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城文藝中心效果圖。(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管委會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走在開闊的旗山大道,雖已入冬,兩側依舊草木蔥蘢、綠意盎然,近期整治完成的福建師大與高新區共融共建綠化提升段給周邊學生、市民帶來全新感受。
打破“圍墻”,不僅讓城市綠化美化形成“一盤棋”,還要形成文體設施資源和科研創新合作的共建共享。今年來,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打破各種有形無形的“圍墻”,實現開放共享。
建設公共文體資源
開放共享平臺
近日,在閩侯上街,造型簡約、氣勢恢宏的白色巨型“水滴”建築即將揭開神秘面紗,在大學城欣賞文藝盛宴指日可待。
“這座建築就是福州大學城文化藝術中心,包括劇場、電影廳、藝術展廳等,建成後不僅為高校師生服務,還將面向群眾開放。”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文藝中心將以大學師生為主要服務對象,輻射周邊居民,打造大學生文藝基地、兩岸青年藝術交流窗口、文藝作品展示平臺、大學生文藝創作孵化空間。
作為福州地區大學生文藝交流的公益配套項目,文藝中心總用地面積約75畝,規劃建設有劇場、藝術展覽、多功能電影院以及辦公附屬配套。其中,劇場可容納觀眾1180人,多功能電影院設置音樂文創、排練、展演、錄音棚、攝影棚、影視廳等空間。
據介紹,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建設完成,正在進行設備最後調試、局部綠化補植等掃尾工作,計劃近期全面竣工驗收。
文藝中心建好後,如何使用好、運營好?這是共建共享能否真正惠民的關鍵。為此,大學城管委會針對項目運營事宜,多次與省歌舞劇院、福州新區集團、市文投集團及大學城各高校、學校樂隊社團等交流、座談,積極籌劃推進項目社會化運營,儘快實現共建共享。
實現共建共享,不僅要打造新空間,還要盤活已有資源。位於大學城的福師大體育中心建成于2012年,佔地面積412畝,包括體育場、體育館以及兩個標準游泳池,但由於位置偏遠,利用率不高。
為了盤活資源,大學新校區管委會積極對接福師大,按照“共建共享、服務師生、服務群眾”的理念,共同探討。“只有破除圍墻,建設‘共享區’‘共建區’‘合作辦學區’,才能最大限度實現大學城體育場館、文藝中心、圖書館、禮堂、公共實驗室、外語培訓中心等通用性設施資源共享。”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將按照相關部署,以“共建共享、服務師生、服務群眾”理念,推動建設大學城公共文化體育資源開放共享平臺,健全文化藝術中心、高校內部體育場館、藝術場館等面向高校師生、周邊群眾開放使用的管理機制,促進資源共享。
産教融合
營造共建共享新生態
“從今年7月到這培訓,明年拿到畢業證之後就可以入職了,沒想到還沒畢業就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日前,在福建博思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來自福州大學的小陳難掩激動之情。
“在這裡培訓,能夠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實操能力,畢業後工作還能快速上手,與社會接軌。”小陳説,進入大四後,他在班主任推薦下來到博思公司,接受市場和項目方面的培訓。
博思軟體企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公司和大學城多所高校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學校推薦優秀學生到公司免費培訓,畢業之後直接入職。公司落戶高新區以來,得到了高新區和大學城高校的積極支持,公司在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自身發展的關鍵——用人留人問題。
截至目前,博思公司通過“未來合夥人”計劃,共免費培訓在校大學生400名。該計劃還吸引了全國各類計算機人才來福建發展,有效解決公司高速發展人才增量問題同時,也為數字福建做出更大貢獻打下良好人才基礎。
不止是博思軟體,北卡科技、富蘭光電……在大學城片區,越來越多企業採用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的形式,既解決了企業用人的問題,同時也為眾多畢業生提供了合適的就業崗位,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也留下了寶貴的人才資源。
今天的大學城,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産教融合持續加深,各高校根據自身基礎條件和發展特色,和企業共同探索建立雙向交流機制,形成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確保培養出的人才符合市場需求,形成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態。
隨著大學城共建共享模式的日漸完善,高校資源還將進一步整合,打破校際藩籬,建立教學協作、師資互聘、教師跨校兼課,實施學生跨校輔修、互認學分、聯授學位等制度。同時,建立健全科研資源開放共享機制,推動高校重大科研設施、儀器設備、科技數據庫等創新資源上網,提供在線服務。
科研創新合作,將為共建共享賦予更深的內涵。根據建設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一流大學城的相關方案,將鼓勵大學城高校教師跨組織、跨區域尋求創新資源,與企業組建聯合創新團隊等,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同時,還將構建校地互融的平臺、載體和機制,推進校城深度融合、協調發展,建成國內一流的産教融合示範區和高新技術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