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漳州打造“15分鐘健身圈”
2022-10-19 10:21:07來源:閩南日報編輯:陳洪亮責編:胡曉萌

  原標題:《漳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發佈 漳州打造“15分鐘健身圈” 鼓勵利用閒置資源改建體育健身設施,推進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

《漳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發佈,打造“15分鐘健身圈”_fororder_f880c835-edea-4a35-92cc-e04b2873f1be

江濱智慧體育公園裏,各類運動健身設施等一應俱全,吸引許多市民前來運動 閩南日報記者 嚴潔 攝

  近日,漳州發佈《漳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計劃》),明確“十四五”期間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重點工程等內容。

  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更完善便利,重點建設一批城鄉綠道、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車道等生態化、網格化的“萬里福道”,結合國道G228濱海風景道謀劃建設馬拉松賽道、騎行道、健身步道、健身補給站等體育健身設施;推動在公園、綠地、城市邊角地、沿江兩岸郊野公園等區域建設嵌入式體育設施;鼓勵利用閒置資源改建體育健身設施,推進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

  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開展更廣泛豐富,打造全社會參與、多項目覆蓋、多層級聯動、貫穿全年、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大力發展“三大球”運動,探索建立足球、籃球、排球業餘競賽體系。

  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發展更具活力,推進市、縣(區)體育總會全覆蓋,加大政府購買全民健身社會組織服務力度,支持體育社會組織參與運動項目普及推廣、體育賽事活動組織、體育人才培養,促進體育社會組織規範化、社會化、實體化、專業化發展。

  全民健身指導服務推廣更加科學,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打造全民健身志願服務品牌,推廣“群眾身邊的健身課堂”;建立健全市、縣(區)二級國民體質監測站點,推動國民體質監測常態化、規範化、科學化。

  重點人群參與健身更為均衡,推廣青少年體育“健康包”工程,加快新週期老年人健身康樂家園建設,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開展,支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建設和發展。

  體育産業發展更高品質,充分發揮省級以上體育産業示範基地、示範單位、示範項目引領作用,鼓勵體育製造業壯大規模向高端體育用品製造轉變,加快競賽表演、健身休閒、場館運營、體育旅遊、體育培訓等體育服務業全産業鏈發展。

  全民健身融合發展更為多元,培養終身運動者,鼓勵體育俱樂部進校園,推進學校場館向社會開放;設立體衛融合社區試點,為不同人群制定運動處方。建設一批體育特色小鎮、一批體育産業基地、一批體育訓練基地、一批體育賽事基地,推進體教、體衛、體旅融合。

  全民健身氛圍更為濃厚,弘揚新時代中國女排精神,以漳州體育群英譜為群體,講好漳州體育故事,全方位提升群眾體育健身意識,加大漳州傳統特色體育推廣工作,掀起全民健身熱潮。以“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加強全民健身賽事、體育旅遊、體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此外,《實施計劃》明確提出各縣(區)政府組織開展全民運動健身模範縣(區)創建活動,全市力爭完成3-5個創建目標。推動“運動健身進萬家”系列活動進農村、社區、機關、企業、學校、網絡,每個縣(區)至少培育1個群眾性品牌賽事活動,全市每年至少舉辦系列賽事活動150場次以上,參與人數超過5萬人次。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推廣智慧化健身設施,爭取智慧體育公園實現縣(區)全覆蓋,新建體育公園不少於4個、游泳健身場地不少於25個、健身步道不少於260公里,每萬人擁有足球場超過0.9塊,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升級,實現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打造全民健身民生工程“幸福高地”。實施“健康活力100歲”健康工程,重點扶持從城市到農村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每年結合全民健身周舉辦1屆以“健康活力100歲”為主題的徒步走、健身氣功、廣播體操、健身操、廣場舞等系列賽事活動,實現全區域全人群全覆蓋。實施全民健身數字化工程,依託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大中型公共體育場館逐步實現智慧化管理。(閩南日報記者 林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