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産業引擎助推成都鄉村振興

2018-08-30 09:46:35  來源:成都日報  編輯:李勝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品質。

  産業興,則百業興。農業産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農村發展的第一要務。作為全省“一幹多支”發展格局中的主幹,成都市堅持將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基本路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完善創新鏈、供應鏈、産業鏈、價值鏈,努力實現形態、業態、生態“三態”融合和農商文旅體“五維”聯動,發揮成都主幹作用,著力科技平臺、雙創平臺、農村金融平臺、産權交易平臺、鄉村振興學院、電商服務平臺、援藏援彝七大平臺,服務全省鄉村振興,打造成都都市現代農業新名片,為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高品質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産業引擎助推成都鄉村振興

  新津農博園內“千畝葵花海”內的大地藝術 記者 呂甲 攝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産業引擎助推成都鄉村振興

  新津農博園內“千畝葵花海”刷爆朋友圈 記者 呂甲 攝

  重塑農業經濟地理

  構建現代農業産業生態圈

  金燦燦的向日葵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迎著陣陣秋風自在盛放。這幾天,位於成都市新津縣天府農博園中的“千畝葵花海”陡然刷爆成都人的朋友圈,來自各地的遊客流連花海,陶醉於花韻。而“千畝葵花海”旁邊的“津津綠道”更是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區域界限,穿行于林盤聚落與鄉村田園間,將天府農博園核心展示區、斑竹林景區、興義場鎮串聯起來。

  “打破傳統行政區劃、城鄉體系和散亂佈局,天府農博園統一規劃129平方公里功能區將由新組建的管委會統籌整個農博園的建設。”登上高高的觀景平臺,天府農博園管委會産業發展部負責人謝留生介紹,天府農博園的範圍包括了興義、安西、方興、文井4個鎮鄉以及五津街道、新平鎮的部分區域,在建設中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區域界限。

  “雖然整體規劃尚未出臺,但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生態河渠整治、道路建設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動起來了。”眼下,位於新津興義鎮的天府農博園建設正酣,這個打破6個鎮界限的項目立志做“世界農業達沃斯小鎮”。

  重塑農業經濟地理,天府農博園圍繞“鄉村振興的中國典範、世界農博的東方品牌”發展定位,搭建四川省農業科技服務、品牌推廣、文化展示、産品銷售、資源交易五大平臺,構建“一軸一環、兩區三心”空間結構,打造“兩湖七水八濕地”水鄉形態,建設“一軸三區”天府農博島,實現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引領輻射帶動四川省鄉村振興和農業高品質發展。

  優化農業空間佈局,成都市圍繞“十字策略”和城市空間佈局,啟動編制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和分區域農業産業專項規劃,將以“西控”區域為重點,劃定332萬畝糧食生産功能區和95萬畝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到2022年,成都市將基本形成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配套、市場需求相適應、資源稟賦相匹配的現代農業區域功能佈局。

  重構城鄉空間佈局、重構要素供給體系、重構産業生態圈,同樣大手筆的探索也在崇州現代農業産業功能區得到實踐。

  夏末秋初,靜謐的榿木河濕地公園旁,一望無際的稻田正在收割,機械過處,翻起陣陣稻香。田間地頭曾經的“十萬畝優質糧油生産基地”大幅標識牌,已被建設“國家級優質糧油産業園、國家級農業公園、全國三次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奮鬥目標取代,聚焦農商文旅融合發展,培育稻田綜合種養和農村電商兩個百億産業集群、農産品冷鏈物流千億産業集群,推動“農業+互聯網”,引進實施奧科美農業大數據項目;推動“農業+文化”,引進中糧集團、藍城集團等龍頭企業,加快建設街子文化創客小鎮、城市濕地電影主題公園等5個文化創意基地;推動“農業+旅遊”,總投資602億元,開工建設隴海三郎國際旅遊度假區、天府國際慢城等104個農旅融合項目,加快推動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一個完整的現代農業産業生態圈正在成環,將有力促進城鄉功能和空間融合發展,讓功能區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成都以産業為核心支撐城市功能的空間發展戰略下,崇州正在規劃成都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産業園、成都蒲江特色水果現代農業産業園、四川農業博覽園、成都龍泉山“夢裏桃鄉”水蜜桃産業園、成都崇州優質糧油産業園、成都邛崍現代農業種業産業園為主的6大都市現代農業産業園,推動産業園高端業態加速聚集、三次産業深度融合、城鄉經濟一體發展,形成都市現代農業生態圈。到2022年,打造形成食品飲料、休閒旅遊、農産品物流、農村電商和飼料加工5個千億産業集群。

