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2017-09-29 14:59:56  來源:新華社  編輯:李玥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9月29日,在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土主鎮團結村站的重慶鐵路口岸,首列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蘭渝專列的駕駛人員在做出發前準備。從百年前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出構想,到今日列車從黃河岸邊、黃土高坡出發,一路跨橋鑽隧、穿過千山萬水,直至長江之濱、巴渝大地。 9月29日,在歷經9年攻堅克難後,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在中國西北和西南之間畫出最近的連線。 新華社記者唐奕攝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9月29日,乘坐K4515次列車的韓晶茹(右)和丈夫廖海翔在重慶火車站候車室查看列車時刻表。韓晶茹是蘭州人,廖海翔是重慶人,韓晶茹説:“蘭渝線的全線貫通,縮短了我們回家的距離”。從百年前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出構想,到今日列車從黃河岸邊、黃土高坡出發,一路跨橋鑽隧、穿過千山萬水,直至長江之濱、巴渝大地。 9月29日,在歷經9年攻堅克難後,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在中國西北和西南之間畫出最近的連線。 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9月29日,在重慶火車站,旅客在經蘭渝鐵路運行的K4515次列車上揮手致意。從百年前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出構想,到今日列車從黃河岸邊、黃土高坡出發,一路跨橋鑽隧、穿過千山萬水,直至長江之濱、巴渝大地。 9月29日,在歷經9年攻堅克難後,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在中國西北和西南之間畫出最近的連線。 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9月29日,在重慶火車站,旅客在經蘭渝鐵路運行的K4515次列車旁拍照留念。從百年前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出構想,到今日列車從黃河岸邊、黃土高坡出發,一路跨橋鑽隧、穿過千山萬水,直至長江之濱、巴渝大地。 9月29日,在歷經9年攻堅克難後,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在中國西北和西南之間畫出最近的連線。 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9月29日,在蘭州火車站,經蘭渝鐵路運行的中新南向通道鐵海聯運快速貨物列車首發。從百年前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出構想,到今日列車從黃河岸邊、黃土高坡出發,一路跨橋鑽隧、穿過千山萬水,直至長江之濱、巴渝大地。 9月29日,在歷經9年攻堅克難後,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在中國西北和西南之間畫出最近的連線。 新華社記者范培珅攝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9月29日,在蘭州火車站,蘭渝鐵路建設者在經蘭渝鐵路運行的K4518次列車旁拍照留念。從百年前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出構想,到今日列車從黃河岸邊、黃土高坡出發,一路跨橋鑽隧、穿過千山萬水,直至長江之濱、巴渝大地。 9月29日,在歷經9年攻堅克難後,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在中國西北和西南之間畫出最近的連線。 新華社記者范培珅攝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這是在蘭渝鐵路夏官營至岷縣段拍攝的蘭渝鐵路胡麻嶺隧道(9月21日攝)。從百年前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出構想,到今日列車從黃河岸邊、黃土高坡出發,一路跨橋鑽隧、穿過千山萬水,直至長江之濱、巴渝大地。 9月29日,在歷經9年攻堅克難後,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在中國西北和西南之間畫出最近的連線。 新華社記者范培珅攝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一列旅客列車駛進蘭渝鐵路隴南站(9月19日攝)。從百年前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出構想,到今日列車從黃河岸邊、黃土高坡出發,一路跨橋鑽隧、穿過千山萬水,直至長江之濱、巴渝大地。 9月29日,在歷經9年攻堅克難後,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在中國西北和西南之間畫出最近的連線。 新華社記者范培珅攝

南北築通途——寫在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之際

  在四川省廣元市境內,一輛列車行駛在蘭渝鐵路上(9月14日攝)。從百年前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出構想,到今日列車從黃河岸邊、黃土高坡出發,一路跨橋鑽隧、穿過千山萬水,直至長江之濱、巴渝大地。 9月29日,在歷經9年攻堅克難後,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在中國西北和西南之間畫出最近的連線。 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相關新聞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