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本科批次錄取陸續結束 考生專業選擇透露哪些新動向?
2021-08-03 09:07:27來源:新華網責編:鄭思雯

  目前,各地2021年高考本科批次錄取陸續結束。今年考生專業選擇中,醫衛類持續向好、師範類大火、強基計劃吸引力增強。“新華視點”記者採訪發現,在專業選擇與職業預期呈現強相關特點的同時,考生個人志趣、對未來産業的前瞻等越來越成為志願選擇的關鍵因素。

  動向一:師範等專業受熱捧,就業前景明確成重要考量

  2021年師範專業火出了圈。在一些省份,部屬師範院校的專業組投檔線飆升,有的大學錄取線已經接近北大、清華,非部屬師範院校也水漲船高。

  華南師範大學招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該校師範類專業錄取分數與去年相比有所提高,尤其是英語、漢語言文學、歷史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傳統師範專業,錄取分數顯著提高。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高考錄取中,職業穩定、社會需求大、就業前景明朗的專業更受歡迎,其中師範類和公安、司法等專項的招錄情況都比較好。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陳先哲説,師範專業持續火熱的背後,反映出人們在就業競爭日趨激烈背景下的求穩心態。就讀師範專業有將來獲得在編教師崗位的競爭優勢,升學深造的機會又不比其他專業差。尤其是去年新冠疫情暴發,大學生就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疫情帶來的就業不確定性讓考生、家長專業選擇心態更加趨向求穩。

  此外,多位專家表示,之前很多考生期望畢業後去互聯網大廠、金融機構等就職,薪酬是首要考量因素。近兩年,互聯網行業從業者的勞動強度和精神壓力問題引發社會關注,很多考生和家長的選擇由此發生變化。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説,經濟發達地區的考生不願意出省的現象較之前更為明顯,深圳、杭州等地高校錄取分數普遍高於外省同檔次學校。

  動向二:強基計劃第二年吸引力增強,人數與生源品質大幅提高

  強基計劃今年實施第二年,吸引力增強。記者採訪多個院校發現,去年強基計劃第一年,部分高校出現未招滿、校考棄考、大幅降分等情況,今年強基計劃錄取人數增加,考生報考更加理性,認可度提升。專家分析,總體上今年強基招得比去年更好,報名的學生更多是真正喜歡基礎學科的,考生和家長都更理性了。

  去年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因湖南高分考生報考而備受關注。據北大招辦介紹,考古學專業今年報考依舊很踴躍,吸引了一大批高分學生報考。

  四川2021年強基計劃錄取總數比2020年增加了162名,增幅達到了97%。今年強基計劃36所高校在廣東共招收了264名考生,錄取人數、生源品質均大幅度提高。

  北京理工大學招辦主任徐建表示,今年學校有近4000人報考強基,最熱的專業是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專業。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高考處處長王躍説,願意學基礎學科的考生多了,今年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比去年增加了50%以上。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廣東招生組組長王亞星表示,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選擇喜歡或適合的專業,不能圖虛名而通過分數稍低一些的強基計劃上名校。強基計劃不能轉專業,如果不喜歡就不一定能學得好,可能造成厭學。

  動向三:未來産業升溫,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越來越熱

  從聚焦當下到放眼長遠,今年考生在專業選擇方面前瞻性增強。除了傳統熱門專業如計算機與軟體、金融、經濟類等專業受歡迎以外,一些新興專業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也越來越熱。

  王亞星説,雖然很多高分理科生還是相對青睞傳統一些的理工科好專業,但大數據、人工智能專業的分數已經不低,未來可期。

  繼2020年全國各地報考醫學專業考生大幅增長以來,2021年醫科類專業的報考情況持續向好。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説,今年廣東考生報考醫學類專業的熱度不減,尤其是本碩博連讀的八年制專業更受追捧,廣州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相關專業投檔排位分別比去年提高5000多個位次、1000多個位次。

  專家分析,醫衛專業曾一度是報考低谷,如今一路衝高,吸引大量高分考生,除了新冠疫情凸顯了醫生職業價值和職業形象外,不少考生也意識到老齡化社會到來將産生求醫高需求。

  動向四:從家長意志轉向考生興趣,專業選擇更加遵從內心熱愛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以前高考報志願大多會以父母的意見為主,這兩年,更多轉向以考生個人志趣為出發點。北大招辦相關負責人説,整體感覺學生在志願填報時更遵從內心的熱愛。

  王躍説,學生在專業選擇方面自主性更強,能夠根據興趣和特長,不像以前是單純衝著學校去了。王躍遇到一個考生,對農林方面特別感興趣,家長不認同,但考生最後還是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專家認為,當前一些學校已經重視從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更早了解自己的專業興趣和特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來,應更重視引導學生選擇專業時將個人志趣與國家發展相結合,讓一些重要的“冷門”專業熱起來。(記者鄭天虹、胡浩、魏夢佳、王菲菲、楊淑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