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浦城剪紙:金剪生花 雕鏤千年時光

2019-04-24 17:55:32|來源:東南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焦點圖】【南平】【移動版】【Chinanews帶圖】浦城剪紙:金剪生花 雕鏤千年時光

  在公益剪紙培訓班上,孩子們正圍著“剪花嫂”學習剪紙。 福建日報通訊員 徐強 攝

  東南網4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袁野)

  一把剪刀,幾張紅紙,一雙巧手握著利剪迂迴旋繞,紅紙上便雕鏤出了惟妙惟肖的圖畫。近日,在浦城縣富嶺鎮中心小學,一堂別開生面的剪紙教學課正在進行。學生們所學習的,便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浦城民間剪紙”。

  剪紙藝術在浦城有著千餘年的歷史,深深影響著百姓的生産和生活。“雜取吉祥喜事,剪作花樣十六紙,分贈各家”,清道光年間,寓居浦城的文學家梁章鉅在《代吉祥説》中曾描述當時全城的剪紙盛況。

  口傳口、手把手,浦城民間將這門技藝流傳至今。如今,在各方重視和保護下,浦城剪紙正期待與新時代再度碰撞出新的華彩。

  由北到南,紅紙寄殷情

  剪紙,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和廣泛流傳的民俗活動。浦城地處福建最北端,與浙江、江西相鄰,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為浦城帶來頻繁的人口流動,同時也為浦城剪紙的出現創造條件。

  西晉時期,剪紙在中原士大夫階層已經廣泛流行。隨著西晉末年衣冠南渡,剪紙傳入浦城。在隨後1000多年時間裏,形成了既保留中原文明印跡,又融入吳越源流遺風,獨具特色的剪紙藝術風格。

  “在古代,剪紙充分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浦城縣文化館館長吳衛東説,人們剪出石榴、葡萄等圖案祈求繁衍,剪出鳳求凰、蝶戀花祈盼禾稻茁壯。

  到了宋代,隨著造紙業的成熟普及,浦城人開始在傳統年節民俗生活中,使用剪紙進行祭祀、祈福、辟邪、娛樂和美化生活。每逢婚嫁喜慶、喬遷新居、年節等等,浦城人都要剪就各花樣,用來裝飾環境和各種用具、祭品。這些剪紙花樣,被稱為“禮品花”。

  “每到除夕夜,浦城每家每戶都會將葷素貢品擺放在香案上,再將剪紙放在每樣貢品之上,例如,草魚上會放上年年有餘的‘魚’圖案,公雞上會放上‘雞’圖案的剪紙,其他的貢品均會擺上一些形狀與貢品相似,寓意為吉祥、如意、平安等吉祥話的剪紙圖案。”吳衛東説,此外,在浦城傳統的婚禮習俗上,剪紙的使用貫穿始終,手鐲要貼上“手鐲花”,臉盆要貼上“臉盆花”,被子會放上“被子花”……婚禮雙方會提前一個月召集家人朋友籌備剪紙,將對新人的祝福融入其中,剪紙的禮儀功能也就此傳承下來。

  “在宋代的浦城農村,剪紙作為娛樂活動十分流行,出現了被稱為‘剪花嫂’或‘剪花婆’的剪紙藝人。”吳衛東説,浦城民間剪紙俗稱“花樣”,剪紙的“花樣”繁複,題材也各不相同,剪紙藝人通過學習與再創造,不斷豐富著浦城剪紙的內涵與外延。這些古老“花樣”隨著母傳女、婆傳媳、鄰裡串門、走親訪友,交換流傳,至今全縣很多婦女手中仍珍藏著一本“花樣”本。

  悠悠千年,剪紙藝術隨著浦城先民的流徙,像蒲公英一樣落地生根,在曠達與豪邁中自有一番淡雅與從容。

【焦點圖】【南平】【移動版】【Chinanews帶圖】浦城剪紙:金剪生花 雕鏤千年時光

  利用剪紙元素開發的精美衍生品在市場廣受好評。(資料圖片)

  由古至今,藝術添新彩

  改革開放後.浦城農村外出打工者較多,學剪紙、用剪紙的習慣逐漸淡去。即便如此,浦城民間仍舊保留了大量的傳統“花樣”和一批會剪花的民間藝人。“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們多次下鄉收集傳統剪紙紋樣,並走訪調查各村的剪紙藝人,截至目前,共收集整理傳統剪紙紋樣2000余張,建立民間藝人檔案100余份。”吳衛東説,為了保護、研究、傳承和發展浦城民間剪紙,2003年浦城縣成立了民間剪紙協會,吸納各鄉鎮100多名會員,開始探索創作適合當前審美情趣、富有浦城地域特色的剪紙作品。