  調整優化農業結構

  引領産業轉型升級

  翠綠枝頭挂上纍纍青果,遠遠望去樹影婆娑,在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峽風景區對岸,整座龍泉山蔥蔥鬱鬱,聚峰谷油橄欖城市森林公園內,漫山遍野的油橄欖果樹長勢喜人。來到背靠龍泉山脈和沱江的淮口鎮龔家山,映入眼簾的是綠油油的油橄欖樹,正是橄欖收穫的季節,果農正穿梭在林間採摘。“油橄欖管理簡單,比種植水果巴適多了!”在淮口鎮小柏村14組,記者遇到正在打理橄欖園的村民陳永清,在這個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農看來,油橄欖滿身都是優點:耐乾旱,不疏果,用藥少!

  68歲的老陳,種過柑橘、枇杷、桃子,卻都因為龍泉山片區缺水,加上市場情況多變,收入始終上不去。如何結合自身實際,調整産業結構發展,帶動村民奔康致富成為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一大難題。

  “油橄欖自身怕濕耐旱,龍泉山充裕陽光和紫砂土也提供了適宜的土壤。”經過前期多次調研,當地引入聚峰谷公司投資20億元,在龔家片區4個村開發建設總規劃面積約3萬畝的油橄欖主題園,以油橄欖科研、育苗、種植、加工、運營全産業鏈為基礎,以鄉村旅遊為配套的一二三産業農旅融合項目,並定期組織種植戶到示範種植區參加培訓。至今已組織200余戶到示範區進行現場培訓,在小柏、龔家、望江、帽頂新栽種3000余畝,指導來源、聚峰谷、畜林等多家農業公司發展油橄欖5000余畝,有序地推動了全鎮經濟林品種的更新換代。

  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都市啟動實施了100萬畝高標準農田、100萬畝現代林産業基地、100萬畝種養循環農業、100萬畝現代化灌區和高效節水灌溉、100個農業綠色高端品牌“五個一百”建設行動,下大力氣推動農業向綠色、有機、無公害方向發展。

  “以前的龔家山,不通路、不通水、不通電,現在好了,貧瘠的土地變成了漂亮的景區。”老陳高興地説,有了當地政府的技術支持,還有企業的保底收購,每公斤8元,他家種了3畝多油橄欖,前年挂果收入1000多元,去年收入5000元,今年上萬元沒問題,再過兩年進入豐産期,收入可以接近3萬元。

  調整優化農業産業結構,是成都市強化産業帶動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成都市正不斷推動農産品深加工、都市休閒農業、農村電商、森林康養、農産品物流、綠色種養六大重點産業集約集群發展。推進農産品原料生産基地向成都市域外拓展,引導畜牧業生産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打造以新希望和通威為代表的飼料産業、以鄉村旅遊為代表的休閒旅遊産業、以郫縣豆瓣為代表的川味調味品産業、蔬果和冷鏈物流産業及農村電商5個千億規模級産業集群。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産業引擎助推成都鄉村振興

  郫都區德國班納利種子有限公司(成都)種苗繁育創新基地現代化的育種機械 記者 胡大田 攝

  走進位於郫都區的德國班納利種子有限公司(成都)種苗繁育創新基地的花卉種苗培育基地,一派綠浪翻滾、生機勃勃的景象,現代化、智慧化的工廠式育苗大棚更是我市農業産業轉型升級的一個代表。進入現代化、高科技的育苗溫室,顯示屏上顯示著基地各個區域的實時影像,16000余平方米的溫室內,溫濕度、土壤酸鹼度、種苗生長情況的數據一目了然。溫室頂部的遮陽棚和兩側的排風機隨著棚內溫度的變化自動開啟,外部的天窗更是能感應到晴雨變化自動關閉。自動化的噴灌系統均勻地讓每一株育苗沐浴甘霖。去年,基地種植的美女櫻、金魚草、馬鞭草、石竹、角堇等單品種苗銷量就突破1億株,銷售額達3000萬元,産品更是遠銷重慶、西安、蘭州、貴州、雲南、福建、新疆等省區市。

  像班納利這樣的高端農業龍頭企業,正是成都市都市現代農業著力引進和發展的方向。到2022年,成都市將引進培育農業科技創新團隊達到100個以上,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達到1000項以上,推動重點農業技術的示範應用達到100項,引進培育城鄉融合發展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達到1000名以上,形成較為完善的財政支農體系和農村金融綜合服務體系。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産業引擎助推成都鄉村振興

