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日,在咸陽高新區康惠藥品生産基地項目施工現場,廠房主體已經建成,正在進行內外部裝修;物流中心設備正在進行調試,土建、安裝正在收尾;另一側,廠區道路建設有條不紊,整個施工現場一片火熱。這是咸陽高新區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保質提速的生動一幕。
2021年以來,咸陽高新區重點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優化整合後的省、市重點項目共計42個,其中新建項目19個,續建項目23個,總投資441.2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2.61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39個。
日益嶄新靚麗的咸陽高新區
鏈式思維 催化産業集群發展
在高品質發展的大潮中,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咸陽高新區通過建鏈、補鏈、強鏈等招商引資方式,實現了重大項目的落地開花。
優化整合後的咸陽高新區,重點發展“電子顯示、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産業,著力推進産業高端化、集群化發展。電子顯示産業作為咸陽市重點發展的主導産業,2020年,以8.6代線項目為核心的電子顯示産業鏈全年共計實現産值約171億元,同比上年增長49.5%。
在近期舉行的咸陽市2021年9月份重點項目開工動員會上,總投資200億元的電子顯示戰略産業集群配套項目正式開工,這是咸陽高新區繼CEC8.6代線、冠捷科技後又一重大項目,也對打造千億級電子顯示産業集群具有里程碑意義。
咸陽高新區還將全力推動秦星雷丁汽車二期項目建成投産,積極招引汽車零部件配套項目,延長産業鏈條,做大産業規模,打造500億級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與武漢光谷生物城等團隊聯合新建生物醫藥産業園,重點發展幹細胞、體外診斷試劑等生物制藥,努力形成500億級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
快字當先 厚植創新發展支撐
項目為王,效率至上。項目建設過程中,咸陽高新區高度重視,落實領導包抓責任制,圍繞項目建設,倒排工期,立足“快”字爭主動、“實”字落措施、“新”字增效率,安排專人包抓,對發現的問題逐一梳理,第一時間拿出解決方案,保障項目快速建設。
為促進咸陽高新區與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産學研一體化深度合作發展,咸陽高新區投資10.6億元建設渭河高新大橋,僅用半年時間修通了可雙車通行的便橋,咸陽高新區與西部科技創新港實現了“零距離”對接。大橋項目更是克服雨天、行洪等各種影響,嚴把工程品質,加快施工進度。
西部(咸陽)科技創業灣項目效果圖
有了橋,科技成果如何在咸陽高新區轉化?2021年4月,總投資約200億元的西部(咸陽)科技創業灣項目開工建設,項目打造集科研、辦公、住宿為一體的智慧化新型示範區,承接西部科技創新港等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轉化的核心區,建成後將有效吸引陜西省乃至西部高端人才和科研團隊,成為咸陽創新發展的新地標。
下一步,咸陽高新區將服務保障西部(咸陽)科技創業灣加快建設,力爭科研工坊、孵化器、院士工作室等平臺2022年底建成投用,在目前已有7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的基礎上,再新建30萬平方米的廠房。
産城融合 未來之城腳步不停
今秋開學季,咸陽高新存志學校迎來了第一批高中生。全新的校園環境,完善的教學硬體設施讓學生和家長眼前一亮。
2019年,作為市級重點項目,新學校正式破土動工。在建設中,咸陽高新區克服了新冠疫情對工期影響、項目單體構造複雜、材料使用及施工工藝繁雜等種種難題,按期交工。僅用兩年時間,一座高標準、現代化、有特色的海派學校,拔地而起,博雅超群。
咸陽高新存志學校
咸陽高新區對咸陽高新公園裏項目,高度重視,週密部署,組織人員趕進度、搶工期,圍繞項目工期既定目標,爭分奪秒堅持施工,力爭把天氣造成的工期影響降到最低,按照時間節點全面保證項目施工完成。
循著“民聲”惠“民生”。咸陽高新區加快民生基礎項目建設,2022年3月份前開工建設渭河堤防加固工程、星火大道西延段等主幹路網工程,以及渭河、白馬河、胭脂河、渭惠渠等自然河道建設綠廊濕地工程;同時,啟動30萬平方米商業配套建設,引進1所三甲醫院,推動夢桃學校、夢桃醫院正式運營,三年內再新建3所義務教育學校,把一項項事關民生的項目落到實處,讓咸陽高新區成産業興旺、配套齊全的現代化新城。
咸陽高新區生態之貌
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重點項目的支撐,一個區域的經濟,離不開重點項目的牽引。
以項目之進支撐發展之穩,成為咸陽高新區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發展路徑之一,熱度不降、力度不減。下一步,咸陽高新區將繼續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全面打造高品質發展引擎,久久為功,持續發力。(供稿 文/圖 咸陽高新區管委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