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裏的“中國第一”

2021-08-31 08:50:05  來源:新華網  編輯:宋姝君

  敲響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證券交易所率先集中交易、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成立……40多年間,“改革之城”深圳創出約一千個“國內第一”。在深圳蓮花山下的改革開放展覽館,一件件富有價值的展品,見證了特區精神的澎湃改革力量。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設置經濟特區。深圳從此成為改革開放最活躍的探索者之一。

  1987年12月1日,深圳土地使用權拍賣的“第一槌”敲響,3000萬元原始資本撬動了76.3億元基礎建設投資。

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裏的“中國第一”

  1987年深圳土地有償使用的拍賣槌。 新華社記者 孫飛 攝

  這不僅創造了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先例,而且深刻影響了後來的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和城市化進程。

  “它甚至推動1988年的憲法修正案,正式確認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説。

  1988年,深圳市政府成立了資本市場領導小組,禹國剛是當時我國首批赴日本學習證券專業知識的留學生之一,出任專家小組組長。他帶領專家小組同志花費半年多時間翻譯兩百多萬字外文資料,然後移植借鑒,打造了新中國第一部證交所“藍皮書”——《深圳證券交易所籌建資料彙編》。

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裏的“中國第一”

  深圳證券交易所早期使用的開市鐘。 新華社記者 孫飛 攝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率先開始集中交易,證券市場的交易鐘聲在大廳敲響,深圳發展銀行成為深市代碼“000001”的股票。中國資本市場邁入快速發展的“春天”,為經濟騰飛插上翅膀。

  “深交所的創建,無論從深圳還是全國金融改革開放的角度來説,都具有里程碑意義。”改革先鋒、深交所原法定代表人禹國剛説,假如深圳沒有深交所這樣一個多層次資本市場,就可能沒有深圳的今天。

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裏的“中國第一”

    20世紀90年代深交所上市股票。 新華社記者 孫飛 攝

  40多年間,深圳從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地區生産總值從1980年的2.7億元增至2020年的2.77萬億元,位居亞洲城市第五位。

  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深圳建設者們正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