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吉林松花江養蟥人
2020-08-04 09:43:48來源:長春晚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松花江 養蟥人

吉林松花江養蟥人

 船靠岸收網

吉林松花江養蟥人

一網下去,撈上來不少

吉林松花江養蟥人

小船上挂滿了網

吉林松花江養蟥人

準備下網

吉林松花江養蟥人

打撈螞蟥需要穿上防護的衣服

吉林松花江養蟥人

成堆的螞蟥看起來嚇人,其實是“軟黃金”

  水蛭,俗稱螞蟥,一提起這軟乎乎的生物,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吸血蟲”,很多人覺得噁心。但在張萬祺的眼裏,一條條水蛭成了致富的“軟黃金”。

  近日,記者來到吉林市雙吉松花江大橋附近螞蟥捕撈現場,張萬祺的水蛭養殖水面靜悄悄的,細瞧之下才發現岸邊趴著一片片褐黃色的蠕動“樹葉”。老張下到水裏,拿網一抄,扒開底泥露出四五條肥壯的水蛭,大的有10釐米長。“等到10月中旬就可以集中起捕,曬乾賣錢了。”老張笑著説。

  57歲的張萬祺20多年前開始承包水塘養魚,後來市場行情不好,辛苦一年掙不了幾個錢,老張有點心灰意冷。10年前,他在電視中看到介紹水蛭養殖的節目,又了解到價格不錯,於是他成了吉林地區水蛭養殖第一人。

  在水蛭養殖這個冷門行當,現成教材很少,基本靠自己一點點琢磨。其間,老張也經歷了不少曲折。養殖頭一年,正要迎來收穫期,正好趕上百年不遇的洪水,松花江洪水氾濫,大水漫堤,水蛭四散而逃,老張損失大半;第二年,老張擴大了養殖面積,但又碰到了一樁頭痛事:“白鷺從天而降,在江面上大快朵頤”。“怎麼趕都沒有用,放鞭炮也沒用,最後只好把整個養殖塘用網罩起來,才絕了鳥患”。老張説,最讓他心煩的是,水蛭喜歡鑽洞,養大後要一條條地抓,實在不容易。經過多次試驗,他用塑膠布粘著淤泥混雜在一起,一來給水蛭遮光,二來可當作起捕的“網”,把成串塑膠布一提,水蛭盡在囊中,效率大大提高。

  現在,老張又有了新打算,外地已有水蛭和泥鰍混養成功的例子,“我也想試一試,再添一條增收路。”(長春晚報記者 王強 文/ 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