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春節檔電影海報。
資料圖片
今年電影春節檔,被稱為“最強春節檔”:總票房和觀影人次均刷新紀錄,看電影成為新年俗,多領域消費場景吸引觀眾跟著電影去旅遊、品美食……一系列亮眼表現,呈現出一個供需兩旺、活力強勁的電影市場。
今年春節檔,中國電影市場表現亮眼——
《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熊出沒·重啟未來》《蛟龍行動》《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等6部影片同步上映,2025年春節檔被稱為“最強春節檔”。家國情懷、傳統文化、IP電影、電影工業化等成為這個春節檔的關鍵詞。
截至正月初七,全國電影票房連續7天突破10億元大關。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5年春節檔總票房為95.10億元,觀影人次為1.87億,同比分別增長18.64%和14.68%,刷新春節檔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截至2月5日9點,2025年電影總票房為116.34億元,觀影人次為2.40億。
“最強春節檔”的強勁勢頭能否延續?供需兩旺的市場形勢能否形成常態?
春節檔影片中國風格、中國氣質鮮明
今年春節檔影片題材多元、類型豐富、市場關注度高。《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續寫前作暗線伏筆,展現人物的成長軌跡和戰爭場面;《哪吒之魔童鬧海》講述哪吒鬧海故事,延續“超級喜劇、超燃視效”風格;《唐探1900》保留類型風格的同時,在內容創新和製作規模上升級;《蛟龍行動》作為我國第一部核潛艇電影,在水下呈現廣闊戰場與複雜戰況;《熊出沒·重啟未來》是《熊出沒》科幻五部曲的最終章,用“極致的浪漫、大膽的想像”呈現一場冒險;《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改編自金庸經典武俠小説,呈現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高品質電影的有效充分供給,是保證春節檔高票房的重要前提。春節檔上映的6部電影在題材類型上涵蓋了動作、動畫、武俠、喜劇、懸疑、神話等,滿足了春節的觀影需求,中國風格、中國氣質鮮明。”
“吃餃子、放鞭炮、看春晚之外,看電影成為春節期間的一項文化新民俗。”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
近年來我國電影産業高速發展,影院建設加速推進,三、四線城市影院佈局日臻完善。當前,我國銀幕總數已超9萬塊。硬體設施的提升,為電影票房走高提供了基本保障。從高制式影片的製作和放映來看,近年來IMAX、中國巨幕、CINITY、杜比影院等特效廳的建設也提升了觀影體驗。不少影院升級設備,拓展服務,讓觀眾體驗到科技與電影的緊密結合。
從電影主管部門到經營主體都高度重視把影片推向市場,許多地方和平臺發放了電影優惠券。一系列惠民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影市場的火熱。北京市投入3300萬元觀影補貼推齣電影院裏過大年、2025新春觀影活動,覆蓋全市300多家影院;上海各大影院紛紛推出優惠措施,如9元的特價票、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票價補貼等;江蘇開展電影惠民消費活動,聯合票務平臺發放2500萬元惠民觀影券。
春節檔燃起了觀眾對影院的熱情,成為全年票房的“蓄水池”,也是電影市場的風向標。接下來,能不能把這種“特殊性”變成“常態性”?尹鴻認為,重點在於保證優質影片的常態化供給。
用年輕人接受的方式講故事
今年春節檔,《哪吒之魔童鬧海》影片票房達48.39億元。不少業內人士預測,該片總票房有望刷新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紀錄。此前,2019年暑期檔,國産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以超過50億元的總票房創造國産動畫第一的好成績。
《哪吒之魔童降世》經歷了66次劇本修改,完成了1400多個特效鏡頭。《哪吒之魔童鬧海》的角色數量是第一部的3倍,特效鏡頭近2000個。“我們做動畫的心態是寧缺毋濫。第一部是‘死磕’出來的。觀眾給了我們做第二部的機會,隨隨便便端上桌,不符合我們的追求。相信觀眾不會拒絕有誠意的作品。”影片導演餃子説。
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支菲娜發現,春節期間,她身邊去看《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朋友中,很多是沒看過第一部的年輕人。“事實證明,要用年輕人接受的方式來講故事,呼應他們的心理需求。”她説,“在創作上要避免因循守舊,不斷推陳出新;在管理運營上要突齣電影的消費特性,尊重市場規律。電影市場的關鍵潛在人群是年輕人,電影創作一定要避免板著臉説教。”
家國情懷、傳統文化、IP電影、電影工業化,是今年春節檔的關鍵詞。在對傳統文化的呈現方面,《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的表現亮眼。《封神三部曲》導演烏爾善介紹,影片採用了大量非遺元素,很多建築樣式來自“穿鬥式”建築,“非遺傳承千百年,值得我們了解並將之應用到創作中,這是作為中國創作者非常幸運的事。”
IP電影創作方面,由《唐探1900》領銜的系列電影尤為引人關注。“今年春節檔上映的6部電影都有IP,系列電影成功的關鍵在於創作者能否一直堅持推陳出新。創作者只有不停地學習、進步、迭代,才能和觀眾一起成長。”《唐探1900》導演陳思誠説,今年是“唐人街探案”系列上映10週年,系列已推出4部電影和2部劇集。
就電影工業化而言,高度類型化、製作流程規範化、對電影高科技的運用是3個必不可少的要素。今年春節檔影片充分彰顯了這3個特質。
跟著電影去旅遊、品美食,惠民觀影帶火多元消費
春節檔電影帶火拍攝地、取景地和故事發生地,各地緊抓春節檔契機,不斷提高旅遊産品的供給,“跟著電影去旅遊”“跟著電影品美食”兩項主題活動活力涌動。電影和旅遊市場的融合,為春節文旅市場注入新活力。
《唐探1900》拍攝地山東德州樂陵影視城耗時7個月搭建了近20萬平方米的拍攝場景。借著電影熱映,樂陵影視城在大年初一到初七開放主題園區,開園第一天就迎來了數萬名遊客。有遊客表示,“仿佛自己也成了片中人,很有代入感。”
《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的上映帶動各地遊客慕名來到湖北襄陽。襄陽文旅集團負責人介紹,為接住這波電影帶火的“武俠流量”,當地提前做了不少準備工作:在昭明臺廣場前設置拍攝打卡框,並安裝郭靖、黃蓉卡通立牌形象;在襄水街繪製了長度超百米的巨幅《射雕英雄傳》武俠風壁畫,吸引遊客拍照打卡。
為促進電影和餐飲消費相互賦能,為春節假期及全年電影和餐飲市場繁榮助力,國家電影局、商務部啟動的2025“跟著電影品美食”活動正在各地開展。參與出品《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的江蘇省電影集團攜手餐飲品牌推出了多項活動,南京市40多家餐飲門店同步推出聯名套餐,還限時落地兩家主題餐廳。
一系列活動增強了多領域消費場景對於觀眾的吸引力,通過惠民觀影帶火多元消費。“電影從來都不只有票房價值,還具有高影響力的溢出價值。這幾年社會各界都有更高意願跟電影合作,放大其溢出價值的影響力,讓與電影相關的新型消費業態和消費場景愈發豐富和活躍起來。”尹鴻説。(劉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