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長春:文旅融合“玩”出人氣與活力
2020-08-03 09:25:06來源:長春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文旅融合“玩”出人氣與活力

長春:文旅融合“玩”出人氣與活力

  “這有山”裏人氣旺。

長春:文旅融合“玩”出人氣與活力

  一場“願有前程可奔赴,亦有青春可回首”的畢業季“穿越”活動,又打造出一個網紅打卡地。

長春:文旅融合“玩”出人氣與活力

  “這有山”為長春引進了一甸絲路等品牌。本組攝影 畢馨月

  長春日報8月3日訊(記者 畢馨月):“在‘這有山’玩呢!”1日下午,電話這端的夏春雨剛剛參與了“這有山”全新策劃的“願有前程可奔赴,亦有青春可回首”畢業季活動,她禁不住第一時間打電話與朋友分享。當日,許多人來到這間被還原的“教室”,書寫“隨堂測試”,並領取到獎品——一條紅領巾。“玩得太開心了!答完卷再到‘寢室’裏轉轉,我找回了久違的校園時光。”小夏高興地説。

  當初摒棄與傳統商業同質化的服飾、化粧品等零售品類,“這有山”意在打造適合在3個小時至一天時間內“遊玩”的城市文旅項目。不靠“打折”“抽獎”“贈券”,一個“玩”字,成了聚人氣的法寶,刺激著城市文旅消費。

  A

  邊逛邊體驗 文旅消費更愉悅

  説起前段時間在“這有山”舉辦的致家駒主題演唱會,清流樂隊主唱用“炸”字來形容當天的火爆場面。免費為年輕音樂人提供演出場所,免費請市民聽演唱會,還贈送T恤……一切都是免費的,聽起來像個賠本買賣,但這場演出卻既穩又準地派生出文化附加值——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有山”大廳每天都有免費音樂可聽,人們奔著文旅項目而來,又在享受休閒生活的不經意間拉動著消費。“文旅融合不能做成‘標題黨’,想讓長春消費的文旅味兒更濃,吸引人的‘利器’不是升級傳統購物氛圍,而是用心為人們打造‘休閒’空間。”長春這有山文旅商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呂興彥告訴記者,自3月19日復工後,“這有山”抓住休閒體驗主線的構想更加清晰了。

  對此,長春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王明昊認為:“人們身處購物中心,潛意識裏的目標就是購物。但在文旅場景中,人們的消費意願卻往往是無意識的,這種因休閒而促進的消費,更能帶給人們愉悅感。”

  B

  潤物細無聲 規避“商業味兒”

  旅遊景區經常被吐槽“商業味兒太濃”,於是,“這有山”在近一年的摸索前行中,儘量為這個現代山丘式景區小鎮規避商業氛圍。不以商業購物為主打,並不意味著不食人間煙火,反而,這裡充滿了煙火氣。

  得知“這有山”打造了“教室”和“寢室”,“70後”“80後”客群趕來致青春;在“春賞油菜花,夏觀葵花景”文旅活動中,5萬餘支向日葵打造的花海又催生了一個網紅打卡地……不間斷策劃文旅活動,使人們始終對“下一次”充滿期待。市民宋已峰告訴記者,他和朋友們幾乎每個週末都會來“這有山”玩,因為這裡總在上演“有趣的活動”。呂興彥説,看似公益性的文旅活動,恰恰遵循的是商業底層邏輯。“在任何一個旅遊景點或商場,只要有了客流,做生意是順理成章的事,但不能急功近利地用商業行為影響顧客對項目的認可。”幾個月來,“這有山”持續打響“文旅牌”,目前日均客流量已達1.8萬人左右,週末則達2.5萬人,其中年輕人比例超過85%,客流量已穩步恢復到疫情前的80%左右。

  C

  增強體驗感 讓旅遊在此“閉環”

  將上海田子坊式的街市體驗感移植到蜿蜒而上的“山”裏,喝咖啡、逛書吧、做手工,流連在甜品店、雜貨店、小酒館,這些休閒業態對年輕消費群體極具吸引力,也將人們邊逛、邊吃、邊體驗的想像發揮得淋漓盡致。

  記者注意到,在“這有山”,有以餐飲、酒吧、文創等為賣點的文旅融合業態,也有可供遊客休憩的客棧山舍等酒店住宿業態,“我們要打造的就是旅遊體驗的閉環。”呂興彥告訴記者,為了讓這個“旅遊閉環”更具實力,復工後的“這有山”在業態上進行了新一輪洗牌,有20%業績不佳或出現同質化的項目被淘汰出局。“無論是專門來各類景點前拍照打卡的遊客,還是樂不思蜀的食客,或是熱愛文創産品的粉絲,只要來到‘這有山’,就得保證他們沉浸在短途度假或遊玩的歡樂狀態中。”呂興彥帶記者來到一家新開業的日本ZAKUZAKU甜品店,門口時常排起長龍。“我們在去上海等地考察時發現,這個項目非常受年輕人追捧,品牌方也相中了‘這有山’的格調,我們一拍即合!”於是,又一家“網紅店”進入長春,也吸引了大批美食愛好者和網紅打卡者進“山”。“經過幾輪洗牌後,‘這有山’會成為更加完整的文旅項目,也將進一步拉動長春人的文旅消費。”呂興彥堅定地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