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為産業注入智慧元素 長春經開片區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
2020-09-11 09:22:08來源:長春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為産業注入智慧元素 經開片區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

為産業注入智慧元素 長春經開片區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

長春興隆綜保區雙創總部基地

為産業注入智慧元素 長春經開片區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

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經開片區)産業園區分佈示意圖

  “四大板塊”藍圖承載著長春高品質發展夢想,而高品質發展需要高科技支撐。在高品質發展大潮中,作為“四大板塊”重要組成部分的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經開片區),科技創新勇當先鋒,實驗室、研發中心、科研院所、孵化基地、田間地頭……都是科技創新的主場,都是科研人員的陣地。科技創新正成為經開片區打造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動力,其全面打造高端製造業集聚區、新興産業發展先導區的腳步也更加鏗鏘有力。

  其中,經開區充分發揮國家級開發區龍頭帶動作用,科技成果轉化亮點頻頻,智慧農業、機器人、生物醫藥……涌動著創新發展的澎湃激情。

  鏡頭

  好項目讓傳統農業變“聰明”

  談到科技創新成果,吉林省中農陽光數據有限公司可以説是名聲在外。該公司是“院士長春創業園”引進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由中國科學院王會軍院士領銜北大系經營管理團隊創立,專注于農業農村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圍繞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提供智慧農險、智慧農業和智慧鄉村服務。該公司研發的中農陽光數聯網·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項目不僅在吉林省全面推廣,還在北京、遼寧、海南、陜西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並收穫了青海等地的訂單。

  通過田間地頭的遠程監測設備,農民坐在家裏就可以了解田裏的水位和農作物生長情況;遇到病蟲害方面的問題,可遠程視頻諮詢農技專家;收穫的農産品,可以通過網絡展示成長的過程,讓消費者放心;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還填補了氣象高密度村級監測、中國鄉村影像監測的國內空白,極大提升了土地和災害的精細化監測能力……近日,在經開區科創廣場,中農陽光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巴威”、“美莎克”颱風到來的第一時間,他們通過該平台啟動了“農災之眼”服務,利用“星、空、氣、視、地”一體化技術,對農業災情進行全天候、全場景、實時動態監測,次日就形成農業災情監測及評估報告。

  在中農陽光數聯網·智慧鄉村數據接收處理中心,一塊大螢幕映入眼簾。螢幕上,一座座鄉村平房近在眼前,畫面非常清晰。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頁面上除了顯示圖片動態監測、視頻動態監測等畫面外,通過設備反饋的數據,還能實時查看當地的土壤、溫度、濕度、風速等信息。

  “螢幕上顯示的只是我們項目所展現的部分功能。”中農陽光董事長趙明表示,該項目還有農田動態監測、農業氣象服務、農業災害監測、農産品溯源監測等功能選項。以往,農村數據採集成本高,並且因為供電難、傳輸難、資源難、維護難,互聯網普及存在困難,但通過“星、空、氣、視、地”五位一體數聯網和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可以解決這些難題。

  數聯網·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項目是由中農陽光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普華永道(中國)合作共同開展的,提供農業農村信息化服務。該項目發揮中農陽光的智慧城鄉技術與應用服務優勢,將衛星遙感、視頻監控、氣象監測、無人機航拍、地面傳感五大數據融合應用,結合各省、市、縣農業産業與鄉村治理特色,量身定制集數據採集、分析、應用於一體的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對監管區域全天候、全過程、全覆蓋的智慧化識別與監測,並具有全場景、多領域“一網多用”的綜合服務能力。

  “目前,中農陽光已為2個直轄市、13個省(區)、125個縣、200萬農戶的農田提供服務。我們預計3年監測範圍將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耕地農田。”趙明説。

  發展

  讓創新主體動起來

  不僅在農業,經開片區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主體動起來,科技創新的脈動處處可見。

  總投3.3億元、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的大口徑空間光學載荷綜合環模試驗平臺項目進展迅速,將於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該項目是我國下一代大口徑光學載荷研發、後續技術探索最為關鍵的技術創新和基礎保障平臺。項目建成後,將帶動我國空間光學領域和東北地區遙感衛星産業快速發展。

  在興隆綜保區,一座高近120米的“雙子塔樓”建築——長春興隆綜保區雙創總部基地正在崛起,建成後將成為長春開展經貿合作的前沿陣地、投資密集區和科技蓬勃發展的先行區。

