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勝蘭):9月14日下午,由北京冬奧組委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承辦的“大V冬奧行”活動走進2022冬奧會延慶賽區。來自巴西、克羅地亞、埃及、格魯吉亞、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家的外籍大V在綠意盎然的“山林場館”,解碼冬奧延慶賽區的生態底色。
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是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比賽項目的舉辦地,秉持“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設計理念,是中國山水文化與冬奧文化結合的典型。在海拔兩千多米的海陀山上,山林掩映中的賽道蜿蜒回轉,宛如一條遊龍盤踞在山脊之上,在雲霧間若隱若現。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世界第17條、亞洲第3條、國內首條雪車雪橇賽道,主賽道全長約1.9公里,共設置16個彎道,其中第11個彎道為全球獨具特色的360度迴旋彎道。北京冬奧會期間,這裡將承擔雪車、雪橇、鋼架雪車項目的比賽。
俄羅斯大V丹尼斯在延慶賽區展示中心拍攝 攝影 李學詩
來自俄羅斯的視頻博主丹尼斯在參觀中幾乎一直讓自己的相機處於拍攝狀態,賽道出發區、遮陽棚、觀眾廣場以及場館周圍的群山和森林都被他一一記錄。丹尼斯説:“這裡空氣特別好,行走其間好像在森林中穿梭一樣。而且雪車雪橇中心的‘屋檐’也是木制的,有一股木頭的清香,相信參賽選手們也會和我有一樣的感受。”他認為建設團隊在完成場館和配套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將森林保留了下來,而且比賽結束後這座場館可以繼續使用,這是非常令人讚嘆的。
委內瑞拉大V拉斐爾在錄製視頻 攝影 李勝蘭
作為我國首條雪車雪橇項目賽道,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建設過程中也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在參觀中,外籍大V們了解了雪車雪橇賽道暗藏的“黑科技”,如賽道制冰、賽道主體混凝土噴射及地形氣候保護系統等。來自委內瑞拉的大V拉斐爾説:“雪車雪橇中心採用的制冰技術非常高效,這條賽道有近1.9公里長,要在短時間內製作出持久有效的賽道,這對制冰速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賽道的遮陽棚也很有中國園林特色,可以用來保護賽道免受陽光直射、灰塵以及降雪等自然因素的影響。” 拉斐爾提到的遮陽棚是地形氣候保護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建在山麓南坡,結合自然地形和遮陽設計,場館的設計團隊研發出一套獨特的地形氣候保護系統,通過地形、遮陽棚、遮陽簾的組合,降低太陽輻射對賽道的影響,起到節能保溫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同時還能有效保護賽道冰面免受各種極端天氣影響,確保賽事高品質進行。
格魯吉亞視頻博主桃漫(右)了解氣管插管急救技術 攝影 李勝蘭
雪車雪橇是冬奧會中速度最快的項目,也被稱為“雪上F1”,最快滑行時速可達135公里,而在高山滑雪項目中,運動員的滑降速度快、難度大,加上兩個競賽場館地處大山深處,面積廣且落差大,因此場館的醫療保障工作十分重要。在延慶賽區展示中心,中國第一批女滑雪醫生中的一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醫生付妍為大V們介紹了高山滑雪醫療保障和運動員急救工作情況,並現場演示了氣管插管急救操作。格魯吉亞視頻博主桃漫認為給運動員提供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賽區配置的醫療團隊人員充足且專業,而且賽道周圍也設置了多個醫療點位,確保了賽時醫療救援的高效性。”桃漫説道。
延慶賽區是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中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雖然面臨海拔高、施工條件差等難題,但在建設過程中,賽區將奧運場館及配套設施同小海陀山的自然景觀和諧相融, 讓“山林場館”、“生態賽區”成為賽區的標簽。
巴西大V塞米在延慶賽區展示中心體驗雪車雪橇模擬賽道 攝影 李勝蘭
拉斐爾説:“我們需要保護這裡的山和美景,保護這裡的自然環境,所以這裡的建築要保證與自然的和諧,並且在冬奧會期間碳排放量越小越好。我認為北京冬奧組委做到了這一點,確保低碳排放,很值得敬佩。”來自巴西的視頻博主塞米也提到:“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饋贈避免浪費,我認為這是中國目前正在努力做的。中國正在努力實現資源再利用,用更少的資源去進行工程建設。我認為這件事很棒,我們都應該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