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發力預製菜深耕深遠海 向海之路唱響福建“漁歌”
2023-06-05 10:46:29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發力預製菜 深耕深遠海 向海之路唱響福建“漁歌”

向海之路唱響福建“漁歌”_fororder_ab93bd73-5ff5-4397-b8b7-def8f40f4473

在本屆漁博會上,中印尼“兩國雙園”主題展區吸引觀眾目光。

向海之路唱響福建“漁歌”_fororder_9032ac93-8af1-4646-87f1-a50e0e4ba42c

在本屆漁博會上,福建企業展示開發的多種鰻魚預製菜。

  核心提示

  6月4日,2023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圓滿閉幕。今年簽約總金額達223.22億元,現場零售額2億元,經貿配對額9.15億元。到場專業採購商21228人,觀展人數超過15萬人次。

  在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之外,展會更是唱響一曲高品質發展的當代“漁歌”,全面展示福建現代漁業高品質發展成果和宏偉藍圖。海洋經濟是福建“四大經濟”之一,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繪就開放融通共建共享的美好畫卷,福建正與世界攜手將向海之路走得更遠。

  苦練內功,預製菜大放異彩

  自古以來,耕海牧漁就是中國人的海洋夢想。時至今日,振興漁業樹立“大食物觀”,已成為海洋強國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大食物觀,強調由“糧食安全”到“食物安全”的觀念轉變;倡導人們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與此同時,新業態、新模式、新零售對現代漁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如今,以預製菜為代表的高端水産品已經站上市場的風口。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製菜的行業規模約為4196億元,其中,水産預製菜規模預估1047億元,佔預製菜規模的25%。

  走在漁博會的預製菜展區,看到從傳統的活鮑、凍鮑、幹鮑,到時尚的鮑魚罐頭、鮑魚預製菜、超低溫凍鮮鮑;從烤鰻到充滿創意的全鰻魚宴,從魚糜製品到酸菜魚,從幹漬海帶到脆嫩爽口海帶苗……福建水産預製菜産業迅猛的發展勢頭讓外地採購商陳鵬接連讚嘆。

  2022年福建全省水産預製菜産值達200多億元,佔水産品加工産值的20%,整體水準位於全國第三。福建省冷凍食品協會會長、福州澤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坤建表示:“水産預製菜的高品質發展,是政府、企業乃至農戶都要牢牢把握住的抓手。”

  去年以來,福建的水産預製菜一直在“苦練內功”——魚丸有了團體標準,産值超百億元;佛跳墻擁有了佛跳墻預製菜標準,成為水産預製菜行業首個有標準的預製菜;出臺《加快推進預製菜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措施》,規劃在福州馬尾、連江、福清,漳州東山、詔安,寧德蕉城、霞浦、福鼎,莆田涵江,平潭等地發展以水産品為重點的預製菜産業基地。

  福建水産苗種生産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水産資源豐富、原材料多,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水産預製菜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時預製菜也成為我省優勢養殖産業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要因地制宜,開發地方特色預製菜,實現産品開發多元化。”展望未來,福建閩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秀建議,“生産企業可以針對自身原料優勢,進行原料混搭、原料復配,打造屬於自身的特色産業。順應市場熱度、不同人群、不同場景的消費需求打造爆品。”

  方秀認為,隨著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和産業興村強縣行動深入實施,水産品“生産+加工+科技+品牌”一體化發展成效漸顯。水産品作為預製菜的重要原材料,也需要進一步強化水産産業的集群優勢,推動加工及品牌建設發展。

  科技興海,綠色轉型正當時

  “從産業發展角度看,大食物觀的提出要求我們以綠色生態的方式生産出更多、更好、更優質的水産品。”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産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海水魚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關長濤説。

  推動海洋漁業向信息化、智慧化、現代化轉型,以科技創新引領面向深遠海,加快綠色轉型,正在成為業界的共識。

  能培育珍珠的綠盤鮑,能在300米深水中進行觀察作業的水下遙控機器人;魚皮魚鱗搖身變成食品級的包裝膜,無銅無錫的生態環保型海洋防污塗料……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和國內其他8所知名涉海高校,帶來了百項海洋科研成果進行推介,展示生態環境、材料應用、高端智慧裝備製造、海洋資源開發與養殖、生物醫療等諸多漁業前沿科技領域新進展。

