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鍛造綠色轉型發展“金鑰匙”——輝南縣生態文明建設走筆
2020-10-30 09:49:08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鍛造綠色轉型發展“金鑰匙”——輝南縣生態文明建設走筆

鍛造綠色轉型發展“金鑰匙”——輝南縣生態文明建設走筆

  綠色發展,生態輝南。

鍛造綠色轉型發展“金鑰匙”——輝南縣生態文明建設走筆

  朝陽鎮濕地公園內,市民愜意地享受著生態美景。 記者 隋二龍 攝

鍛造綠色轉型發展“金鑰匙”——輝南縣生態文明建設走筆

  近兩年,輝南縣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圖為金川鎮水源地。 記者 隋二龍 攝

鍛造綠色轉型發展“金鑰匙”——輝南縣生態文明建設走筆

  秋意染油彩,魅力賦龍灣。

鍛造綠色轉型發展“金鑰匙”——輝南縣生態文明建設走筆

  輝南縣朝陽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5萬噸。 記者 隋二龍 攝

  吉林日報10月30日訊(記者 隋二龍 趙蓓蓓):連日來,穿行于輝南縣各地採訪,一個個村莊掩映在叢林中,一條條公路蜿蜒飄逸,新鮮的空氣,清澈的泉水……一幅幅生態美景躍然眼前。

  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逐年增加,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活立木蓄積量1063萬立方米……翻開輝南縣環境品質“成績單”,生態數據之言,最具説服力。

  從生態底色好,到綠色發展強,輝南縣既保持了綠水青山,又收穫了金山銀山,實現了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高品質發展並駕齊驅的良好格局。

  “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

  點燃綠色發展新引擎

  近兩年,輝南縣不斷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結合地方發展優勢,努力打造“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探索出一條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綠色轉型發展新路。

  輝南特有的土地和氣候特別適合山核桃生長,山核桃渾身是寶:核桃可以用來盤玩,核桃仁價格也很高。為此,縣委、縣政府鼓勵農民大力推廣山核桃種植,依託當地企業開發出品質優良、口味醇香的山核桃乳,讓更多農民有了增收致富的途徑。

  山核桃産業的興起只是輝南縣生態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依託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輝南縣牢固樹立生態發展理念,把綠色産業作為經濟發展支柱,堅持“工業立縣、綠色強縣、生態興縣”發展戰略,將生態發展理念融入社會經濟發展各個領域。生態産品林下參、藍莓、黑木耳、中藥材、綠色大米已具備相當規模,市場前景廣闊。

  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輝南縣境內,春賞杜鵑、夏納涼爽、秋有楓景、冬戲冰雪的生態旅遊,為輝南帶來了新的發展“錢途”。

  輝南縣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在景區附近建立了滑雪場,利用野生杜鵑花卉節、金秋旅遊節、抗聯教育培訓、冰雪節等活動大力宣傳輝南旅遊。新建成的火車主題旅館、西夾荒生態旅遊度假村等民宿度假區,極大地提升了遊客居住環境和舒適度。

  扮靚人居環境

  共建共享生態家園

  走進朝陽鎮濕地公園,河水在夕陽下泛起層層波粼,木質棧道蜿蜒曲折俯臥于水面之上,河岸兩旁來往的百姓絡繹不絕,愜意地感受著眼前的生態美景。

  朝陽湖公園內,水清瀲艷,歌聲悠揚,一群文藝愛好者聚在一起,載歌載舞,不遠處,老人們坐在石凳上閒聊、打牌……

  近年來,輝南縣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示範縣”為契機,全民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對市容環境、食品安全等幾個方面全力進行改善,組織全縣機關幹部對城區188個棄管小區的樓道進行翻新粉刷,並對小區秩序進行整治,對餐飲業油煙污染、排污問題加大整治力度,對不合格商戶堅決查處曝光,清理佔道經營、拆除違建、牌匾整治、亂搭亂建,及時清理了各類小廣告、標語、橫幅、帳篷等,城區街道乾淨了,市容整潔了,輝南人生活的家園更舒適了。

  2020年,輝南縣積極向上爭取中央資金859萬元。其中375萬元用於樣子哨鎮、杉松崗鎮、金川鎮、石道河鎮、樓街鄉等5個鄉鎮48個行政村水源地保護項目,建設水源地圍欄4285延長米、警示牌90個、重點村屯修建污水排放邊溝近3000延長米;484萬元用於石道河鎮愛林村、樣子哨鎮河北村等9個行政村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建設污水排放邊溝15000余延長米。目前這兩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預計2020年11月末通過驗收。

  “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後代和未來。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輝南縣副縣長郭曉曼的話意蘊深遠。

