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
市民在公園裏的三角梅花海拍照打卡。
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綻放高顏值生態魅力。
馬鑾灣新城上新了!近日,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向市民試開放,在春天裏為廈門市民送上了一份高顏值的大禮。從高空俯瞰整個公園,大片的三角梅競相綻放,煞是明艷;“年輕”的鳳凰木奮力生長,充滿朝氣;悠閒的白鷺俏皮地穿梭,與藍天白雲、鮮花綠植和波光瀲艷的水面交相輝映……寧靜的風光與熱情的元素緊密聯結,扮靚了這個美妙的春天。
馬鑾灣新城處處有美景,處處打造美景——眼下,一場規模盛大的“高顏值行動”正透過碧水藍天強勢鋪開,馬鑾灣新城片區指揮部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積極實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全力確保生態景觀項目建設與基礎設施、産業項目建設齊頭並進,力爭打造“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的典範,讓水清、岸綠、景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從夢想照進現實。
園內景美生態佳 觀賞學習兩相宜
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試開放以來受到市民熱捧,日均入園遊客接近5000人次,週末高峰人氣更旺,日均入園遊客突破2萬人次。
公園裏有看不完的花,賞不完的景。各式三角梅爭奇鬥艷,打造出極富層次感的花境,串聯起一片片花海,甚是喜慶;各種顏色的花交織在一起,像極了調色盤被打翻了傾瀉在大地上。公園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這裡共種植了120余種色彩形態各異的三角梅,總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有望成為目前我市最大的三角梅花島。
家住霞陽村的林阿伯連續幾天都到公園賞花。他咧著嘴説,“希望大家的日子都像三角梅一樣紅紅火火!”
漫步在公園裏,疏朗開闊的草坪、錯落有致的景觀園建,為公園增添了幾分趣味;那些連片種植的鳳凰木,枝葉雖然還不太茂密,卻也洋溢著勃勃生機。與此同時,越來越好的生態環境,也吸引越來越多的白鷺等鳥類前來入住“新家”。
值得一提的是,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有顏有內涵。比如,公園裏的三角梅品種園、五雀三角梅展示帶等特色節點,都是很好的生態教育基地,兼顧觀賞性、服務性、教育性和本土文化特色。
配套設施更健全 滿足市民多樣需求
與大美景致相輔相成的,則是恰到好處的公園配套,不僅養眼,更能養腳養心。觀景專屬的濱水休閒空間,適合放鬆“躺平”的綠茵大草坪,還有供休憩納涼的歇腳點,不同需求的人,都能在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裏找到適合自己的場所。
作為新城重要的民生項目和公共服務設施延伸的重要載體,公園注重“以人為本”,精益求精、因地制宜,借資源用巧勁,充分滿足市民多樣化的休閒娛樂和空間使用需求,大大提高了服務能力,也讓市民的品質生活更有張力。
據記者觀察,公園內設置有觀景亭、觀日臺、廊橋、水榭、驛站等近10處節點供市民停留休憩使用,沿途也配套有公共衛生間、自動售賣機等便民服務設施,隨處可見的小坐凳也成了市民歇腳休閒的好去處。
“像我們老人家平時帶小孩子出來玩,累了就能馬上找到地方休息一下,這些設計確實有考慮到我們的需求。”年過花甲的潘女士一邊看著孫子在草坪上玩耍,一邊不停點頭稱讚。
【項目名片】
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
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位於馬鑾灣新城南岸、新陽大橋西側,總佔地面積19.34萬平方米。公園由三座小島組成,分別以市花三角梅、市樹鳳凰木、市鳥白鷺為主題打造。其中,“市花島”上種植了120余種色彩、形態各異的三角梅,總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有望成為目前我市最大的三角梅花島。“市樹島”上種植近1400株鳳凰木,佔島上喬木總數的七成以上,形成大規模成片的鳳凰木景觀。“市鳥島”則通過種植招鳥植物、設置人工潟湖等方式,營造適宜鳥類活動棲息的自然環境,成了白鷺等鳥類的活動棲息地;值得一提的是,為避免干擾鳥類棲息,該島上不設置園建設施,不上人遊覽,僅在相鄰的“市樹島”上設置觀鳥區。
【點擊】
加快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新城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的建成,是馬鑾灣新城逐步實現生態宜居目標的重要一環。本著“綠色生態回歸於民”的初心,新城全面提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速推進生態屏障、生態廊道建設,推動濕地生態保護,為打通藍綠共生、水城相融的特色風貌奠定堅實基礎。
更美好、更宜居、更幸福的馬鑾灣新城正向大家走來。建設者們精心耕耘,加快打造25公里環灣岸線生態景觀帶,加速推進南岸濱海公園、蕓美水道公園、新月灣公園、貞瑤公園、鑾井公園、蔡林公園等6個環灣濱海公園和馬鑾灣雙溪濕地公園、過蕓溪濕地公園建設,把青山碧水、醉人風光融入大開發大建設。與此同時大力推動雨洪生態補水工程建設,解決制約新城發展的資源性缺水瓶頸,在不影響廈、漳兩地生産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利用九龍江北溪富餘水量進行生態補水,提升水資源開發利用潛力。
馬鑾灣新城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規劃藍綠空間1839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平方米,拓展更多養眼、養腳、養心的休閒空間,串起水、城、景、植,也連起了民心。站在時間延長線上向未來看去,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將會成為日常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福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這裡化為了最真實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文/記者 湯海波 通訊員 陳聰藝 圖/記者 王協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