  在5號館的智慧漁業展廳,福建本土企業達華智慧帶著福建省首個智慧漁港項目亮相。項目位於連江縣黃岐,20個智慧AI探頭構建監控“天網”,將監管觸角延伸到漁港的每個角落,甚至可以清晰探知20海裏內漁船航行軌跡。漁民還能通過手機APP進行進出港報備,確保管理人員及時有效掌握出海船員信息,避免船員無證上崗、船員未配齊、漁船“帶病出海”等問題。

  6月3日,在福州舉行的海洋(漁業)碳匯高峰論壇上,在諸多專家學者的見證下,連江縣頒發了全國首張藍色碳票,為海洋碳匯多元化交易提供更多“中國方案”。

  減排和增匯兩手都要硬。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孫佔學為福州市連江縣在海洋碳匯方面所進行的探索點讚。“相較于林業碳匯等自然碳匯,‘藍碳’開發前景更廣闊。”孫佔學説。

  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副處長王宇星認為,要探索貝藻類等固碳增匯形式,發揮漁業碳匯低成本的優勢。“加強中央與地方統籌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地方也要積極進行具體實踐,比如福州對‘藍碳’的探索,這樣就能相輔相成。”

  “我國未來水産養殖的新空間必然在深遠海。”在深遠海養殖高品質發展科技創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開門見山指出漁業發展新方向。

  2021年以來,福建加快了深遠海養殖發展步伐。福建省水産技術推廣總站高級農藝師陳曦飛告訴記者,我省提出近3年發展深遠海養殖裝備試點25台、養殖水體約47萬立方米的總體目標,擬規劃深遠海養殖區28個、海域總面積約11萬公頃。同時組建“福建省海上養殖裝備技術專家組”和“福建省海洋與漁業裝備産業知識産權分聯盟”,突出深遠海養殖産業的科技賦能。

  共建共享,國際風範越來越足

  6月2日,漁博會開幕當天,福建遠洋漁業龍頭企業——宏東漁業帶來了一條400公斤重的藍鰭金槍魚進行“庖丁解魚”,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暢快的視覺盛宴。

  從南極磷蝦到阿根廷魷魚,再到“海中勞斯萊斯”金槍魚,這些來自全球各大洋的新鮮漁獲精彩呈現的背後,是“遠洋捕撈、海洋運輸、冷藏倉儲、精深加工、進出口貿易”一整套産業鏈,也是福建漁業“走出去、運回來、引進來”的成果。

  “我們公司擁有170艘遠洋捕撈船在世界各大專屬經濟海區進行捕撈作業,在西非的毛裡塔尼亞還建設了我國最大的海外遠洋漁業基地。”宏東漁業行政中心總監吳凱波告訴記者,“我們已經成為全國船隻數量最多、魚類品種最豐富、捕撈作業方式最全的遠洋漁業企業。”

  從近海走向境外、遠洋是國際漁業合作的必然趨勢,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與30多個重要漁業國和地區密切聯繫,福建漁業的國際風範越來越足。

  本屆漁博會吸引來自俄羅斯、印尼、韓國、厄瓜多爾、泰國、越南、印度等15個國家及地區的企業報名參展,搭建起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在中印尼“兩國雙園”主題展區,新德食品、豐大集團、元洪在線等13家國內企業與10家印尼知名企業,帶來了豐富的水産品和預製菜。

  企業信心展現在火熱的合作中,更表現在真金白銀的投入裏。在6月2日舉辦的海洋漁業重點項目簽約儀式上,圍繞中印尼“兩國雙園”的合作成為一大亮點。

  面向未來,如何讓海洋成為各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參會嘉賓紛紛建言獻策。

  “海洋可持續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應是沿海城市發展的優先事項。”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亞太區主席、尼泊爾圖利凱爾市市長拜安居表示,“我們作為地方政府,需要相互交流分享良好的經驗和做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夏澤翰認為,尋求同時減少碳排放和促進可持續經濟增長的“雙碳”戰略概念,是我們追求可持續未來的希望燈塔。(記者 張穎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