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皖美這五年】蕪湖: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 建設人民城市

2021-10-21 10:34:48  來源:中國安徽在線  編輯:胡曉萌

【皖美這五年】蕪湖: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 建設人民城市_fororder_74

  蕪湖城景-鄭遠攝

  五年頑強拼搏,五年砥礪奮進。“十三五”以來,蕪湖堅持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經受住一場場大戰大考,攻克一個個難題難關,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第一要務,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城市能級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地區生産總值由2457.3億元提升到3753億元,年均增速7.8%,增速位居長三角前列。經濟總量在全國地級市排名從75位上升到57位。城市創新力躍升長三角第九。先後三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四次獲評全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今天的蕪湖,站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起點,正處在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黃金髮展期。今年以來,蕪湖市大力推進“雙招雙引”,創新推行1%工作法、暢聊早餐會等涉企服務措施,實施“紫雲英人才計劃”,組建全省首個人才發展集團,努力打造新思路的試驗地、新事物的生發地、新産品的首發地,全力爭當“創業安徽”排頭兵,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設人民城市,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蕪湖篇章。

  創新驅動 綜合實力再攀新高

  蕪湖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四個走在前列”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高品質發展上砥礪前行,推進智造名城、創新名城、生態名城、開放名城建設。五年來,該市組建市産業創新中心,建成重點研發創新平臺45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雙雙突破1000家,城市創新能力居全國創新型城市第25位。汽車及零部件、材料、電子電器、電線電纜四個支柱産業加速邁向中高端,機器人及智慧裝備、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航空航天等十個戰略性新興産業不斷壯大,奇瑞汽車、海螺水泥、埃夫特機器人、中電科鑽石飛機、中車浦鎮龐巴迪跨座式單軌列車等一批“蕪湖製造”亮相世界舞臺。“四新加一資”模式全面推廣,上市公司總市值居全省第二、長三角第十。科技創新驅動力指數居長三角第六,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十年保持全省第一。鳩茲古鎮、松鼠小鎮、蕪湖古城等相繼建成開放,“歡樂蕪湖”駛入“長三角”、邁向國家級旅遊目的地。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8%,經濟總量在全國地級市排名由75位躍升至57位。

  五年來,蕪湖市堅持優化佈局、完善功能,現代化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行政區劃調整順利實施,無為縣撤縣設市,蕪湖縣、繁昌縣撤縣設區,市區面積由1491平方公里擴大到2725平方公里,城市發展空間大大拓展。高標準啟動江北新區建設,吹響蕪湖“二次創業”號角。長江二橋、三橋先後建成通車,商合杭高鐵全線開通,蕪宣機場正式通航,軌道交通即將運營,高速公路“四改八”全面啟動,外聯內暢的交通體系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建成十里江灣等一批城市公園,“山水相間、精緻繁華”的城市風貌進一步彰顯。

  改革開放 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五年來,蕪湖借勢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發展機遇,用好“合蕪蚌”“全創改”先行先試權,狠抓重點領域改革,綜合監管分類執法、供應鏈融資“奇瑞模式”、中小企業信用貸等多項改革走在全國前列,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三變”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紅利”初顯,新註冊企業3360多家、註冊資本470多億元,為制度型開放蓄力賦能。蕪湖港口型國家樞紐正式獲批,蕪湖港集裝箱年吞吐量達110萬標箱、較2015年翻一番。奇瑞、海螺等一批龍頭企業融入世界經濟,蕪湖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蕪湖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壯士斷腕的意志和決心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6%,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83%,常態化的碧水藍天綠地成為城市靚麗名片。以硬措施推進水污染治理硬任務,在整治城區74條黑臭水體過程中,形成了“一城一主體”“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治水模式,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和水生態文明城市。開展長江幹流岸線集中整治,新增長江造林4.9萬畝,長江岸線由工業生産向休閒觀光華麗轉身。

  從嚴治黨 黨建品質不斷提高

  蕪湖市委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完成縣鄉黨委集中換屆,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準明顯提升。強化正風肅紀反腐,深入抓好中央、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認真開展“講重作”“講嚴立”“三個以案”等警示教育,堅持不懈糾治“四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黨內政治生態持續凈化優化。

  充分發揮市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市委常委會定期聽取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法院、市檢察院黨組工作彙報,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更加鞏固。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立法、監督、決定等職權,成功獲批地方立法權,出臺《蕪湖鐵畫保護和發展條例》《蕪湖市城市管理條例》《蕪湖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9部地方性法規。支持市政協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打造“請你來政協、有事好商量”平臺,成為全國政協系統“新時代市縣政協的新樣子”首批15個典型之一。愛國統一戰線不斷鞏固發展,工會、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作用進一步發揮。全面依法治市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實現全覆蓋,“七五”普法圓滿完成,網約車治理改革榮獲第五屆“中國法治政府獎”。實現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

