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2018·中國青海《格薩爾》史詩研究系列活動開幕

2018-08-14 09:44: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中新網湟中8月13日電(央姬卓瑪)“藍天、白雲還有草原,再聽著《格薩爾》藝人現場演唱,我也體會到了民間文學是如何應運而生的。”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黃濤表示,民間文學應該在符合其自身特點地方展演,這樣才能稱之為人民的藝術。

  13日,以“保護口頭文學,傳承史詩文明”為主題的“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2018年中國·青海《格薩爾》史詩系列活動在青海省湟中縣群加林場開幕。

  據介紹,“中國民間文學大系”是由中國民協承擔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以省市自治區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包括港澳臺地區)的行政區劃立卷。《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史詩·格薩爾·青海卷》全國示範卷本中的兩卷由青海省民協負責整理編輯,《格薩爾》因傳承方式特殊,除了以文本形式編入文庫,還將藝人們的口頭展演以數據形式納入數據庫,實現全方位編錄保護。

  “在全球化的今天,《格薩爾》這樣一個以活態傳承的特殊文學作品,它的傳承趨語境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與傳承意義有些背離了。”全國《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諾布旺丹認為,保證語境的原生態性,不僅有益於格薩爾傳承人找到氣場,更好在民間進行推廣普及,也利於研究專家們更好認識《格薩爾》。

  《格薩爾》是一部講述藏族英雄格薩爾王傳奇故事的文學巨著,囊括了藏族各個方面的發展歷程,史詩逾一百多萬詩行、兩千多萬字,超過世界五大史詩字數之和,且內容仍處增長之中。2006年,中國官方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格薩(斯)爾史詩傳l統”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青海對《格薩爾》傳承搶救工作領跑全國,不僅建立了《格薩爾》生態保護區,還在市州層面成立了格薩爾博物館、雪域格薩爾文化中心,在民間還推動了一系列文化工程。”青海省文聯黨組書記班果介紹,青海省文聯在《格薩爾》搶救方面工作目前已初見成效,發現並認定百餘位《格薩爾》説唱藝人,成立5家格薩爾説唱藝人研究基地(傳習所),活躍在民間的《格薩爾》劇團近100家。

  “小時候放牧時,最喜歡聽母親講格薩爾王的故事,特別是格薩爾和王妃森姜珠姆在草原上的佳話,成了我學《格薩爾》的原動力。”活動現場,年僅18歲的的才讓措引得眾學者關注,不僅因為她是當天最小的《格薩爾》傳承藝人,還因為她以女身扮演格薩爾王,她告訴記者,隨著學習的規範和深入,再穿上戰袍回歸草原,她已不僅僅折服於戰神格薩爾王偉大的愛情,更逐漸領會了一代王者交好四方的不易,這使她更喜歡這部作品。

  據悉,此次活動為期四天,期間還將舉行專家講座、學者論壇、成果展覽等以傳承、培訓、學術為一體的綜合性青海格薩爾文化活動,標誌著青海省“大系工程”全面啟動。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