  溫江區永和村花木林下竹蓀基地工作人員指導遊客(右)採摘竹蓀 圖博攝影師 袁浩 攝

  延伸農業産業鏈

  推進農商文旅融合

  潔凈的草坪,挺拔的大樹,蜿蜒的路徑,行走在由千層金、三色堇、吉祥草、紅王子錦帶等組成佔地面積約250畝的溫江惠美花境,仿佛置身於美麗的油畫中。三五成群的遊客穿梭其中,不時拍照留念。“不只是高端花卉産業發展前沿,更像是走進了童話世界!”園區內,不僅規劃佈局花境研發示範中心、引種馴化中心、露天盆花生産區、技術培訓中心等産業功能分區,還佈置了花境設計室、攝影基地、休閒觀光度假區等創意農業功能分區,將植物、花卉、藝術、美學、環境等完美結合在一起,營造出匠心獨具、風景如畫的美麗花境。

  一三産業融合發展是成都延伸産業鏈,構建融合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的生動實踐。去年1—9月,成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遊客達到7500多萬人次,總收入超過240億元,成都鄉村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約20%。圍繞深入建設“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市”,成都把打造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川西林盤作為重點,對有條件的農區按A級景區的要求“讓農區變景區”,把成都打造成為“鄉村田園秀麗、民俗風情多姿、生態五彩斑斕、功能現代時尚”的世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目的地。

  “農業+旅遊”豐富了現代農業的新內涵,而“農業+互聯網”的探索更是成都以互聯網思維和模式,為現代農業發展打開的一扇窗。

  這幾日,蒲江縣水口村的村支書趙興麗忙得不亦樂乎:進行采收前的品質檢測,安排運輸公司到基地拉貨,指揮包裝公司按訂單分級、裝箱,貼上“水口紅”品牌標識,再通知物流公司上門取件……

  自從“觸電”互聯網以來,水口村的紅心獼猴桃和柑橘在淘寶、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都有一席之地,並建立了水口村電子服務站。“目前全村有61家電商,線上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依託互聯網,水口村找到了産業致富路,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32000多元,水口村一躍從市級貧困村逆襲成了全縣先進村。“你看看這一片,未來會建成更加繁忙的物流産業園區。”帶著記者登上果園的一處制高點,趙興麗指著山下一塊相對平整的土地告訴記者,緊鄰新發地物流産業園區旁將建成佔地約200畝,倉儲量達400萬公斤的二期工程。“屆時將進一步擴充倉儲能力,整車發往北京新發地銷售。”

  趙興麗口中的物流産業園,正是成都為拓展優勢農産品輸出渠道,集合電商全産業鏈配套服務而打造的現代農業電商基地的縮影。一個個功能齊備的現代農業電商基地在成都市鋪陳開來,為産業經營主體提供産地智慧化信息化分揀倉儲管理系統的智慧物流(集互聯網、物聯網、無線通信、雲計算于一體)系統、農産品全程可視化追溯系統、現代冷鏈物流系統等國內及行業領先的技術創新支撐服務。自2015年以來,僅蒲江電子商務産業園,就有113家電商主體入駐,包括物流、包裝、法律、會計事務所、融資擔保企業等,覆蓋了農産品電商所有環節,入駐團隊不僅有資金扶持,還有包裝、運費等補貼。2016年,園區農産品線上銷售額達3億元。

  “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延伸産業附加值,成都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農委主任張俊國認為,都市現代農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品牌化。在品牌化戰略實施上,近年來的一個重要舉措是打造了區域公共品牌“天府源”,通過這個公共品牌與各區(市)縣地方公共品牌有機結合,讓更多成都農産品更好地品牌化發展。成都的“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直指1400個目標,將接近四川省總數的1/3,服務四川省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實施“農業+工業”行動,突出發展食品飲料等農産品精深加工;實施“農業+文創”行動。規劃建設一批農業文創示範園區、農業文創空間;實施“農業+康養”行動,推動形成集旅遊、休閒、度假、養生、養老等健康服務新理念為一體,産業共融、業態相生的康養産業業態;實施“農業+會展”行動,加快建設天府農業博覽園,提升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等農業展會的對外影響力……聚力提升農業産業經濟性,一系列敢為人先的生動探索讓成都現代農業內涵不斷拓展。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成都現代農業服務城市功能軟實力不斷增強,推動農業農村發展成果共享。成都正大步向滿足城鄉居民對現代農業多樣化、多層次需求邁進。(記者 李萌 陳泳)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