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損害漁業生態,認購海洋碳匯進行替代性修復 全國首例漁業領域“藍碳”賠償案在榕執行
日前,全國首例以“藍碳”賠償漁業生態環境損害的案件在福州執行。
“7月21日,違法行為人林某某通過福建海峽資源環境交易中心,購買了福建億達公司的1000噸海洋碳匯,並予以登出,用於彌補因其非法捕撈對漁業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福州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漁政漁監科二級主任科員邵志泉告訴記者,這是全國首例以海洋碳匯賠償漁業生態環境損害的案件。
據介紹,7月18日,福州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通過監控系統發現,福州南台島南岸有一艘涉嫌非法電魚的船隻。執法人員迅速通過岸上、水上聯合行動,查獲了2名電魚人員。
“從發現到查獲,僅用了不到2個小時。”邵志泉説,違法行為人依法受到行政處罰,其“三無”船舶、電魚工具被沒收。
“但如果僅僅一罰了之,對環境沒有實質性的補償和修復。今年我們首次引導違法行為人通過認購海洋碳匯進行替代性修復。”邵志泉説,執法人員耐心地對林某某進行環境宣傳教育,講解普及電魚行為對閩江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林某某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表達了要對受損的生態環境作出賠償的強烈意願。
經過牽線搭橋,林某某與福建海峽資源環境交易中心簽訂了採購服務協議,認購海洋碳匯進行替代性修復,賠償其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
海洋碳匯,又稱“藍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來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的過程、活動和機制,分為漁業碳匯和濱海生態系統碳匯兩種。
福建是海洋大省,先試先行、搶佔海洋碳匯制高點,是我省堅持陸海統籌、建設海洋強省的一項重要部署。去年以來,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平臺、全國首個藍碳基金、全國首宗海洋漁業碳匯交易接連在我省落地。
福建海峽資源環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叢告訴記者,截至2022年6月末,中心累計成交碳排放權産品3516.33萬噸,成交金額9.22億元,其中,FFCER(福建林業碳匯)成交5700.19萬元,位居全國前列。“相較于‘綠碳’——林業碳匯,‘藍碳’交易起步較晚,我們期待‘藍碳’的相關標準體系加快完善,為碳市場增添新品種。”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讓損害生態環境者不僅受罰,還要為生態環境的修復‘埋單’,通過經濟手段助推生態環境保護,體現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認為,此次福州創新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方式,實現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與國家“雙碳”戰略的有機銜接,是海洋碳匯價值補償在我省的一次成功實踐,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意義重大。(福建日報記者 陳旻 張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