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北京七大世界文化遺産之一。攝影 馬文曉
春天的北京五彩斑斕,一列城際列車穿過花海。北京城際列車是指北京開行至其他城市的高速列車,時速達250公里。攝影 陳乾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還與周邊的天津、河北協同發展。三地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區域聯動,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在産業發展、環境建設、交通一體化等方面探索積累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為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如何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探索一條新路,為世界範圍內如何提高城市群發展品質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城市經濟發展方面,北京也邁入了一個新階段,尤其體現在對外貿易和金融方面。作為中國的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積極探索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正在建設的超大型國際航空綜合交通樞紐——北京新機場將於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新機場不僅將成為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窗口,對標世界一流自由貿易港,也將是中國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標誌之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京市內最大的城市生態公園,位於北京中軸線延長線的最北端。攝影 張岩
在金融業方面,北京將現代金融業作為發展目標,聚焦科技金融、文化創意金融、新興産業金融和綠色金融。比如北京加大力度發展天使投資,創立中關村銀行,在文化、旅遊、體育等領域打造一批文化金融品牌。此外,北京還計劃在通州區建設綠色金融示範區,探索一條獨特的金融創新發展之路;在健康、教育、養老等方面,北京將繼續加強金融供給,服務每一位市民。
目前,北京依託外資金融機構聚集的優勢,擴大金融開放,讓外資金融成為北京金融發展的新亮點。2016年,全球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在北京正式運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將亞投行建設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作為新型多邊金融機構,短短兩年內,亞投行憑著其獨立的決策過程和運行模式,吸引了84個國家的加入,參與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數達到24個,涉及12個國家,貸款總額超過42億美元,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千年的歷史積澱,深厚的文化土壤,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北京正以千鈞一髮的態勢、海納百川的胸懷迎接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