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編纂民法典,照耀人心照亮法治進程
2020-05-24 09:01:2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彭思敏

  “聚萬眾智慧,成偉大法典。”連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最熱的話題之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關於民法典草案説明時指出,編纂民法典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和“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分為七編和附則,共84章、1260條,是迄今為止我國條文數最多的一部法律。從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從婚姻家庭到生産生活,從物權、繼承到合同、侵權責任……無一不涵納在內,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故此,編纂民法典、審議民法典受到公眾關注是應有之義。

  “法者,治之端也。”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毋庸贅言,編纂民法典,對於更好地維護人民權益,不斷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均有重要意義。而今天我們關注民法典,除了關注民法典內容,還應關注民法典在我國法治進程的巨大意義。

  眾所週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突出位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從此,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成為時代強音,也是舉國上下的共識和行動。

  “加強市場法律制度建設,編纂民法典”正是此次全會明確提出的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的一項內容。編纂民法典之所以重要,就在於依法保障公民權利,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可更好地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産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更好地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同時,還能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障人權意識,健全公民權利救濟渠道和方式。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新的歷史方位。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我們國家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隨著法律不斷健全,我們更有信心也更有能力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

  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隨著法治日益進步,改革也更有保障。就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以立法高品質發展保障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用法治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比如編纂民法典,就能更有力地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民法典草案正在審議之中,當獲得審議通過,貼地而行,將成為新時代保護人民民事權利的好法典,併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王石川 國際在線特約評論員)

標簽:管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