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改變山東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突破口,著力提升創新能力,推動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為中國發展貢獻“山東智慧”。
因為傳統産業比重大,重工業和大企業多,山東一直有著“大象經濟”的稱號。這些産業為山東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多年積累的矛盾也凸顯出來。
“山東經濟主要面臨著過度依賴低端製造業、過度依賴資源能源消耗、過度依賴勞動力低價競爭優勢、過度依賴傳統市場包括出口市場、過度依賴原有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山東省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寧認為。
破解“五個過度依賴”,轉換發展動能,創新驅動是根本出路。靠整合國內外創新資源,煙台中集來福士集團研製的“藍鯨一號”鑽井平臺,無論作業水深,還是鑽井深度都是世界之最。今年6月12日,在12級颱風的襲擊下,“藍鯨一號”依然沒有中斷南海可燃冰的試採,助力中國在海域可燃冰開發上領跑全球。
中集來福士藍鯨一號項目技術經理于江濤説:“可以確保它在15級颶風下安穩生存,海上鑽井平臺是一個國家‘流動的國土’,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實力的重要體現。”
這五年,像中集來福士這樣的創新成果,越來越多的成為國之重器。從神州飛天、蛟龍探海、大飛機首飛,到復興號列車、國産高端伺服器、量子通訊網,處處都有山東企業的身影。
這五年,山東對創新的投入逐年增長。2016年,每生産100塊錢的産值,就有2.33元投入到科技研發中,比全國平均水準高0.23元。而每3塊錢的山東工業産值中,就有1塊錢來源於高新技術産業。全省企業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就有17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6家,數量均居各省市首位。同時,山東有近39萬名科技人員,如何讓他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山東的辦法是,放權、鬆綁。
前不久,山東理工大學的畢玉遂團隊研發出一種不含氯和氟利昂的綠色新型發泡劑,被國家知識産權局認為是一個革命性的、顛覆性的發明。這一發明的許可使用權賣出了20年5億元的天價。按照山東科技體制改革新政的規定,4億元將歸畢玉遂團隊支配。
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畢玉遂説:“這樣的力度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以前,我們的很多成果,都是評完職稱、報完獎以後就鎖在櫃子裏了,通過股權激勵的政策,科研人員的轉化意識明顯增強了。”
“放權鬆綁”讓科技人才走進市場,也讓科研機構向社會創新力量敞開大門。五年間,先後有12萬人次的海外專家來山東創新創業。今年6月份,山東又完成了首批25家省屬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取消用編進人審批,職稱評審實行“自主評價”。
山東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處處長王洪國説:“在經費支持上,改變了原來項目申報、評審、立項的方式,轉向對人才、平臺的持續穩定支持,在經費管理上,打破了原來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局限。”
機制體制創新,激發的是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創新活力,而區域性創新戰略的實施,著眼的則是謀一子而帶全局。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一年多來,通過跨區域、跨産業、跨組織的産業鏈條、創新鏈條整合,示範區內6家國家高新區以佔全省0.8%的土地,貢獻了全省6%的生産總值。
當前,山東正處在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的關鍵時期,站在了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的新起點。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面實施的今天,山東邁向創新型省份的集結號已經吹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