  於是,共建共享綠色家園成了輝南黨員幹部群眾的發展共識。

  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大力開展封山育林、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重點實施輝發河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松花江支流環境保護及綜合治理工程、輝南縣輝發河興隆江段水環境治理工程、轄區燃煤小鍋爐撤並改造工程等項重點工程。建立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體系,圍繞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環境問題,紮實開展環境執法。不斷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建設了大氣、地表水自動監測站,提升環境自動化監測水準,逐步形成了覆蓋全縣的環境監測網絡。

  水面寬了,濕地多了,河水清了,岸邊綠了。

  改善後的生態環境讓輝南百姓獲得感與日俱增。

  強化集中治理

  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位於輝南縣朝陽鎮東鳳街道的污水處理廠,隆隆的機器聲不絕於耳,鼓風、脫泥和脫水機房緊張運行。

  隨行的污水處理廠技術副廠長李學強告訴記者,污水處理廠實行半自動化生産模式,日處理能力達5萬噸,工人們每隔兩小時便會對設備進行巡視,確保機器正常運轉。

  今年以來,輝南縣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吉林省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採取有效措施,治煤煙、減廢氣、降揚塵、限排放,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繼續加強區域集中供熱工程建設。完善供熱管網,增容熱源負荷,城區新建兩座高溫水供熱鍋爐房淘汰燃煤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採取“煤改氣”“煤改電”“煤改生物質”等方式,取締、改造建成區內供暖、生産用燃煤小鍋爐65台套。加強秸稈粉碎還田、飼料加工、生産生物質燃料、生産農業有機肥等農業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減輕農戶焚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污染。推進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商品化綜合利用。近兩年基本杜絕了露天焚燒秸稈等農作物廢棄物現象,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以上,基本形成秸稈還田和多元利用格局。做好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機動車三級監管平臺的聯網建設,通過信息平臺每日向省生態環境廳報送信息。按照省廳《進一步推進淘汰黃標車工作意見》,公安、環保、商務將協調動作,淘汰黃標車1983輛。籌措資金200余萬元新建空氣自動監測站1個,將原有空氣自動監測站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監測PM2.5的目標。

  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認真落實水污染防治計劃,分年度制定重點工作任務,突出階段性工作重點,明確開發區、各鄉鎮(街)及相關部門責任。

  建立水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通過政府網站對飲用水水質進行公開。

  加快污水處理廠以及管網配套建設,提標規模2.5萬t/d,將原有處理能力1級B標準提高到了1級A標準。

  開展了小椅山水庫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改善了小椅山水庫生態環境品質,實施生態恢復,種植蘆葦等水生植物,涵養水源,水源水質得到了有力保護和改善;提高水庫防護排水標準,全面提高流域的安全度、舒適度、富裕度和文明度,保障了流域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飲用水源保護,保障飲水安全,對取水口周圍河道清淤,建設生態溝渠、生態護坡和生態綠化防護帶,有效改善了水源地周邊的環境,保障了飲用水安全。

  深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土壤防治工作機制,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和風險評估,推動土壤生態功能提升。實施黑土地綜合保護,強化農業和生活污染防控,保障土地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促進土壤生態系統功能得到進一步修復。

  構建保障機制

  鐵腕鑄就生態安全

  輝南縣積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機制,多方籌措抓資金、執法防治抓重點、考核監管抓問責,下狠招、動真格、出重拳,用鐵腕鑄就生態安全。

  建立生態建設投入機制。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將生態建設列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持續加大投入。5年累計投入生態保護和建設資金超過10億元,確保了生態建設穩步推進。

  建立生態環境監管機制。建立全覆蓋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在全縣11個鄉鎮成立了生態環境保護站,8個街道、143個行政村配備生態監督員151名。

  建立生態建設考核機制。出臺《輝南縣績效考核辦法》(生態環保工作佔比20%)《輝南縣鄉鎮領導幹部環境保護工作實績考核辦法》,將生態建設工作納入各鄉鎮、各部門年度綜合考評,對成功創建生態鄉鎮、村的給予獎勵;對完不成任務,影響生態建設工作的單位和部門,實行“一票否決”。

  建立全民參與機制。實行公眾參與制度,分別組織黨政領導、企業法人、幹部職工、教師開展生態知識、綠色社區建設、綠色學校建設培訓以及環保産業從業人員專題培訓;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在主流媒體開設環境保護專版、專欄,宣傳生態建設,在全縣範圍內設置一批生態建設公益廣告;創新宣傳形式,開展了“生態文明從乾淨人家美麗庭院做起”“保護生態環境爭做文明縣民”等一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廣大居民養成環保的行為習慣。

  人人為環境,環境為人人,環境保護工作只有在全民的廣泛參與、支持和監督下,才有強大的生命力。

  輝南縣通過全民參與環保,不僅有效促進了創建進程,也極大提升了全縣人民的生態文明意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