  在浦城縣中小學課堂裏,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剪出幾張漂亮的剪紙作品。“我們縣根據本地實際編寫《浦城剪紙》中小學剪紙教學教材,在全縣19個鄉鎮(街道)開設課外興趣剪紙課,邀請剪紙協會會員講課。從娃娃抓起,把優秀傳統文脈延續下去。”吳衛東説。2005年,富嶺鎮中心小學成立剪紙興趣小組,一批本校老師在經過專業培訓後,成為新時代的“剪花嫂”。學校近百名師生的剪紙作品參與了國內外各級各類展覽、比賽。

  “目前,全縣有60歲以上的剪紙老藝人100多人,中青年骨幹剪手數百人,青少年剪紙愛好者2000多人,形成了老中青梯隊。”吳衛東説,當下,古老的民間剪紙藝術重回人們的視線,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

  2007年,浦城剪紙被福建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浦城于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剪紙)之鄉;2009年,福建省政府將浦城紙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焦點圖】【南平】【移動版】【Chinanews帶圖】浦城剪紙:金剪生花 雕鏤千年時光

  老藝人在喜蛋上貼上喜慶的剪紙。(資料圖片)

  推陳出新,産業謀新路

  周冬梅是浦城民間剪紙技藝省級傳承人,學習剪紙已有30多年。“小時候看‘剪花嫂’們在佈置婚禮時剪紙,充滿了美好,心馳神往。”周冬梅説,剪出對生活的美好願景,傳承紅彤彤、沉甸甸的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是她的願望。參加工作後,她得知浦城縣舉辦剪紙培訓班的消息後,馬上報名參加,利用閒暇時間系統地學習剪紙創作。“只要一有業餘時間,我就拿起剪刀紙片,學習剪紙創作。”不知不覺間,剪紙已成為周冬梅生活的軸心。

  2008年,浦城將民間剪紙産業列入“百億工程”項目,從政策、産地、資金等各方面予以扶持,開始進行剪紙的市場化探索。周冬梅成立了“剪花嫂剪紙坊”,迅速成為當地剪紙産業的龍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逐年提升。

  近年來,受市場環境、機械化剪紙等因素的衝擊,傳統手工剪紙藝術品面臨窘境,倒逼著浦城剪紙産業轉型。“以往,我們的産品主要是按照傳統手工業的做法,裝裱手工剪紙進行銷售。可現在有很多人更願意買便宜又耐用的機械化剪紙,我們也調整思路,開拓新市場。”周冬梅介紹説,為此,“剪花嫂”們開始嘗試在延續原生態古老技藝的基礎上融入新鮮元素,開發形式多樣的剪紙衍生産品,拓展銷售渠道。“我們已經開發了含有剪紙元素的圍巾、領帶、折扇、茶具、瓷器等10多個品種的産品。”周冬梅説,“剪花嫂”們利用剪紙元素開發的衍生品每年可銷售5萬餘件。

  幾年前,周冬梅專門請人進行設計、包裝,開張“剪花嫂剪紙坊”的淘寶網店,新辟線上戰場。如今,網店的“雙魚雙全”“雙石榴”“搖錢樹”等小剪紙以及剪紙衍生系列等百餘件産品成為爆款産品。

  前段時間,一位客戶找到周冬梅,希望定制一批剪紙作品作為婚慶裝飾品。接到訂單後,周冬梅除了為客戶準備傳統的“囍”字外,還精心設計了鴛鴦戲水、富貴有餘、喜鵲登梅等三四十種寓意深刻、工藝精美的剪紙花樣,為婚房增添了喜慶的中國風,客戶十分滿意。“婚慶對我們來説是新商機,這兩年,我的業務也開始向這方面發展。”周冬梅説,浦城剪紙最早就是作為“禮品花”來使用,這些年,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重視,她們希望能通過為婚慶、大型活動製作裝飾品,延伸擴大剪紙藝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範圍。

  只憑一把剪刀,便玩轉紙中乾坤。雖然生意越做越大,周冬梅卻始終沒有忘記對剪紙文化的“初心”。自2008年開始,她帶著“剪花嫂”們開辦公益性質的剪紙工藝培訓班,已培訓學員逾千人。此外,還帶動本地製衣、紙箱、木架領域的10多家企業,一起開發剪紙衍生品,共享商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