  建設人民城市 共創美好家園

  8月12日,蕪湖市召開人民城市建設推進大會,向選定的第一批“人民城市建設合夥人”授牌,創新打響人民城市建設“發令槍”,讓共建、共治、共享成為城市發展主基調,用實實在在的建設成果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城市發展,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人民城市建設大會上,蕪湖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提出了“建設城市生命線”的目標要求,用科技手段時刻感知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的運行狀態,第一時間處理“看不見”的隱患風險,讓每位生活在這裡的群眾都能收穫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蕪湖市發佈的《關於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從實現“上好學”到滿足“看好病”的期盼,從“安全放心”的樸素要求到“精雕細琢”的城市治理……其中的許多舉措,都順應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待。例如,提供更加普惠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構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智慧監測網絡;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滿紙閃爍的“人民城市”,讓新時代的蕪湖底氣更充沛、底色更溫暖。

  “我們雙職工家庭,每天至少5點半下班,孩子放學早,誰來接送,課後託管怎麼辦?”面對家長們普遍的困擾,蕪湖市啟動放心午餐、安心午休、愛心託管“三心”工程,現在全市已有超過16萬名中小學生享受到這一暖心惠民服務。

  把“提高人民獲得感”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在人民城市建設中,蕪湖市將深入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著力解決交通擁堵、工期拖延、馬路拉鏈、停車難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加快智慧蕪湖建設,堅持“應用為要、管用為王”,推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活共同體,實現城市功能和空間資源整體提升……到2025年,實現人、自然、空間、數據、文化等要素的融合互動,城市功能品質顯著提升,規劃建設管理水準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品質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持續優化,城市治理更加和諧有序,把美麗江城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宜學、宜養、宜創的“六宜”城市,從生活、生態、生産三個維度,展現“古今交映、中西交融、山水相間、歡樂相伴、空間共享、産城共創”的人民城市風範。

  “暢聊早餐會” 營造親清營商環境

  今年3月份以來,蕪湖市創新政企溝通新機制,每週組織開展一次“暢聊早餐會”,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幫助企業排憂紓困,努力打造親清政商關係的重要平臺、為企服務的重要載體。截至9月18日,已舉辦23場,邀請了111名企業家及社會組織人士參加。

  蕪湖市牢固樹立尊重企業家的鮮明導向,把早餐會作為“四送一服”的重要補充,打造細節上體現敬意、氣氛上寬鬆和諧的政企溝通新模式。每場早餐會根據蕪湖市各委辦局和載體單位推薦或通過網絡自薦,聚焦智慧裝備製造、機器人、通用航空、新型顯示等産業鏈,或圍繞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等行業領域,邀請3至5位企業家參與。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提前與企業家進行溝通,時間安排上優先方便企業家,向參會企業家呈送由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具名的正式請柬。早餐會用時約1.5小時左右,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及班子成員、相關業務局人員參加,不安排主持人,不設置討論話題,不準備發言材料,呈開放性暢聊狀態。政企雙方共同探討産業發展趨勢、企業成長環境、城市進步空間等,傾聽企業家對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和批評,了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堵點痛點難點。市裏同志現場為企業研究解決具體問題,介紹相關政策情況及下一步打算,樹立企業發展信心。每場早餐會結束後,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邀請參會企業家合影留念,並製作精美相冊呈送企業家。建立“暢聊微信群”,方便企業家通過微信隨時向主要負責同志反映情況,做到常聯繫、常溝通。開設“蕪湖暢聊早餐會”微信公眾號,即時報道每場早餐會新聞動態,並開通留言評論功能,廣泛收集網民和社會各界對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建議。

  蕪湖堅持把早餐會作為問政于企、問需于企的平臺,集眾智、解難題、謀共贏。前22期早餐會建檔涉企事項109件,目前已辦結80件,持續推進初見成效20件,正在辦理9件。所涉單位均對涉企事項提出了辦理路徑、解決方案並積極推進。根據早餐會上收集的建議,制定“紫雲英”人才計劃,協調多家企業與産業、行業協會、高校建立了交流機制,幫助瑞鵠汽車模具加入蕪湖新能源汽車産業聯盟,將神劍新材料列入2021年度工業互聯網智慧化改造服務對象,將中航華東光電、啟迪半導體納入上市掛牌後備資源項目庫。推動奇瑞係、海螺係、美的係等多家本地優質企業再投資,促進百億元企業長高變強、千億元産業鏈開枝散葉。早餐會先後被20多家中央及省級媒體宣傳報道,全網閱讀量逾三千萬次,被網友稱為“新型政商關係的完美詮釋”“聚焦高品質發展的親清‘家宴’”“蕪湖市民每週必看的信息大餐”。

