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福建頻道報道:近年來,福建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不斷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讓知識産權深入經濟社會各個層面、各個領域。
福建省委書記尹力2020年12月2日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時強調,要認清知識産權保護工作的形勢和任務,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工作,為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提供有力保障。
尹力指出,福建要大力實施産業自主知識産權競爭力提升“領航計劃”,加強關鍵領域自主知識産權創造和儲備,強化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完善便民利民的知識産權公共服務體系。
據悉,福建省為提升産業自主知識産權競爭力而實施的“領航計劃”,面向重點、支柱産業,聚焦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需求,首批産業高價值專利組合儲備項目51項,評審通過省知識産權優勢企業87家,對促進福建省企業知識産權轉化運用提質增效,構建知識産權綜合競爭優勢意義重大。
福建省政府省長王寧在推進福建營商環境優化工作中指出,在新的一年,要主動作為,強化知識産權保護,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為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作出新的貢獻。
福建省政府副省長鄭建閩明確指出,福建省要全面強化知識産權保護,要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的意見》和《福建省強化知識産權保護實施方案》,推動福建省列入國家級知識産權保護試點示範區。
為此,福建省正大力推進中國(福建)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籌建工作,成立保護中心籌建工作組,加快推進保護中心項目建設工作,確保該保護中心在2021年10月前完成建設、通過驗收並啟動運營。
為給知識“定價”,給創新“賦權”,福建省近年來不斷深化知識産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堅決打擊假冒侵權行為,著力推進知識産權運營體系、公共服務體系、保護體系三大體系的建設,成效卓著、成果豐碩。
據悉,“十三五”期間,福建已逐漸向支撐型知識産權強省轉型,並成為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專用標誌使用核準改革試點省及全國綠色專利的試點省份,擁有國家專利技術(福建)展示交易中心、國家知識産權培訓(福建)基地。福建省內多個城市已成為國家知識産權示範城市、國家知識産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就專利申請數量而言,2016-2020年,福建省專利申請75.9萬件、專利授權48.3萬件,分別比“十二五”增長181%和155.14%。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2.775件,且2020年專利電子申請率達99.58%,居全國第1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頂層設計 高屋建瓴謀發展
福建省知識産權發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與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對知識産權保護的重視密不可分。近年來福建省為加強知識産權保護,不斷在頂層設計層面進行改革,並進行體制機制創新。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省知識産權局局長、省知識産權發展保護中心主任顏志煌指出,建設中國(福建)知識産權保護中心,是進一步發揮知識産權保護對創新的重要保障和激勵作用的重要一環。
福建省還專門設立了福州知識産權法庭和廈門知識産權法庭來明確任務分工,深入推進知識産權民事、行政和刑事審判“三合一”機制,強化知識産權行政執法保護;同時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落地了兩岸知識産權調解仲裁中心,促使福建知識産權糾紛多元化救濟渠道銜接機制以及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逐步健全。
在機構設置上,原福建省知識産權局行政職能劃入福建省市場監管局,採取在市場監管局加挂知識産權局牌子的方式,在市場監管局內設3個知識産權業務處室,同時成立副廳級的福建省知識産權發展保護中心,從組織體系上構建起了行政職能與事業職能既有序分離又有機銜接的知識産權治理新模式。
此外,福建省及時調整充實省級層面的知識産權工作領導小組,在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産權局)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並由福建省知識産權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進一步加強對福建全省知識産權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持續推進。
與此同時,福建省先後發佈了《福建省加快知識産權強省建設實施方案》、《福建省“十三五”專利事業發展規劃》、《福建省專利導航試點工作管理暫行辦法》、《福建省知識産權評議工作指導意見》、《福建省知識産權強縣(市、區)管理辦法》、《福建省知識産權智庫管理暫行辦法》、《福建省知識産權優勢企業管理辦法》、《福建省強化知識産權保護實施方案》、《福建省技術出口中涉及知識産權對外轉讓有關工作細則(試行)》等一批政策文件,充分體現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層面對促進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流程的重視,也為知識産權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效能升級 公共平臺便民眾
除了不斷夯實知識産權保護制度的頂層設計,福建省持續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知識産權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據悉,福建省是全國首創知識産權公共服務“最多跑一地”模式的省份。其運營的“知創中國”“知創福建”等線上線下知識産權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共設7個商標受理窗口,構建出了集知識産權佈局申請、行政受理、運營交易、維權保護、價值評估、質押融資、法律援助、宣傳培訓等業務為一體的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讓居民在辦理知識産權相關服務時,真正做到只要跑一個地方。一站式公共平臺目前共有近百家國內外中高端專業服務機構入駐,現已建成12個功能服務區,成立4個分平臺和12個工作站,4000多人納入知識産權專員庫管理。
此外,福建省為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提升本省知識産權競爭力,還真金白銀送出優惠大禮包。“十三五”以來,福建省專利權、商標專用權質押融資金額近290億元,1800多家企業受益;福建省財政安排專項貼息資金5600多萬元、惠及企業346家。全省現有國家知識産權示範城市3個、試點城市2個、試點園區3個、強縣工程(傳統知識保護)示範縣區和試點縣區一共24個、培育國家級知識産權示範(優勢)企業247家、省級優勢企業744家。
福建省還積極組織省內企業和機構參展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産品交易會,組織省級專利獎評審工作並推薦專利項目參加中國專利獎評選,對專利品質高、轉化運用成果突出的進行優先、重點獎勵。2016-2020年,有87項專利獲得省專利獎,有75項專利獲得國家專利獎。
擴大開放 區位優勢育新機
對臺區位優勢,是福建省發展的一大特色。福建省近年來積極推進對外交流、強化知識産權事業發展綜合保障,為福建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開拓海外市場、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人才提供切實保障。
從建立海西專利受理服務中心到舉辦閩臺知識産權圓桌會議、海峽兩岸專利論壇、海峽兩岸商標研討會,福建省為充分發揮對臺區位優勢,積極擴展知識産權保護對外交流平臺,讓知識産權服務業在福建省迸發新生機。
福建省積極利用對臺區位優勢拓寬閩臺知識産權交流。據悉,近年來福建省海西專利受理服務中心受理的臺胞專利申請逐年穩步上升;福州市連續多年被國家知識産權局確定為台灣居民參加大陸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的主要考點;此外,福建為集聚海內外高端知識産權資源和要素,加大知識産權人才培養力度,積極籌備建設福建省知識産權國際交流(海外援助)中心。
“十三五”以來,福建省積極培育和提升社會公眾知識産權保護意識和創新精神,營造知識産權強省建設良好氛圍。福建省知識産權保護措施不斷完善,也為該省創新發展下好先手棋。
福建作為民營經濟大省,近5年來圍繞創新能力薄弱等自身痛點不斷探索。從4家省級戰略新興産業創新實驗室,到建設並評估命名156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立項建設或掛牌32家産業技術研究院,“十三五”期間,福建省高端創新資源加速集聚,為福建省産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而這一切的前提,正是福建省不斷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為創新發展引來了“源頭活水”。(文 許國璽 沈雨青 黃文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