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中國市場潛力挖掘得越多 全球獲得的機遇越大
2021-03-09 18:40:5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雙循環”——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熱詞。自去年5月以來,中國高層多次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今年中國兩會期間,“雙循環”再次被熱議。

  不過,外界對此仍有誤讀,比如擔憂中國是否會繼續堅持開放、構建強大國內市場是否會擠壓外商投資的空間等等。類似這樣的疑慮,顯然對“雙循環”之間的關係理解有誤。它們不是封閉獨立的,更不是二元對立的,而是相互需要、相互成就。

  在提請審議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再次被強調。這意味著,中國將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給全球帶來一個提質擴容的“世界市場”。

  從事諮詢行業多年的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亞太高級副總裁蔣穎分析説,中國擁有全球增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潛力巨大的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將增加對全球高品質産品、技術、服務的需求。

  特別是未來五年,中國政府對教育、就業、醫療保障、養老等領域做了全面規劃,想方設法“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為的就是讓民眾離嚮往中的美好生活越來越近。生活好了,錢袋子鼓起來了,消費市場的潛力也將不斷釋放。德勤預計中國將在203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對國際投資者而言,中國市場的潛力挖掘得越多,獲得的機遇自然也就越多。

  此外,新發展格局之下,中國計劃建成的是一個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暢通,能夠實現供求動態均衡、形成良性循環的國民經濟。這將給國際投資和貿易提供更多便利,為企業降低成本。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在接受《國際銳評》採訪時表示,中國在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過程中,需要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這將給外資企業提供更多分享中國市場和參與建設的機會。

  同時,一個更加健康順暢的國內市場,還將幫助中國打造更加完備的産業鏈、更加完善的制度環境和更加活躍的跨國區間合作,助力“世界工廠”轉型升級,為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提供更好的産品和服務。

  可見,中國建設強大國內市場與持續擴大開放之間並不矛盾,而是相互促進。過去四十多年,中國從改革開放中受益良多,深知要實現更高品質的發展,就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更加密切同世界經濟的聯繫與互動。

  正因此,即便是在疫情肆虐、全球投資低迷的2020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逆勢增長了6.2%,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進入2021年,中國外貿回升的勢頭延續。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出口表現遠超市場預期,出口增速創下自1995年以來的新高。這些成績都與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分不開。

  外界注意到,兩會期間,提請審議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開放”是個高頻詞。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的數十年裏,“開放”在中國政府工作和發展規劃中從未缺席。對於中國而言,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至於那些關於“雙循環”會否影響外商投資之類的疑慮,正如顧學明所言——“完全不必擔心”。(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