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福建創新體制機制 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2022-11-28 11:57:06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陳洪亮責編:胡曉萌

  原標題:福建創新體制機制 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鳳來雁歸 才聚鄉村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

  福建始終把人才振興放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支持政策,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促進人才下鄉、返鄉、興鄉,充分釋放人才引擎的強勁動力,為走好具有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優化政策供給

  不久前,長汀縣河田鎮種糧大戶傅木清家的300畝“福香佔”喜迎豐收。測産驗收結果顯示,單季平均畝産幹谷670公斤,創造了該優質稻品種在福建的單産紀錄。

  “良種加良法,農戶每畝可增收約300元。”2006年,傅木清回到老家河田,帶領鄉親流轉土地發展現代農業。為了實現“穿著皮鞋種地”的現代農業夢,他成立全省首家工廠化育秧中心,創辦農機專業合作社,引進最新農業科技成果。“福香佔”正是中科院院士謝華安團隊選育的水稻新品種。

  從農業門外漢到致富帶頭人,離不開人才好政策。

  2013年,包括傅木清在內的238名農民,領到福建首批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憑藉這“紅本本”,傅木清享受到了金融、土地、保險、教育培訓、技術指導等政策大禮包。

  為了將更多人才匯聚到鄉村沃土,福建持續優化政策供給,為有志於在鄉村就業創業的人才造生態、育土壤——從推進人才管理體制改革、促進人才發展與農業農村發展深度融合、改革人才評價制度、支持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推進農業農村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出臺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和扶持辦法;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聘用331名符合“30年直聘政策”的農業專業技術人才……

  如今,在福建廣大鄉村,創新創業蔚然成風。截至目前,全省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已達23915名。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萬以上。

  晉江市“九九星創天地”裏,活躍著一群“90後”新農人。2016年,返鄉創業者洪良彬發起成立這個專屬於農民創客的孵化平臺,為入駐新農人提供現代農機作業、技能培訓、商業資源對接等服務,見證了不少項目從雛形成長為年營業額超千萬元的“潛力股”。

  “我們以培育省級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為抓手,搭建返鄉下鄉在鄉人員創新創業平臺,為新農人創新創業提供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更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説,2021年,全省共89個平臺納入“全國農村創業園區(基地)目錄(2021)”。

  直面産業需求

  17日,為期5天的“漳州市長泰區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村電商培訓班”開班。“商品拍攝與圖片處理技術”“電商直播與短視頻運營”“電商直播演示及直播間搭建”……來自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導師們,為30多名學員帶來了滿滿幹貨。

  為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福建連續5年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培育高素質農民,要與當地産業發展、與農民需求意願無縫貼合。”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説,福建堅持“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供什麼,想什麼送什麼”的“菜單式”培育模式,強化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協同推進、能力提升與延伸服務相互銜接。2020年至2022年9月底,全省累計培養中專學歷以上高素質農民2.1萬人,培訓高素質農民26.7萬人次,接受遠程培訓農民達353萬人次。

  今年8月,福建啟動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計劃在5年的時間裏,每年為每個縣培育10名左右“頭雁”。該項目採取累計一個月集中授課、一學期線上學習、一系列考察互訪、一名導師幫扶指導的“四個一”培育模式,對帶頭人開展為期一年的定制化、體驗式、孵化型培育。

  “我們學習了企業管理、農産品電商、鄉村振興促進法、農業發展新趨勢與新技術等課程。”武平縣梁野仙蜜養蜂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鐘亮生,是“頭雁”項目第三期培訓班學員。在他的引領下,武平縣2800多個林農通過養蜂實現脫貧致富。經過“頭雁”項目“充電”後,鐘亮生對養蜂産業有了更多思考,“我將在蜜蜂養殖、蜂蜜加工、蜜蜂文化的基礎上,繼續深挖、提升,實現三産深度融合發展”。

  匯聚多元人才

  “歡迎更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農人加入進來。”21日,一場特殊的沙龍在屏南縣熙嶺鄉四坪村人才驛站舉行。現場,30多位新農人聯合發起倡議,成立當地首個新農人聯盟——“新農人我們在行動”,打造一個新農人之間分享經驗、交流問題、共享資源、共同行動的開放性平臺。

  面對求賢若渴的鄉村,福建不拘一格降人才,鼓勵各類人才到鄉村大顯身手。

  2004年起,福建先後選派6批2萬餘名黨員幹部到相對後進、薄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幫助新辦村級經濟實體835個、引進投資規模百萬元以上企業455家,實施鄉村建設項目1.8萬個以上,幫助解決農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5萬個。

  20多年來,全省累計選認科技特派員62369人次,長期深入農村基層一線,手把手培訓示範帶動創業發展,共實施科技開發項目8779項,項目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同時,繼續挖掘人才潛力,引導844名充滿鄉村情懷、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幹部回村擔任鄉村振興指導員,帶動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資源要素下鄉,助力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此外,福建積極引導台灣現代種業、精緻農業等人才來閩創業創新,近兩年支持閩臺農業産業發展補助資金達1.4億元以上,吸引一大批台灣農業專才、台灣青年來閩投身兩岸農業合作發展。全省引進台灣建築師和文創團隊102支、台灣鄉建鄉創人才300多名,為全省60個縣(市、區)的280個村莊提供規劃設計、産業文創等陪護式服務。(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