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蘇韻伊情・青苗築夢”公益行動走進鞏留 書法傳情築牢文化根基
2025-09-17 10:23:58來源:荔枝新聞

  9月15日,第二屆(2025)“蘇韻伊情・青苗築夢”大型公益行動之我愛中華古詩詞書法萬里行暨書法藝術進校園活動在鞏留縣開展。活動先後走進鞏留縣第二小學、鞏留縣張家港實驗學校,以書法藝術為紐帶搭建文化交流橋梁,為推進文化潤疆、促進民族交融寫下生動注腳。

  作為江蘇援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公益行動由江蘇省對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揮部與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發起,以增強文化認同、推進“文化潤心”為宗旨,持續為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注入新的活力。

  上午,在鞏留縣第二小學階梯教室內,280余名師生齊聚一堂。學生代表踴躍發言,分享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隨後,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江蘇省文化館館長趙彥國帶來公益講座,從書法藝術傳承與文化內涵出發,為師生們送上了一堂生動的文化啟蒙課。

  在書法教室的互動環節中,50名書法社團學生與教師近距離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趙館長現場示範楷書、行書的基本筆法,細緻指導學生書寫,對學生的作品予以專業點評和細緻指導,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趙老師的講座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王羲之與《蘭亭序》,也讓我更加喜愛書法,”鞏留二小學生張紫悅説,“我學會了正確的坐姿和握筆方式,這兩節課激勵我要更加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熱愛書法,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書法家。”

  下午,活動在鞏留縣張家港實驗學校接續進行。趙彥國館長將書法藝術與中華古詩詞文化相結合開展公益講座,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學生趙鈞宇分享道:“通過這次的活動,我知道了書法悠久的歷史,我學習了2~3年的書法,非常喜歡書法,後期我會在好好學習的同時,繼續堅持這門愛好,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此次書法藝術進校園活動是“蘇韻伊情・青苗築夢”公益行動“築牢文明根基,塑時代驕子,傳中華優秀文脈”目標的具體實踐。通過專家講座、技法示範、作品點評等形式,不僅提升了青少年的書法素養,更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互動中薪火相傳,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趙彥國館長表示:“中國書法底蘊深厚,需以古典詩文為支撐。我們走進校園開展‘我愛古詩詞’活動,就是希望讓孩子們紮根優秀傳統文化,以文潤心、培根鑄魂。通過品讀詩詞,培養堅韌的民族性格、人文情懷和審美素養。讓書法的墨香與詩詞的意境,為孩子的成長注入源泉,助力青苗茁壯成長。”

  鞏留縣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毛吉旦木·地力夏提指出:“本屆書法進校園活動通過專家講座、現場教學及互動,有效激發青少年對書法的熱愛,推動校園書法藝術發展。今後我們將繼續以多種形式推進文化潤疆工作,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鞏留力量。”

  以書法為橋,貫通的是蘇伊兩地的文化血脈;以詩詞為媒,凝聚的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本次活動不僅為兩地學子搭建了共同成長、交流互鑒的平臺,更有力促進了民族融合、增進了“五個認同”,在每一個孩子心中深植文化自信的種子,助力每一株“青苗”都在傳統文化的沐浴中茁壯成長,同心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  楊明明 李夏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