  “1%工作法” 為企業降本增效

  因看重蕪湖提出的服務企業“1%工作法”,馬瑞利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會批准在蕪湖成立研發中心,並計劃把最為核心的電子器件放到蕪湖生産。開局“十四五”,“1%工作法”已成為蕪湖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的標誌性服務品牌。

  “政府服務成效、企業發展獲得感和營商環境優化,要靠數字説話。這1%,就是蕪湖打好經濟高品質發展攻堅戰的量化指標。”蕪湖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只有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結合,才能深入分析影響工業企業利潤的制約因素,逐一拿出降本增效措施。最終努力實現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全市企業平均利潤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

  短短幾個月以來,蕪湖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重點圍繞技術、能源、用工、物流、稅費、融資等利潤影響主要因素,設立9個工作組,面向全市300戶重點工業企業建立利潤監測分析平臺。“1%工作法”呈現全局發力、多點開花的良好勢頭。

  ——要素助力。對企業招錄的穩定用工給予1000元/人標準補助;與多地建立穩定就業服務合作。施行用水用氣“一站式”服務,免收企業相關費用;今年1至7月份推動1391戶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節約成本1.39億元。

  ——物流提速。啟動物流直通車,幫助20個企業協調解決40余項問題;推動蕪湖港至上海洋山港江海聯運模式創新,定期班輪運行時間壓縮到5天以內,每個集裝箱壓縮運輸成本約30%。

  ——融資降本。截至今年7月底,蕪湖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僅為4.47%,較年初下降29個基點。各金融機構對接1158家企業,授信156.7億元,放款64.72億元。

  ——稅費減免。免征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上半年累計減免6.1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38%;小微企業所得稅再減半徵收,上半年累計減免4.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17%。

  ——提質增效。大力實施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面向規上工業和高新企業組織專題培訓,大陸車身公司通過研發加計扣除政策,每年節省2000余萬元。啟動工業節能綠色技改行動,計劃一年實現112家重點高耗能企業全覆蓋。

  “紫雲英人才計劃” 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人才優勢是一座城市最根本的優勢。實踐證明,哪人才多,哪發展就快;哪人才強,哪發展就好。

  近年來,蕪湖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主戰略,推進“雙招雙引”一號工程,以産業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領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邁出重要步伐。

  “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500多個、高端人才2700多人,人才總量接近百萬。在人才的有力支撐下,蕪湖創新能力在全國78個國家級創新型城市中排名上升至第25位,經濟總量由全國地級市第75位上升至第57位。

  站在新時代的風口之上,蕪湖以組建市人才發展集團、出臺“紫雲英人才計劃”為標誌,從“不斷完善人才政策”走向“全面優化人才生態”,激活高品質發展“第一資源”,為“十四五”高品質發展奠定人才基石。

  今年7月30日,蕪湖市在全省率先組建人才發展集團,著力打造全市人才工作的“總服務商”“城市HR”和“人才CPU”。

  “成立人才發展集團,就是要強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工作思維,推行‘一站式’人才服務,提供‘集成式’解決方案,用市場化手段開發和配置人才資源,為各類人才來蕪創新創業搭建專業化的服務平臺。”蕪湖市人才發展集團負責同志表示,將在人才工作推進手筆、引才育才模式創新、人才發展生態構建等方面發力突破,讓人才集團成為人才招引融入的“第一站”、城市形象展示的“旗艦店”、創新創業服務的“營業廳”。

  繼市人才發展集團掛牌之後,蕪湖緊接著推出“紫雲英人才計劃”,為全市新時代人才工作擘畫了新藍圖。蕪湖將以“紫雲英人才計劃”為牽引,在人才招引、培養、服務、激勵、保障等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與打造優質的人才生態相適應的科學規範、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現代人才發展治理體系。

  根據“紫雲英人才計劃”,蕪湖將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十四五”期間,啟動“3113”人才工程,即新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00個、領軍人才1000名、高端人才10000名,累計引進30萬名大學生,把蕪湖建設成為區域人才集聚地,為奮力打造“四個名城”、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城市、建設人民城市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蕪湖傳媒集團記者 張申尚)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