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滾動>>正文

《人民的名義》版權洩露 8.8元買全集

2017-04-26 11:03:14|來源:鳳凰網|編輯:趙靜雅

  《人民的名義

  55集熱播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將於近期收官,收視率持續走高。在這背後,除了口碑,相關方的推廣也起了不小作用。

  截至4月25日,湖南衛視及PPTV等平臺播放該劇至第47集。不過該劇送審樣本于4月中旬流出,諸多劇情已經洩露。全集如何流出?灰色産業鏈從中如何獲益?版權方如何維權?本專題將展開探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微博搜索相關關鍵字,成功與多位出售全集的博主取得聯繫。從他們手中購買全集需要支付單次8.8元的紅包。此外,他們還提供大量電視劇、電影、綜藝資源。

  4月13日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人民的名義》更新至28集,微博上一條關於“《人民的名義》全集”的內容出現。10分鐘後,小美(化名)在自己的幾個影視代理群裏發出“人民更新至全集,送審樣片!!速發朋友圈!”的消息。

  一時之間,微博、微信等平臺傳遍,《人民的名義》版權出現流失。不久後,湖南衛視聯合PPTV、金盾影視等出品方,公開發佈聲明,表示要嚴厲打擊侵權行為。

  “當天晚上我們就報警了,現在公安機關正在追查。”一位《人民的名義》片方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4月14日淩晨0:24,小美發出了“微博上不要再發關於人民的名義全集等相關內容!刷評論也不行!”的群消息。

  “現在在查洩露源頭是從哪個網站首先出來的,微博和百度網盤都要負起社會責任,這次我們會追蹤到底,知識産權保護需要引起重視。”聚力傳媒副總裁陳旭華告訴記者。

  雖然《人民的名義》收視率持續走高,但不可否認的是,面對幾乎是零成本的侵權行為,花高價買下版權的電視臺與平臺方將承受一定損失。

  實際上,這並不是第一起在更劇版權流失的案例。2015年,《羋月傳》在更新期間版權流失;去年,《歡樂頌》版權流失……相同性質的事情一再發生,業內人士認為行業亟待整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微博搜索相關關鍵字,成功與多位出售全集的博主取得聯繫。從他們手中購買全集需要支付單次8.8元的“紅包”。此外,他們還提供大量電視劇、電影、綜藝資源。

  記者了解到,這些代理均來自同一個渠道。他們稱自己為影視“代理”,小美是他們的“老大”,目前,其微信代理團隊已達2000余人。據了解,支付198元的代理費,即可被拉入“代理群”:被帶入的人就成了“代理”的下線,上線為自己的師傅。下線需要將昵稱改為“上線+名字”的格式,以便管理,以此類推。而下線支付的198元中,上線只需要給群主發10元紅包,剩餘費用便可自己留下,收回成本。

  在這種簡易的商業模式下,影視“代理”群迅速壯大。僅記者加入的10天內,就進入了150個新“代理”。記者與多位“代理”交談,他們大都是兼職“代理”,學生居多。有的是想花錢買資源自己看,有的則利用傳播資源謀取利益。

  正式加入之前,上線會交代注意事項:“資源群不能講話,只有老大發資源,講話者發紅包或踢出群;B群可以交流,定期會有培訓。”

  在“代理”群的片庫裏,每天都會更新資源,時不時會有還未完結的片子出現,甚至有多部院線電影,如《速度與激情8》剛上映不久,就出現在了代理資源庫內。

  4月14日早上七點,一位主要“代理”提醒:“人民微信所有連結秒和諧!不要再問為啥看不了,有問題不能發。有存的互相加百度雲發。”她所説的問題是《人民的名義》片方開展的反擊,微信和百度雲盤均作出反應,分享連結會快速失效。

  在此次版權洩露中,微信、微博、百度雲是主要傳播途徑。陳旭華告訴記者,PPTV的輿情監控顯示,微信上傳播的資源就達到了百萬條。

  4月14日下午,百度雲資源無法分享,“代理”們有些驚慌,但依然有空子可鑽。群主此時發來一個視頻,視頻中用圖文展示了如何繞過系統,以及在百度雲盤互發資源的詳細教程。

  相比于自媒體資源號、小網站上傳,涉嫌侵權的影視“代理”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團隊。如每週五晚上9點都有定期培訓,經驗豐富的代理傳授新“代理”如何在微博上傳播資源,如何發微博、刷評論,如何拉客戶、招下線等,包括及時刪微博、隱藏自己等。

  “我們覺得這是罪魁禍首,應該是重點打擊這個方面,他們隱蔽在後面,通過民事訴訟很難告到他們。”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軍表示。王軍曾代理過瓊瑤訴于正抄襲一案。

  部分律師和版權方也形成了一個維權代理隊伍。在《歡樂頌》侵權案中,王軍告訴記者,侵權行為一直有,行業需要類似“瓊瑤訴于正案”的典型案例,形成示範。

  他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之所以會出現,是法律意識淡薄、觀影需求和過度追求收視造成的。

  目前,電視劇的制播模式裏,有電視臺從日播變為周播,強勢的視頻網站可以做到網臺聯動、甚至先網後臺,但先網是會員制、用戶需要付費。

  這給很多侵權方獲取灰色收益提供了可能。發行流程在控制著項目的播出和生命週期,為了保證收視率和廣告收益,視頻網站已基本實現正版化,市場在逐漸規範。這讓一些觀影需求者轉向個人上傳、侵權小網站等非法下載途徑。

  除了“傳銷組織”外,對直接侵權人的追蹤也非常關鍵。

  一部作品只要拍攝完成,就有可能出現流失。記者採訪多位人士獲悉,一般來説,前期拍攝完成的素材、初剪階段、定剪階段、修改、送審、廣電自身的發行和運營版本、導演剪輯版、製片剪輯版,都有可能在不同階段流出。

  劇組的剪輯人員、與剪輯相關的人員、後期製作公司、企劃公司、數字發行拷貝公司等都有可能出現版權流失。這也是為什麼流出的資源裏會出現“初剪版”、“後期渲染版”等不同版本。

  對於直接侵權人來説,侵權成本低、獲利高,而違法後果太輕。“違法後果跟他的侵權獲利相比,九牛一毛。”王軍説。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對於侵權行為需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王軍表示,法院很難給一個剛性的規定,每個個案差別都很大。大部分的侵權案會不了了之,很有可能是被發現後刪掉。“民事賠償的訴訟程式過程會比較漫長,而且慣有案例裏侵權網站被判處賠償的金額也就十幾萬。”

  對於具體的賠償,《著作權法》規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很難查實侵權人的侵權獲益、或無法證明自己被侵權的損失。通常法院只處以50萬以下的金額賠償。”王軍説。而在前述片方人士看來,損失不難計算,版權和發行價格明碼標價,按照一集的價格乘以數量,直接計算即可。

  《電影産業促進法》的出臺,對於打擊假票房和盜版提供了法律依據,隨著行業監管的逐漸嚴格,市場大勢或許會有所好轉。

  此外,王軍建議從業者建立內部風控機制和保密機制以及責任到人的層層管控機制。無論侵權盜版、還是票房造假,都可以前置性地解決。

  “很多侵權人一旦知道法律責任就很少再鋌而走險,因為這個風險會超出他所預期的收益。”王軍説,“還可以通過另一種人為干預機制,比如黑名單制度。”

國際在線娛樂微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