  吉林省摩西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於今年1月中旬正式落戶興隆綜保區,這是一家集研究、生産、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物聯網科技創新型公司,研發領域涉及物聯網技術結合智慧園區、燈光節能、樓體亮化及智慧醫療等方面,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産權。“智慧輸液看護儀是我們新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具有滴速控制、藥水加熱、無藥報警、自動止流、異常提醒、輔助充電等功能,極大地提升了輸液體驗,填補了病患輸液服務的市場空白。”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説。

  經開區的科創廣場更是加速集聚創新資源。上半年,科創廣場運營良好,目前在孵企業48戶,儲備優質待落位項目26個。在這裡,“院士長春創業園”發揮“築巢引鳳”功能,院士團隊項目獲得行業和市場認可,培育成果逐漸成熟,王立軍院士團隊固態鐳射雷達項目、張洪傑院士團隊高性能稀土著色劑産品項目、姜會林院士團隊無線鐳射通信系列化産品項目和王作斌教授納米操作平臺項目等多個院士項目今年産值有望突破1.2億元。

  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的背後,是經開區堅持創新的厚積薄發。

  服務

  完善創新生態

  産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創新是産業發展的動力之源。只有打造完善的創新生態體系,才能有效推動産業升級。

  為此,經開區不斷優化服務,營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為創業創新保駕護航。

  落戶科創廣場的中農陽光快速成長。在一年多的時間裏,中農陽光便吸納了眾多人才,且多數為返鄉人才。如今,公司已組建起了一支院士領銜北京大學遙感、氣象、計算機、人工智能、保險、金融等領域專家為主的經營管理團隊。

  “優質的發展環境讓這裡充滿吸引力,所以王會軍院士就將全國唯一一個工作站落戶在經開區。”據中農陽光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解決員工住宿問題,經開區主動幫助落實、解決,提供了擁有優質環境和服務的人才公寓供其住宿。目前,已有100人入住經開區人才公寓。在企業看來,經開區就像企業從創業到成長過程中的“護航使者”。“經開區不僅幫助我們解決了員工的住宿問題,還幫我們對接業內優秀的律師事務所和專家,提供相關事務援助和政策解讀等高配服務。在這裡發展,我們信心充足!”該負責人説。

  像這樣的助企服務,在經開片區還有很多。

  建設經開片區,意味著率先在長春城市東部打造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對迎接新一輪東北振興、引領帶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戰略意義。而營商環境又是一個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打造營商環境,經開片區提出了一個很高的標準——國際一流。什麼才是“一流營商環境”?不能空口説白話,要有具體標準,要有參照物。目前,整個經開片區是省內營商環境高地,在《2019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報告》中排名第16位,營商環境已經成為區域發展的金字招牌。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這就需要在制定市場規則上對標國際慣例、國際規則、國際標準,就需要在確立方向上對標當前國際一流城市的理念與做法,作為學習的榜樣與追趕的目標。

  經開片區一手提升配套能力,不斷完善道路、污水、供水、燃氣、供熱等管網建設;一手保障土地供給,保障産業項目承接空間充足;同時,不斷優化服務理念,把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作為最大的競爭力和軟實力。

  以經開區為例,如堅持做到誠信履約,惠企政策絕不打折;堅持以項目為中心,實施“容缺審批、審批上門、企業零次跑、審批件立等可取、不見面審批”等新舉措,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堅持打造“親清”政商關係,通過“企業服務日”“首席服務專員”等活動載體,對企業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打造政策洼地,長春市圍繞“四大板塊”主導産業,正在制定出臺産業支持政策,在財政投入、投資獎勵、項目補助、人才引進等多方面給予傾斜。在此基礎上,落位經開片區的企業,還將享受片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目前,經開片區正在對扶持政策修訂完善,目的就是提高政策的含金量和吸引力,給予企業最大限度扶持。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營造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服務企業家的濃厚社會氛圍,完善創新生態,打造引領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源。

  據統計,僅經開區上半年就有62戶企業申報國家高企,申報數量創歷史新高;54戶企業申報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申報數量超過該區現有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總數。經開區科技創新的支撐能力越來越強。

  “這些年來,由於我們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數量是前24年總量的5倍,‘小巨人’企業新增數量是前24年總量的8.5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累計56.4億元,年均增長43%;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實現1243.2億元,年均增長30%。”經開區相關負責人感嘆道,科技創新的直接經濟貢獻和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成效都十分顯著,也可以説彌補了經開區科技創新的短板。(撰稿 宋莉 圖片由長春經開區新聞信息中心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