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慧”農服務更惠農

2020-10-22 10:57:44|來源:大眾日報|責編:馮鈺穎

  “如今,會玩手機,就會種菜。”説這話的是淄博市臨淄區皇城鎮錫臘村菜農耿汝昌。53歲的他已經三十多年沒和土地打過交道,是個種菜的“門外漢”,2017年開始投資建了三個高溫大棚。

  才幹了三年多,就敢自稱會種菜?10月14日,記者採訪耿汝昌,細聊下來,發現他沒説大話。前兩年他確實不會種,也沒掙到錢。去年底,他加入了山東思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的合作社,對大棚進行了智慧化改造,慢慢學到了“慧”種菜的方法。

  “只要打開手機上的‘齊稷通’APP,就能看到大棚各種數據,比如二氧化碳濃度、空氣溫濕度等。以前最麻煩的放風環節,現在只用設置好溫度範圍,自動放風機就可完成。”耿汝昌説。

  標準化生産、全過程服務、信息化支撐,是思遠農業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核心特徵。近日,農業農村部發佈《關於推介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的通知》,思遠農業以標準化生産服務實現設施農業多重效益的做法入選。總經理白京波介紹,經過多年摸索,公司開發了“齊稷通”APP,蔬菜種植的關鍵數據通過感測器傳到大數據中心監控中心端,實現智慧傳感和智慧控制設備的實時監測、數據獲取,指導農業生産。“每一項監測都有建議範圍,數據超出了,就會向種植戶發出相應操作提示。”

  “蔬菜最怕病蟲害。以前自己不懂,生了病蟲害就趕緊拿著葉子挨個藥店去問,然後把藥打上,還不一定對症。”耿汝昌説,現在,手機拍照上傳到思遠農業的“農保姆”APP上,客服很快就會回復、指導,附近的技術人員也很快能到位。

  10月13日,耿汝昌的西葫首次開摘,只摘了半邊就摘了46桶900多斤。本村與他同一天栽苗、同一天開摘的好友,棚裏還多栽了800棵苗,但朋友尋遍全棚也才摘了8桶。

  “這些年我們發現建棚最‘猛’的多是不會種棚的人,公司社會化標準服務恰好滿足了需求,讓像耿汝昌這樣的‘門外漢’能種菜、‘慧’種菜。”白京波説,現在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品種變化很大,老經驗與現代種植有些脫節,即使是種菜的“老把式”也需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技術的發展與市場的要求。數據顯示,通過實施數字農業,入社社員每畝農藥、化肥、用工等減少15%-30%,産量增加20%-50%,畝均增收1萬元。

  數字農業是新生事物,普通農戶接受需要一定時間,而且智慧化改造、新式大棚的投資也讓人不敢輕易嘗試。

  在商河縣玉皇廟鎮玉港現代農業産業園,建一個標準化大棚需要31萬元,三年回本。為吸引種植戶參與,當地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建設標準化大棚,目前已建成48個。種植戶可以租種或參與管理,享受園區統一的種植技術、品牌運營、市場銷售的服務。玉皇廟鎮史家莊村村民史文洪從一家企業手中租種了兩個新式標準化大棚,每年租金1萬多元,現在第一茬辣椒已經種上。

  新生事物發展離不開典型示範的引領帶動。“部分標準化棚建造時,政府補貼2萬元進行了智慧化改造,發揮這些棚的示範帶動作用。等到群眾真正意識到數字農業優勢時,智慧化改造再向其他拓展。”玉皇廟鎮副鎮長肖博説。

  作為智慧農業發展的先行者,壽光如今已實現了由“産品輸出”到“技術輸出”再到“模式整體輸出”的飛躍。由壽光恒蔬無疆農業發展集團創建的利津縣智聯農創工場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其採用“國資平臺+運營商+創服機構+産業工人”市場化運營模式,産生了良好的規模、品牌和示範效益。

  除了智慧化生産環節,我省在智慧化的銷售領域也迅速發展。截至今年7月,全國農産品電商銷售50強縣我省佔了10席,全國第一;全省淘寶村598個,比去年增長33%,佔全國11%。

  瞄準數字農業投資較大的問題,我省提出設立數字農業發展專項資金、數字農業示範建設項目、數字農業發展獎補機制;科學統籌使用其他政策項目資金,將數字農業建設內容列為重要組成部分,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同時,積極對接存在合作意向的社會資本力量,引導支持社會資源參與智慧農業建設。下一步,我省將重點推進數字農業標準化建設、構建數字農業發展智庫,促進科技創新研發、推進數字農業教育培訓,彌補人才短板等,讓“慧”農服務更惠農。(大眾日報記者 趙豐 劉磊)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