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湖南兩學者公佈甲骨文研究重大發現:構形為8個字母

2021-11-01 17:50:4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李勝蘭

  國際在線消息:10月31日,受疫情影響推遲兩年召開的世界漢字學會第八屆年會在韓國延世大學線上開幕。韓國著名漢學家、延世大學教授李圭甲主持開幕式。來自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的學者姜宗福、余思慧在線上向全世界公佈甲骨文構形的8個字母,並公佈了甲骨文證明夏朝真實存在的文字依據。

  “每個甲骨文並不是獨立的文字,而是利用這8個源文字敘事的記錄。如‘商’字拆開為‘辛’‘丙’,記錄了商人的祖先契被高辛氏(帝嚳)分封于高辛為火(丙)正的歷史,也揭開了成湯立國為何名‘商’的秘密。”潛心研究甲骨文的姜宗福,花了整整10年時間,將8898個甲骨文(包含所謂重字)逐一極簡拆分,最後得到了“丶、丿、一、丨、冖、凵、く、入”8個既表音又表義的源文字(象形字母),從而破譯了甲骨文的源代碼。

湖南兩學者公佈甲骨文研究重大發現:構形為8個字母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1101173749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者和學生參加世界漢字學會第八屆年會線上開幕式  攝影 周君如

  姜宗福説,利用這些源代碼可以破譯甲骨文之前的早期陶文,説明早在商朝之前的南方神農炎帝時期,華夏人已經發明瞭8個最古老的文字,後人取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兼顧象形排列組合敘事,形成長長短短的敘事單元,記錄上自南方神農時期、下至周初的歷史。

湖南兩學者公佈甲骨文研究重大發現:構形為8個字母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1101173821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者姜宗福  攝影 周君如

  通過拆分古陶文、甲骨文、金文比較研究發現,姜宗福發現其書寫的敘事工具均為8個最古老的象形表義字母,造字規律一樣,實為書寫載體不一樣的同一種敘事文字,刻在陶器上稱陶文,刻在甲骨上稱甲骨文,刻在青銅器上稱金文。

  姜宗福説:“將甲骨文與西方古陶文、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希臘文字、古印度文字等逐一比對,發現均起源於古老的象形文字,後根據不同的生活方式、地理氣候條件採用了不同的簡化方式,分化為不同的文字。”經研究,姜宗福還發現了甲骨文裏記錄的夏朝存在的證據。如甲骨文“夏”是由首、廾、(娰)、夊、八、土八個字拼成大禹治水的形象,翻譯成現代文即“雙手持工具緩緩前行扒開淤泥治水的娰姓部落首領(禹)”。又比如甲骨文“又”“(娰)”為“九”,即記錄了娰(禹)大手一指、將天下以水為界劃為九州分治的歷史。

  研究還發現,自最早的8個象形字母産生以來,漢字的造字方法從未發生改變,即古人根據需要選取8個極簡象形字母中的若干字母,將所要表達的意思按照兼顧象形的原則,像搭積木一樣,以其中一個字母為核心,從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選擇添加不同的字母構形,排列組合為長短不一的敘事單元:短的相當於單詞,長一點的像短語,再長一點的相當於句子,最長的好比一個段落,經過時間的固化,演變成為第一批獨體文字。後人以第一批獨體字為核心字,加減字母敘事,形成了今天龐大的漢字字庫。

  “甲骨文在敘事的同時兼顧象形,是一種非常高級的文字,共用筆畫、字拼字、字裏含字、倒影構形,甚至還有3D細節描摹,其藝術之美似乎超越了那個朝代。”余思慧教授原本是一名畫家,因癡迷文字,加入了姜宗福的研究團隊,在姜宗福的指導下,專門從事甲骨文字構形研究。

  與會專家認為,姜宗福基於甲骨文源代碼的敘事性研究,對於文字實證商前文明的真實存在,解決漢字因多音多義、筆畫繁複難於識讀書寫、不易傳播交流等難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沈文萃 歐陽林)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