程,確保幹部有“責”。“三個統一”抓村部,打造一個新地標、融入一個村史館、建設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動鄉村有“樣”。“三治融合”抓管理,圍繞“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引領群眾有“夢”。“三創模式”抓項目,探索創新土地改革推進、龍頭企業聯村帶鄉、村集體置業等三种經濟發展模式,做到集體有“産”。切實有效的黨建制度讓九台實現了“自身硬、幫帶強、雙提升”的效果,引領鄉村振興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希望播種在廣袤田間,新動能孕育在美麗村落。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九台上下正凝聚磅薄力量,激蕩發展豪情,著力打造“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高品質鄉村振興示範地,挺進全面小康,譜寫壯闊美麗的九台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撰稿:孫紅麗 圖片由長春市九台區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