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後,陽光灑落,微風吹來音樂與淡淡墨香。“十一”假期將至,9月28日下午,北京藝術中心戶外廣場,國家大劇院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5國際音像藝術作品博覽會(簡稱“音博會”)正式啟幕。
環繞北京藝術中心的三座單體建築,許多售賣唱片、文創、書籍、美食的攤位在戶外空間依次排開。正值北京最好的時節,長空中時有幾架飛機悠然掠過,環顧四週,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連綿樹蔭與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剪影盡收眼底。“在去年首屆音博會的基礎上,今年,我們深化資源整合與體驗升級,建設六大展區,在專業性、國際性上進一步提升,並充分利用北京藝術中心室內及戶外空間進行策展,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國家大劇院副院長馬榮國介紹,至10月6日,這次音像藝術産業盛會集展覽、交流、科技體驗、休閒于一體,將推出免預約、低價公益票、免費藝術活動等多項惠民舉措,助力提升北京公共服務水準,為市民提供假日的文旅休閒好去處。
音博會共設六大展區。音像廠牌區堪稱全球音樂的濃縮博物館,來自17個國家共64家知名廠牌的近6000件珍藏音像作品集體亮相,進入北京藝術中心的大廳,一張張黑膠匯成的留聲歲月猶如時空隧道,向觀眾敞開。多個依託廠牌搭建的主題特展值得駐足:“中圖·聲像π”以工業風、年輕化設計呈現新興音樂力量;“寶麗金絕版黑膠唱片展”以錄音機和卡帶為設計靈感,陳列鄧麗君、許冠傑等傳奇歌手之作;“年度十大發燒黑膠唱片”展覽如一本巨型畫冊,呈現中國發燒音樂的藝術軌跡;“華納之聲”特展模擬琴鍵林立的展墻,引人步入鋼琴與黑膠對話的高雅之境;“索尼黑膠聲藏館”致敬莫裏康奈等音樂大師,展現古典與影視配樂交融的深厚底蘊;國家大劇院唱片公司主題展區凸顯演出特色,從歌劇原聲CD到名家音樂專輯,鐫刻表演藝術的璀璨記憶。
音像科技區集結VR等前沿技術,打造多個“藝術+科技”互動項目:丹拿XEO沉浸聲娛樂座艙打造了一人專屬的“維也納金色大廳”,選一首曲目欣賞,聲波可從身體四週湧來;科大訊飛的AIGC藝術聲波解碼墻讓旋律結合AI同步生成可視圖譜,聯通視覺感知音波盪漾;“走進梵古”MR沉浸式體驗空間裏,觀眾戴上設備,便可瞬間闖入梵古的“星月夜”。此外,同樣以先進科技為突出特色的音響區將展示最新的環繞聲智慧音響系統,併為觀眾打造開放的試聽區域。
圖書文創區和戶外休閒區排列在北京藝術中心二層戶外平臺及園區主路兩側,串成一條好玩好逛的“文藝動線”,國際藝術與文學原版書籍以及舞臺攝影明信片、樂器冰箱貼等好玩好看的文創産品應有盡有。藝術展覽區策劃佈置的“聲息萬變——從機械波到雲端的聲音之旅”“樂舞歡歌——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等展覽已于9月28日正式開展。
多場藝術活動將貫穿音博會。9月28日,《燈火裏的中國——舒楠作品音樂會》黑膠唱片首發分享會舉行,著名作曲家舒楠現場分享了每首曲目背後的創作故事與心路歷程。接下來,劉震雲、徐則臣等名人名家的見面活動以及多場公益演出、藝術工作坊將充盈在北京藝術中心的各個角落。此外,音博會期間,憑任意商戶消費記錄或北京藝術中心室內劇場演出票票根,觀眾有機會兌換當日在綠心露天劇場上演的高校展演活動票或電影放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